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

2020-04-19李春顶张瀚文

中国报道 2020年4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资外贸

李春顶 张瀚文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5万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不仅危害公共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中国的外贸和外资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外資方面,1—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3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其中2月实际使用外资46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外贸和外资受到的负面影响显著。

疫情带来国内外需求的下降和需求结构的变动

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首先,疫情打击了出口企业的供给能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导致生产复工困难。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人员流动和集聚的限制,进而导致企业限产限工,甚至停产停工。中国在疫情高涨时期的企业停工已经带来了很多出口订单无法按期交货和违约的问题。二是导致企业生产的上下游供应链中断。一旦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供应不足,生产就无法正常运转,而疫情带来的突发外生冲击使得短期内生产企业的供应中断。疫情全球暴发将会带来更多的中国出口企业供应链断裂问题,尤其是来自疫情国家的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三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供给的竞争力下降。疫情带来各方面生产成本的增长,很可能会使得出口企业失去价格竞争力,并失去出口市场。四是导致出口企业的资金紧张,融资成本上升。疫情下出口企业无法及时回收资金和收益,容易形成资金链困难。

其次,疫情带来国内外需求的下降和需求结构的变动。国内外需求或将下降。不同产品的需求变化会有差异,但疫情下除了食品和防疫物品的需求会上升外,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都有下降趋势。国外需求的减少会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负面压力。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疫情下对健康食品和防疫卫生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商品的健康和绿色要求增加,对网络产品的需求增长,进而逐步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动,并对企业的出口形成影响。产业链转移和重塑。疫情带来的出口企业供应减少和竞争力下降,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就可能会将需求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后形成新的全球价值链。带来购买能力的下降。有效需求除了需要有购买的意愿外,还需要有购买能力。疫情带来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不足进而会减少对出口商品的需求。

第三,疫情增加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影响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仓储、检验检疫和清关等时间和费用成本上升。二是违约和延期付款等不确定性风险上升。中国出口企业无法按时交货的风险,国外进口商面临疫情延期付款甚至不付款的风险等都会在疫情时期更加常见。三是出入境管制的壁垒与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月28日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30多个国家为防控疫情出台了包括口岸、航班和签证服务的相关入境管制措施。在农产品等食品领域,很多国家也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了相关进口禁令。另外,疫情带来经济增长乏力,也容易滋生贸易保护主义,以疫情为借口,构筑新的贸易壁垒。

需求下降、流通受限、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等影响利用外资

疫情对外资的影响也涉及多个方面。首先,疫情带来的需求下降和流通受限影响利用外资。疫情冲击下,多数经济活动接近半停摆状态,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且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以及物流交通等受到限制甚至停滞,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的“走出去”成本都在上升,国外企业对中国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投资将采取观望态度,进而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疫情的全球蔓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疫情稳定的中国,但国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和资金链的紧张以及全球需求的停滞和萎缩,又会抑制外资流入的步伐。

其次,疫情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断,影响利用外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疫情造成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使得产业链以及供应链上游供给端短期中断,造成相关行业的国外投资无法正常运转;同时造成零部件下游最终产品生产商生产活动的中断,带来投资活动的停摆。疫情期间跨国公司降低成本的意愿上升,而停工停产又带来了中间品供应成本的上升,上下游产品的供应不足和价格上升将给投资活动带来影响,进而不利于利用外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足,还容易导致价值链的转移,外资撤出和转移到其他地区,对利用外资带来负面冲击。另外,供应链和产业链不仅具有行业内的传导效应,还存在行业间的传导机制,影响其他行业,并影响外资的投资决策。

3月28日,中欧班列(武汉)X8015/6 次运载50 只集装箱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班列从阿拉山口出境,15 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自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序生产,保障外贸订单供应。图为3月11日,蚌埠东陵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

与此同时,疫情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下行影响利用外资。由于疫情影响到实体经济并形成负面预期,2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呈现一片“跌跌不休”的态势,美股和欧股以及沪深指数都进入了跌宕起伏的“暗黑时期”。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和下行态势将增加海外投资的汇率风向和金融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利用外资。当然,金融市场的下行和实体经济的不振,促使其他国家纷纷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美联储3月16日推出了降息和量化宽松的多项政策,或将有利于部分资金流入中国,从而有利于利用外资。但整体上,金融市场的震荡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是不利的。

相应的救济和保护措施必不可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的形势,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利用外资在短期内必然将受到冲击,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疫情的控制和发展以及持续的时间。整体上,全球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在2020年呈现下降和萎缩是大概率事件,中国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水平估计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为了减少疫情扩散带来的损失,相应的救济和保护措施必不可少。第一,推动全球联动,共同应对和控制疫情。有效地控制疫情是减少和化解冲击的根本措施,有利于中国和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第二,帮助和支持外贸、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采取相应措施协调外资企业在具备疫情防控保障和员工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有序地恢复生产。第三,优化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探索开放市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资提供各方面的经营服务;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外资企业的权益。具体地,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第四,创新对外贸易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和在线签约等方式,整合招商资源,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加大对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的宣传推介。第五,加强对外贸、外资企业的防疫服务。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困难,搭建法律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疫情带来的法律风险。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外生冲击不可避免地将在短期内影响中国外贸和外资的发展。但中国在经济稳定性和竞争力、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加上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积极向好的经济形势都是促进外贸发展、吸引外资的内生动力。

长期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利用外资的发展趋势和环境不会改变,产业链也不会因为疫情而转移;外贸规模、外资水平也将随着中国开放的步伐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并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李春顶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瀚文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外资外贸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利用外资概况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