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0-04-19王洋
王洋
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有效探索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要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前提,要深入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总结更加科学调整的方式,不断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1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 产生要素转移效应
经过市场需求和效益检验,生产环节需相应做出资源方面的调整和配置,以追求获得更多、更有益的结果。因此,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所有与运用权力也会相应发生转移。通常,有益资源会选择流向产出较高、对市场满足效果更大的产业,在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因素后,便可开展更大规模的产出,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可见,资源的协调转移将直接产生经济变化。将资源安排在产出能力更大的产业,经济总和会随之增长。这就表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因,在农业行业,横向整合和优化产业资源,合理调配产业内各类资源和要素的分配,会有效带动地区农业的有序和快速发展。
1.2 生产优化效应
在农业行业中进行科学调整和分配,主要是对资源利用的重新考量,将有利的资源优势分配到最能发挥价值的部门和环节。整个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工作,调整的目标是逐渐发现资源配置的不适宜处,并通过合理调动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农业以往主要实施者是种植人员,其中人力的参与成分较多。但随着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力度加强,有机械参与的农业产业运输、农产品再加工等成为农业新拓展的业务领域。這些新领域的开发和实施,可为传统农业增加效益与价值,农业管理者也通过对整体产业各环节的实施效果进行适时调整和布局,以求农业产业得到最科学的配置和管理,最终实现带动经济提升的目标。
1.3 区域布局效应
针对具体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采取适当管理措施,进行重新布局分配,可为当地的整体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助推作用。实践证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地区的经济格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从优化具体产业结构入手,实现对整体经济的良性作用,是地方管理人员倾向于采取的较有效果的手段。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通过小范围、单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带动整体的经济协同发展,是当前较为科学且可行的通用手段。
2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 调整农业要素供给,推动农业资本化发展
农业产业各环节的要素供给,是促进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因此,供给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整个农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供给采取优化调整策略,还需横向考虑多种因素,如自然气候、土壤、当地人口布局等。具体实施前,首先确保农业正常用地这一基础性前提,再进行优化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合理配置当地人力资源和其它供给资源,有效分配和利用资金投放,在环境、人口与经济等多方面资源下寻找合理的平衡。
2.2 刺激农业产品需求,推动农业合理化发展
对市场农业产出的需求做出导向性调整,可反向促进农业生产结构本身的积极调整和变化。对于农业产出的需求,以经济收入为根本,即消费者具备较低层次的经济能力时,其所需的农业产出仅满足生存需求即可。随着经济能力的日益增长,消费者也会随之选择较高规格的产品,来进一步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可见,市场对农业产品的需求直接决定了生产环节的主要资源分配方向。对于需求量大且经济产出能力强的产业,需在资源配置环节适当倾斜,以便维护市场供需情况的协调与平衡。
2.3 发展农产品贸易,推动农业专业化发展
从多层面和范围的贸易开展方面入手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是推动农业较快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在经济与农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时,不同范围地域间的产品互通便成为较为常见的交换形式。进行贸易互通的双方都可从交换过程中获得物质或经济方面的利益,产品输出一方不但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实现产业发展的潜能发挥,还能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反向作用下提高当地对收入的支配能力,获得产品进口的一方也能够以农产品的流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与农业产业的互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