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之道 脱俗之美
2020-04-18童福萍
童福萍
陈敏在充满未知和不确定的陶艺之路上,寻找各种可能。
生于景德镇长于景德镇的他,自幼习艺瓷绘,他的陶瓷创作从久远的历史和传统中生发,又从系统的美术教育中汲取营养,他的创作不只是局限在器皿、装饰等传统意义上的范畴,而是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材料的掌握、艺术规律的把握、生活的升华,在陶瓷载体上创造超凡脱俗的世界,以表达他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从陈敏擅长的婴戏题材说起。
陶瓷婴戏题材历久弥新,陈敏喜欢高温釉下技法,又喜欢儿童的天真,常结合民间青花与现代陶艺手法画他的“景德娃”。
他的“娃娃们”大胆摒弃“多子多福”、“五子登科”等世俗意识,不按照常见的形象结构来组织线条,不按照正常形体来渲染体态,而是利用线条和釉色体现他对笔墨的认识,赋予造型意念新的含义。他喜欢运用空灵、简单和毫不造作的表现手法,表达陶瓷材料的内在张力,在形式的理解、审美的观念和技术的掌握上,传达了儿童形象与神思关系的完整理念,展示出天真活泼、少私寡欲、清净虚明、无思为嗔,“自然”与“人为”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从事艺术创作,特别是陶瓷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必须敏感地意识到:不同的材料的使用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只有掌握了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才能奠定发展个人绘画技法和风格的牢固基础。陈敏多年来潜心高温釉下婴戏题材的创作,在艺术创作中尤其关注陶瓷材料本身的美,经常运用釉下青花、釉里红的材料特点,结合简笔写意的思路和对青花釉里红材质的工艺处理,赋以造型意识和新的内韵。
他重视对器型的审视、釉色的整合及题材的创意。画面中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色和多余的堆砌,却散发着稚趣和童心并浓的雅致,婴戏看似乱头粗服,但不失形体的构成规律;大笔涂抹,不拘形似,但又合乎情理,线条简练而不简单,画面朴拙而不呆板,手法潇洒而不草率,灵气逼人,神完气足。表面上看,器物上是寥寥几笔线条、随意涂抹产生的釉色肌理,是似是而非的物象形体,但是线与色、情与景,有时青红分明,有时浑然一体,看似不經意,却经营出一种骨子里的宁静。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陈敏对笔墨、线条、造型的控制能力,从这些作品中也能看出他的渐变。他初试传统人物、婴戏题材,颇受苏汉臣、李嵩的影响,用细腻、写实的手法,长而圆润的线条来表现孩童的丰润、柔软,后来用线着墨亦颇受陈洪绶影响,又将山水花鸟画勾染点皴多种技法汇为一路,近年来复融书法行草之运笔意味,顿挫中显遒劲,柔中藏刚,圆中寓方,诸般笔势料色围绕一个“形”字做足文章。围绕“形”,是用人物造型的整体概括取代物象的细微刻画,是用不同形状的色块对比取代对一招一式笔墨技法的津津乐道和自我陶醉,乐感十足的笔调和釉色打破了以往的有序平衡,更多地出现了有关线面和肌理构成的反差对比,用料用色用笔更为果敢放达,视觉效应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冲击力。
元代《画鉴》有论:“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陈敏的笔致优雅柔畅,作品意境非常纯粹、素净,涤除了所有的感官刺激,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美以及性情的抒发。新近创作的釉上彩作品中,出现高士图、教谕图等礼仪精神,都是对中国传统美好精神的怀想,展现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也可以理解为,陈敏在坚持当代、精品与原创精神。他的创作以内敛平和、优雅低调的方式,表达东方哲学的审美;以革新的精神粹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现代设计及工艺相结合。他的作品充满有意为之的线条之美、釉色之美、瓷质之美,温和中带来一份自信与从容。这些是陶瓷美学,与中国哲学有关、与生活哲学相系。
纵观履历,他在材料、学术和生活之间游走,寻找着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合一。
从事陶瓷创作,陈敏走的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路线。自1977年开始学习陶瓷美术,他打下扎实基础后,于1981年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毕业后进入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粉彩创作设计。1993年之后进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主要进行青花釉里红的创作与研究,并担任《陶瓷研究》杂志的主编工作。
三十多年的从艺生涯,正是景德镇陶瓷艺术蓬勃发展时期,他努力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在理论上对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及现代陶艺的发展进行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美学观念。在实践上不断吸取景德镇传统艺术的养料,发挥景德镇特有的材质优势——青花釉里红,形成自己的青花釉里红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将婴戏题材中传统风俗、封建的部分摒除,赋予其新的思想,追求“自然”与“人为”的和谐,强化“天人合一”的美学旨趣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他又对如何使“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这一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充分吸取传统民间青花的精髓,将民间青花的手绘技艺与现代日用陶瓷造型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感,又有景德镇传统风格的日用陶瓷。在2002年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青花“日式餐具”获一等奖;在2006年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青花“陶艺餐具”获一等奖。
陈敏还十分注重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陶艺家交流,先后数次赴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陶艺展并开展技艺交流,赴拉脱维亚参加国际陶艺会并考察欧洲现代陶艺发展动态,为今后的陶艺作品的不断发展博采众长。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景德镇的传统技艺,陈敏先后带了数名学生,并在传授技艺上打破传统的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尽量不走弯路,茁壮成长。
至今,陈敏仍在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拓展自我,他将继续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