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化石揭示冬季低温导致云南早渐新世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优势
2020-04-18
孢粉化石揭示冬季低温导致云南早渐新世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优势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古生态组周浙昆、李树峰等定量重建了云南吕合早渐新世(大约3300万年至3200万年前)古植被和古气候。相关论文发表于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文章认为最冷月均温或冬季温度是制约了该区域早渐新世常绿阔叶林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云南冬季低温可能由于当时云贵高原北部及大凉山等地区还没有隆升到一定高度。早渐新世全球气候变冷也可能是导致冬季低温的另外一个因素。而到中新世以后,由于云贵高原北部及大凉山等一系列山脉抬升对亚洲冬季风的阻挡,并且受到南支西风带的影响,云南因此形成了暖冬的气候特点。
早白垩世反鸟类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与周忠和开展了关于中生代鸟类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此次发现的食鱼反鸟归入标本,不仅保存了很多正型标本上缺失的骨骼(如尾综骨、部分后肢骨骼等),而且很多骨骼由于保存方位不同于正型标本(如枕区),补充了大量形态特征信息,能够较为完整地复原食鱼反鸟的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新标本证实了食鱼反鸟的颈椎椎体间的“异凹形”关节方式与现生鸟类相反(自有衍证);同时其枕骨大孔腹缘两侧发育一对卵圆形凹陷,类似的结构在已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和非鸟类恐龙,或者现生鸟类中均没有同源结构。
中新世琥珀里的独特化石为花朵演化提供新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西班牙比戈大学、抚顺琥珀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联合报道了中美洲多美尼加中新世(2000万年前—1500万年前)琥珀中的花朵化石——五数丁氏花Dinganthus pentamera。该化石之所以命名为丁氏花是为了纪念前北大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1927—2019)。相关论文发表于Palaeoentomology。丁氏花和普通的真双子叶植物的花存在重要区别。虽然年代较新,但是丁氏花的这种独特形态首次用化石证据向人们表明:几百年来人们关于花的本质的猜想可能是合理的,即花是一个纵向压缩的枝。这个证据和结论启示大家关于花朵本质的解读。
板片拉力引发被动陆缘岩浆作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研究团队但卫、王强等及合作者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中三叠世的被动陆缘岩浆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Geology。青藏高原中部由松潘-甘孜、北羌塘和南羌塘组成。在南羌塘北缘分布有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基性岩墙群,离子探针锆石U-Pb精确定年表明其形成于~239Ma,早于南、北羌塘中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时间(~233Ma),表明其形成于被动陆缘环境。这种被动陆缘岩浆可以在大洋中脊俯冲之后、大洋进入消亡阶段产生。被动陆缘岩浆的较少报道可能与其在造山过程中被俯冲至地幔有关;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被错误地解释为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
奥陶纪末赫南特期腕足动物群:新全球视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黄冰研究员、张小乐助理研究员、陈迪科研助理和英国杜伦大学D.A.T. Harper教授、加拿大布兰登大学李荣玉教授合作,开展了史前海洋底栖生物演化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Earth-Science Reviews。文章综合研究全球20余个板块或地体Hirnantian期腕足动物群和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论述平坦海底生态系统占优势的腕足动物组成、分布、生态和生物地理,探讨4.4亿年前大灭绝环境变化的关系问题,如:奥陶纪海洋生物大幅射为何中断;Katian浅水和深水底栖腕足动物群为何消亡;Hirnantia动物群为何先广布全球,后又很快整体灭绝。
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光、李超、孙松伦等与合作者经研究提出,南极磷虾通过新避难所使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相关论文发表于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00多年来,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区就认为是南极磷虾的主要聚集区(70%的磷虾种群聚集于此),该区域也是磷虾渔业的主要集中区。在环境快速变化的大西洋扇区磷虾丰度减少,相对稳定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区成为南极磷虾的避难所,比一个世纪前容纳更多的磷虾种群。南极磷虾是南大洋高营养级生物的重要饵料,南大洋的渔业管理和保护是基于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的尺度,这需要了解南大洋不同区域食物网的结构和差异。
峨眉山古地幔柱改造岩石圈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深部弱物质流阻挡作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白登海等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获得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向的岩石圈精细电性结构图像,结合岩石高温高压实验数据,定量约束中下地壳的流变性。相关论文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研究人员推测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弱物质流未像预期那样直接进入滇西地区,而是沿丽江—小金河(LXF)和金河—菁河(JQF)逆冲断裂一带,被ELIP内带下方的坚硬岩石圈阻挡。结合相关资料,文章提出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地壳生长演化的新的可能过程,为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与早期构造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提供观测证据。
角形类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白滨、王元青、张驰和龚宴欣,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研究员合作,详细报道了近年来在内蒙古二连盆地采集到的早期角形类化石新材料;并构建了包括65个类群、361个头骨和牙齿形态特征的矩阵,对角形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相关论文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填补了早期貘超科和稍晚出现的犀超科成员之间在演化和时代上的空白。研究者同时认为,貘和犀之间的分异时间不晚于早始新世早期。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始新世晚期出现大量不同类群的角形类化石,而它们的生存环境被认为是相對封闭、湿润的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