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我的创作感想

2020-04-19张栩滔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墨韵桂林山水创作

摘要:笔者的创作大多是以桂林山水为基础的,这是因为笔者在桂林读过三年的研究生,了解桂林的山川风貌。画桂林的山一定要讲究画面的独立性,它的山石、水、植被本身就异于北方。这点与中国山水画的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界。

关键词:桂林山水;墨韵;创作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23-01

一、墨韵的变化

墨韵的变化在山水画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墨主要是一个“润”字,“润”是指墨的韵味,并非是湿,它是干湿、浓淡相宜的一种理解。即便是积墨法也要把墨积的厚而润,而且浑然一体;墨黑也要黑的发亮,要透气。构成简单理解即线段的分割,山石的外形结构,树枝的穿插无不蕴含在内。好的构成关系对画面的形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是点、线、面的一种复杂化。

提笔、行笔、折笔,这几个最基本的动作把笔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出来。逆风用笔较多,行笔刚猛、徐疾,注重墨于色之间的融合。利用墨团侵透纸背的这个特点控制墨量于水、笔力之间的关系,达到相辅相成墨色浑厚而又不失透亮的效果。桂林这个地区经常下雨,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雨滴理解成中国画中的点,雨滴从空中垂直落下形成的运行轨迹我们可以理解成线,雨滴落到地面扩散开我们可以理解成面,中国画中点、线、面的关系亦是如此。画面中点与线之间构成一种律动,点、线的完美运用可以把画面分割成几大块,避免画面中出现相似的线条和块面,这样画面的层次感也会更强,给画面增添了不少韵味。层次感强的作品视觉冲击力也不会差到哪去。

二、气韵生动

中国画创作贵在有一股气,气乃胆识、魄力、胸怀、度量的体现,气状则壮,气弱则画弱。气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笔的力度来体现的,所以画面中的线条粗细变化对比一定要强烈,淡墨与浓墨之间韵味变换明显,构成一种律动,加上墨与色的相破、流淌、融合形成一种力的美。所谓“笔断意连”其实说的就是画面的笔墨可以断,但是气不能断。气在笔先,以气运笔,力透纸背画面效果总不会太差的。同时还要注重画面的透气性,好的画面给观者一种整的视觉效果,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总是给观者一种“静气”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一思想,其一直影响中国历代艺术的发展。简单来说一下自己的不足,我的画面风格特点虽说简洁、大气,但是缺少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那种静气,画面略显浮躁,但是静中又须含动,朱良志先生说:由无定杂多的动到定向于一的静再到活泼艺术兴致的到来,则是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升华,这是静则动。”

三、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和传统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山水画家都把意境问题作为重点来研究。我很多作品都是写生稿与笔墨特点相结合所创作的,画面以线与大墨块为主,以淡墨韵染为辅,水与墨的淋漓效果使观者想起桂林那迷雾一般的感觉。画面黑白对比较为明显,近处的松树与远处的树形成回旋呼应。中景的山与远景的山形成呼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画面通过黑白对比的的手段,借助上下的长线条造势,以“势”的力量创作动静结合的意境。黑白对比的节奏营造出空灵、沉静的意境美。同时还要注重“虚”“实”的变化,进出的实景与远处的虚景形成对比,才能产生气韵生动的节奏和韵律,从而使画面的意境含蓄而淡远,即一种和谐的意境。所以在山水画意境的表现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经营构图是重中之重,只有好的构图才能营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在这里就要提到“经营位置”这个词了。画面中树、山石、房子、水口的位置都要仔细斟酌,它是一种空间的建立。就和蓋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地基打得好不好,直接能影响整体。整体之间又要追寻一种方圆、曲直之间的关系。有方的地方也要有圆的地方,一味地圆画面整体就会显得软,同样一味地方就会显得硬,“方圆”“曲直”之间是一种互补的结构美。这也是画面建立美感必要的前提条件,和谐的意境也是建立在美感的基础之上(2):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创造的重要媒介。书法中的用笔同绘画中的用笔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所以我们总说“书法同源”。同时要多读书,读圣贤书,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积累,要沉淀,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功夫,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我们在研究山水画的笔墨和意境表现的时候,目的在于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观,以及它在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作用,以最严谨透彻的学者眼光审视中国山水画笔墨表现的内在美,并能够将其完美的体现在绘画艺术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笔墨必然能够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宾虹,黄宾虹笔墨探微[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2]陈传席.陈传席文集[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

[3]左剑虹,黄格胜的艺术之路[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栩滔,现为《中国书画报》特约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墨韵桂林山水创作
墨韵书香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墨韵书香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