APP下载

英首相王储双双中招

2020-04-19孙微冯璐

环球人物 2020年7期
关键词:查尔斯约翰逊病毒

孙微 冯璐

鲍里斯·约翰逊。1964年6月出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先后担任英国伦敦市长、英国外交大臣,现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9年7月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左图:3月9日,查尔斯王储抵达威斯敏斯特教堂。当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王室成员参加英联邦日的纪念活动。右图:3月11 日,查尔斯与妻子卡米拉参加活动时,以双手合十代替握手。

“新冠肺炎是英国数个世纪以来面对的最大威胁,应对的道路是艰难的,而且仍将不幸地会失去许多生命。不过,我们眼前的路一天比一天清晰,迎接挑战的英国人民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在英国疫情日益严重之际,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如是说。

在短短3天里,英国民众就接二连三地领悟到首相所说的“最大威胁”真正含义。

3月25日,英国王室发布声明说,王储查尔斯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消息一出,举世关注。“没有等来皇冠,却等来了新冠”的说法迅速流传。作为英国历史上待位时间最长的“老王子”,查尔斯最近几周都在勤勉地履行王室公职。他的确诊,等于宣告了英国的疫情防线的脆弱。

3月26日,全英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1万,达到11658人。这是一条重要的心理线,英国进入了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行列。

3月27日,约翰逊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正在居家隔离。他成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中首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领导人。受此消息影响,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跳水约50点。

“居家隔离拯救生命”

在刚刚过去的3月,英国首相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经历了从提倡“群体免疫”的放纵偏执,到紧急动员“全体抗疫”的转换。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约翰逊越来越多地站到前臺,几乎每天都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金发,在唐宁街10号的防疫新闻发布会上,苦口婆心地要求国民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月25日,约翰逊出席“首相问答”活动,坐在内政大臣帕特尔和保守党党鞭斯宾塞旁边。3月26日晚8时,英国民众集体相约为英国国家医疗体系(NHS)的医护人员鼓掌。约翰逊和财政大臣苏纳克也在首相府门前参加鼓掌。据悉,已有67万英国人报名当NHS志愿者,约翰逊当天宣布再次增加拨款支持疫苗研发,并称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至13所方舱医院。

3月27日,约翰逊在推特上宣布自己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视频中约翰逊表示,他在过去24小时内出现了发烧和持续咳嗽等轻微症状。在英国政府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的建议下,他接受了一次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约翰逊把自己的网名改成“居家隔离拯救生命”。他说,目前已在首相府中自我隔离。多亏了现代通信技术,他将继续通过视频会议领导政府展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他感谢英国国家医疗体系和全体公众的努力,并向民众重申,待在家里是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根本。隔离期间,将有人送饭到约翰逊房间门口。

约翰逊中招后,与他有过接触的卫生大臣汉考克也宣布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财政大臣苏纳克可能也需采取自我隔离措施。约翰逊的发言人表示,如果约翰逊因病不能工作,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将代行首相职责;如果拉布也出现不适,约翰逊有权指定任何一位大臣代行职责。

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约翰逊将不得不与其怀孕的女友凯莉·西蒙兹分开。55岁的约翰逊此前有过两次婚姻。西蒙兹29岁时就成为保守党最年轻的公关主管,成功帮助约翰逊连任伦敦市长。两人在2019年7月搬进唐宁街10号,成为入住英国首相府的第一对未婚夫妇。2019年年底,两人到加勒比海度蜜月。2020年2月29日,约翰逊宣布和西蒙兹订婚,预计在夏天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王储已病倒,女王暂平安

根据《太阳报》说法,约翰逊最后一次见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在3月18日,这意味着后者现在可能也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这是英国民众最担心的。此后路透社引述白金汉宫的消息称,女王和首相上次会面是在3月11日,正在按照一切恰当的建议保护自己的健康。这让大家松了口气。

此前,王储查尔斯被感染后,媒体就追问他何时见过女王。王室称,3月12日查尔斯和伊丽莎白“短暂会面”,同天晚上参加了在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举行的澳洲丛林大火爱心活动晚宴,与不少参加者接触。此后,王子还举行了“少量会议”。目前与他接触的所有人都接受了检测。

不过,伊丽莎白身体状况良好,目前正和丈夫菲利普亲王一起在温莎城堡看电视。据称,她只留下8名仆人照顾自己,每周会与首相进行一次通话,并调侃称:“约翰逊,准备好食品和生活用品,然后放在我家门口。”

查尔斯王储现年71岁,属于英国政府呼吁要进行完全隔离12周的高危人群。据称,查尔斯于3月22日表现出“轻微症状”,23日接受检测,后于24日深夜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官方记录,查尔斯在过去两周的病毒潜伏期至少参加了6次公众活动。3月10日,查尔斯曾与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会面,后者于3月19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1日,查尔斯出席“王子信托基金”年度颁奖典礼,接见了基金会的支持者和获奖人士;有媒体拍到他习惯性地准备与嘉宾握手,又突然收回手,改为双手合十致礼,露出尴尬笑容。显然,他是意识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便是握手。

查尔斯的妻子卡米拉的核酸检测为阴性。夫妇二人在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隔离。

“查尔斯表现出轻微症状,但其他方面仍然健康,并且像往常一样,过去的几天里一直在家工作。”英国王室在声明中说。

約翰逊与女友凯莉·西蒙兹在伦敦街头。

查尔斯确诊新冠肺炎,称得上是英国的重大事件。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特殊地位,还在于他的确诊说明英国“抗疫”政策有漏洞——假如不是过于疏忽,已届高龄的查尔斯不可能出席活动,在公开场合频繁露面。

做好“自己挚爱的人因病早逝”的心理准备

今年2月底,全英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仅有20人,但这一数字从3月初开始飙升。33例、373例、1140例……严峻形势下,一向言辞莽撞的约翰逊宣称:“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50万人死亡,海德公园也可改为太平间。”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英国的死亡人数也不到50万。

3月上旬,欧洲大陆多国已关闭学校,并在街上执行严格检疫,而英国的学校、饭店、剧院、俱乐部和运动场所照开不误。刚刚订婚的首相好像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只是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流感症状的人待在家里。他甚至“迷之自信”地说:“你们勤洗手,洗手的时间唱够两次生日快乐歌就行了!”

当然,约翰逊并未放弃围堵病毒传播的工作,主持发布了一份长达28页的疫情应对计划,将响应措施分为围堵、延缓、研究和缓疫四个阶段。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也开始提高新冠肺炎日检测量,努力为遏制病毒的“更大规模传播”做好准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查尔斯在一起。

3月11日晚间,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全球“大流行”,出人意料的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举起了“白旗”——停止为轻症患者提供检测,只检查重症,防疫政策从“围堵”转变成“延缓”。第二天,约翰逊向全体民众直言,要做好“自己挚爱的人因病早逝”的心理准备。他建议咳嗽或发烧的人自我隔离7天,作为易感人群的70岁以上老人尽可能在家隔离4个月以上。同时,暂不关闭学校,也不停止大型活动。他还倡导国民通过NHS官网自行查看建议,只有“感觉在家无法应对症状、状况变差、症状在隔离7日后仍未好转”时,病人才被建议联系医院。

这一表态,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劳伦斯·黄看来,等于是放弃了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但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为约翰逊辩护称,这种消极应对策略是为了延缓病毒传播速度,让感染者出现的时间更为分散。“避免太多病人在同一时间段发病,使其不至于压垮医疗系统甚至整个社会。”作为佐证,这位首席科学顾问还补充提出“群体免疫”的概念,“政策的目标是让新冠病毒缓慢地感染60%的英国民众,康复后的民众具有了免疫力,从而切断病毒的感染链”。医学上的“群体免疫”概念,是指让足够比例的人通过接种疫苗或患病,对传染病形成免疫力,从而令这种传染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无疫苗的情况下,“群体免疫”只能靠病人痊愈后产生的免疫能力,而不能痊愈的病人只能死去。

瓦兰斯的“荒唐”解释立即引发潮水般的质疑。数百名科学家发表公开信表示担忧:新冠病毒疫苗至少还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广泛应用。而且,从目前的研究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患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使“群体免疫”更加复杂化。不少英国医生敦促约翰逊公开其拒绝跟随欧洲实行防疫措施的依据,还有人指责约翰逊政府和他领导的保守党故意让老弱病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也对这种“冷血抗疫”方式发出警告。

在抗疫策略上“剑走偏锋”的约翰逊,成了众矢之的。曾有传闻称,他是会为爱情而减肥的性情中人,而如今社交媒体上,保守党大屠杀(Torygenocide)的主题标签正在流行。

舆论重压下,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站出来替首相解围:“群体免疫”只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不是政策。在英国政府抗击新冠病毒的计划里,并没有提到“群体免疫”这个词。他还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来应对新冠病毒》的文章:“我们的目标是保护生命免于受到病毒的侵害,我们的战略是通过阻击传播、延缓疫情、科学研究、强力干预来保护最脆弱的人群和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然而,“迷乱”措施带来的恐慌情绪无法马上消失。一些中国留学生选择乘飞机离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生万维锋就是其中一个,他表示:“可以理解约翰逊承担的防疫压力,但作为个体,不愿意承担这个代价。”

“冷酷算计”还是长远谋划?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这是二战时期英国人引以自豪的国民信条,体现了面对危机时拒绝恐慌的冷静和坚定。这次疫情期间,约翰逊向公民提出的抗疫建议也是这8个字。

“如今的形势与英国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类似。”《英国的兴衰》一书作者大卫·埃哲顿评论称,在20世纪的两个关键时刻——40年代的大轰炸和50年代的核战争,英国政府都认为“激烈的政策干预所造成的损害将是巨大的”。当时的英国政府,对可能发生的灾难几乎没做任何准备,只是尽量减少民众的恐惧。如张伯伦政府已预见到来自德国的袭击,但用于建造防空洞的资源投入微不足道。而麦克米伦政府在面临苏联研制的氢弹时,认为唯一的防御办法是发展自己的氢弹,而不是大规模建造避难所。

埃哲顿认为,这两起事件中的英国政策都说明,当涉及紧急情况时,政府善于做“精明的功利主义算计”,对成本、收益进行冷冰冰的计算。这种“冷酷算计”的传统就像一场赌博,考验着政府的长远眼光。

而在新冠病毒暴发期间,“群体免疫”似乎呼应了英国政府一贯的理性和冷酷,即“凡是感染了会死的就死去,感染了不会死的就获得免疫”。在感染人数火箭般上升時,约翰逊没有立刻出台隔离政策,而是选择等待,背后原因是政府不愿让经济崩溃和航空公司破产。

对此,瓦兰斯进一步“澄清”说:“约翰逊推迟实行严格的防疫隔离措施,依据的是科学的行为逻辑——过早实行严厉措施会产生负面效果,在传染病达到高峰时,人们反而对遵守限制性规定松懈了。”

“很多国家控制疫情没有长期规划,而英国政府考虑的比较长远,希望延缓高峰期,分散感染人数,以争取时间,寻找对公共健康影响最小的最佳方法。”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数学建模中心主任格雷厄姆·梅德利也表达了声援。

数据显示,英国每10万人拥有的重症病床数为6.6,在欧盟国家中排名靠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免疫学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传播将很快使英国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因此需要短期内尽可能减少病例。

严肃呼吁“待在家中拯救生命”

3月20日,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983人,约翰逊终于下决心暂停国民的日常社交生活。他下令即刻关闭全国所有酒吧、餐厅、咖啡厅,还在议会推动立法,希望通过紧急法案授予政府更大处置权。至此,英国的防疫思路彻底改变。

在约翰逊宣布这一重大决定的当晚,不少英国人赶在“封城”前去酒吧喝酒,高调反抗首相的决定。就连约翰逊79岁的老父亲斯坦利·约翰逊都唱起“对台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我需要去酒吧,我当然会直接去,毕竟要给酒吧增加点人气嘛!”

面对“冷静心大”的民众和节节攀升的新增病例,约翰逊不再“佛系”。他警告称,如果民众还不严守封锁规定,医疗系统将在两周内崩溃。他带头    “囤货两大车”运往首相府——有媒体在唐宁街10号门口拍到数辆运送物资的卡车,车上装满卫生卷纸和食品等。

3月23日,约翰逊给自己的推特名字加上了“待在家中,拯救生命”的话题标签。他要求3周之内英国人在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才可以离开家:购买生活必需品;每天进行一种形式的锻炼;外出寻求医疗帮助或照顾弱势群体;“绝对必要”的外出上下班。而且,警察有权逮捕那些不配合的人。

对于严格的“禁足令”,英国民众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疫情时期待在家里是尽人道主义义务。有人反对像对待犯人一样限制普通人的自由。更多的人则批评约翰逊颁布措施太晚,“早就该颁布这些隔离和封闭的措施”。实际情况是,英国街头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多数人都有意识地与他人保持距离。

3月15日,英国巴斯举办马拉松比赛,有超过6000人参加。

封锁令前,英国人并未停止聚集活动。

作为世界上首个使用疫苗的国家,英国在全面管控疫情的同时,还加快了药物研制。有6个新冠病毒研究项目首批获得2000万英镑(1英镑约合8.71元人民币)的政府投资,其中包括两个侧重于疫苗接种试验的研究。还有报道称,NHS正考虑将位于伦敦的一个国际会展中心改造成可容纳4000名患者的方舱医院。

彭博社分析指出,促使约翰逊“画风突变”的原因,是帝国理工大学3月16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如果英国政府继续采取“延缓策略”,最终可能导致25万英国人死亡;如果采取“阻断策略”,英国的总死亡人数将大幅降至2万人左右。

这份报告的主要参与人之一是帝国理工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他在报告中提出,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从“延缓”转向“阻断”。所以,约翰逊一改过去的玩世不恭,严肃地说:“如果你不遵守这些措施,就是将民众生命置于危险之中。为了保护我们的NHS和挽救生命,你必须待在家中。”他还不忘给民众打气,称有信心在12周内扭转英国的疫情,前提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守避免社交接触的要求。

新冠疫情:“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有分析称,约翰逊的从政生涯将被新冠病毒重新定义。一个多月前,他欢欣鼓舞地庆祝“脱欧”使命完成,一切顺风顺水,现在一下子又处于困境之中。反对党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宾抨击他在处理新冠病毒方面“远远落后”;很多议员向他施压,威胁说如果他继续坐视不管,就要发生“内阁叛变”。可见约翰逊变得靠谱和务实,既是为了国民的生命安全,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安全。

“脱欧”进程遇上病毒危机,对约翰逊来说是难上加难。

2020年1月31日起,英国与欧盟进入“分手”后的过渡期,目的是继续维持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以达成互利贸易协议,避免出现经济断层。过渡期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是否延长过渡期,需要在今年7月前协商一致。

约翰逊(中)在3月12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封锁令后,伦敦地铁空空如也。

在英国医学实验室里,新冠病毒研究标本被密封在无菌试管里。

对于力主脱欧的约翰逊来说,要求延长过渡期将是非常尴尬的。但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连欧盟“脱欧”谈判首席代表都染上了病毒。谈判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疫情也加剧了英国民众对欧洲的“疏离”情绪,从当下欧洲各國“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应对策略中,英国人实在看不到1946年丘吉尔号召建立“团结的欧洲”所能带来的好处。

按照英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克里斯·惠蒂的建模分析,英国疫情将在5月底至6月中旬达到顶峰。但英国“脱欧”加剧了NHS人手不足的困难,自“脱欧”公投以来,已有1万多名欧盟公民从NHS辞职,其中包括近5000名护士。不得已,约翰逊号召已经退休的4000名护士、7500名临床医生返回到NHS的岗位上。

约翰逊不拘小节,但很会鼓舞士气,懂得讨公众欢心,塑造了近年英国政坛上最强有力的形象。然而,正如特雷莎·梅的任期因“脱欧”终结,戈登·布朗败给金融危机,不论“脱欧”进程是否顺利,约翰逊的任期政绩必将与处理新冠疫情的功过紧密相关。

英方希望加强相关国际合作

23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约翰逊通电话,强调希望英方同中方加强配合,在保障必要人员流动和贸易通畅的同时,将疫情扩散风险降至最低。“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各国要在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框架内推进合作,加强信息和经验交流共享,加强科研攻关合作,支持世卫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习近平说。

约翰逊很清楚中国的重要性。他曾表示自己的女儿在学中文,甚至称要把中文课引入英国学生的课堂。在此次放弃“佛系”抗疫策略后,他开始积极行动,并称:“当前,英国疫情形势严峻,英方正研究借鉴中方有益经验,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和巨大付出,防控疫情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我对此表示祝贺。”约翰逊说,“英方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各方在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深化有关合作。”

除了约翰逊,多国领导人在和习近平主席通话时,都对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肯定,希望和中国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抗疫。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方由衷感谢中方提供的宝贵支持和帮助,愿同中方开展双边卫生合作。埃及总统塞西表示,埃方一直坚信中国能够成功战胜疫情,而且必将更加强大。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说,中国再次展示了应对复杂困难挑战的高效治理能力。波兰总统杜达说,中方采取及时果断有力措施,有效遏制住疫情蔓延,有关经验值得波兰借鉴。

约翰逊抗疫政策的变化,让很多英国人思考。有人说,如果没有“群体免疫”的闹剧,他和查尔斯或许就都不会染病,但愿两人的确诊能促使约翰逊内阁的防疫措施更加有力有效。还有人说,疫情面前,全世界都在同一条船上,步调一致的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查尔斯约翰逊病毒
病毒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约翰逊当选英国首相
帮忙
女佣
寻找失主
捣蛋鬼
查尔斯秀舞技
新地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