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重新认识玉米产业带种养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2020-04-18肖永仁吕文发杨连玉
云 才,肖永仁,吕文发,杨连玉
1. 吉林省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吉林桦甸 132400;2.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当前,在党和政府的高效领导和管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稳步向好态势。值此之际,全省也即将迎来春耕生产的准备时期。 “一年之计,惟在于春”。此时,重要的工作不仅仅是农事准备,首先需要对一年进行合理规划。2 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的论述,涉及了农业规模化、合作社模式、促进供需协同、农业金融支持及科技人才下乡与乡土人才培养等10 个重要方向。作为农民、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从党和国家关于“三农”的定位及建设目标出发,谋划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当务之急,应逐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业内部、养殖业内部等,以适应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需求。为此,基于我省所处的东北玉米带的核心区域,谈谈种养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1 种养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在玉米产业带,玉米种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秋末春初的焚烧,也带来环境的污染和不安全因素,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使玉米带秸秆资源化利用,我省早在1995年就确立了黄牛大省的战略目标,二十五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没能彻底解决面临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到秸秆焚烧不应只是农民管理问题,应归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配置问题。基本的目标是使秸秆类农副产物形成有价值的产品或者商品,也不应仅视为经济价值。从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来讲,秸秆的化学成分回归农地是主要目标,可通过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过腹还田是主要手段)等应解决秸秆总量的70%以上。
另外,近几年来我们面临的天灾人祸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安全和人类福祉等影响较大,如非洲猪瘟、新冠肺炎乃至中美贸易战。“猪粮安天下”、人类重大疫病防控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等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要素更加提醒我们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围绕我省农村发展的策略之一首先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构调整,这是解决农业废弃物利用、农地土壤有机质缺乏、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和环境友好的关键所在。
2 以肉牛为主导的草食动物生产是玉米带种养结构调整的活跃因素
在玉米带要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地承载的畜群数量与结构优化等角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基于我省的产业基础,应以肉牛作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构调整的活跃要素。原因如下:大量的秸秆等低质粗饲料的营养特性适合于肉牛及羊等生产需求;在国内市场,基于秸秆等资源养殖肉牛已经成为我省畜牧业的优势产业;玉米及其生产、加工副产物和尿素等适合于肉牛羊等反刍动物,可有效解决国家间贸易争端导致的蛋白质饲料短缺问题;肉牛要素的介入使青贮玉米成为种植结构调整主要要素,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可减少秸秆的生产和提升玉米种植的综合效益;牛粪经微生物或蚯蚓等生物处理,利于土壤的生物修复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玉米带种养结构调整的策略
应根据不同地域及其土壤类型确定肉牛承载力。家畜粪污作为耕地承载的判定标准,符合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参照发达国家的数据,通常每公顷耕地承载成年肉牛的头数应低于10 头。如果按每公顷耕地承载8 头成年肉牛计算,每头牛年需青贮饲料5 t,需要青贮饲料地0.8 hm2( 每公顷玉米应生产65 t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如果是玉米生产籽实的耕地,应产出玉米秸半干青贮饲料35 t左右,可承载6 ~7 头肉牛;每公顷玉米可生产可收获的风干秸秆饲料6 t 左右,能够满足6 头牛的粗饲料的基本需求。如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利用籽实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制作半干青贮也可基本满足肉牛等对粗饲料的需求。当然,不同地域的耕地、玉米秸秆产量、养殖习惯等存在差异,需分别设计农业结构调整的要素间比例。
其次,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也是种养结构调整的保障。需要打破农村以单一农户为基础的联产承包的方式,将农户间合作互助、政府扶持资金、社会技术力量直接介入等有机结合,通过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共建等手段,完善农村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合作组织,使农业要素活跃起来、农民从农地自主的全方位经营解放出来,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在调整层面上的统筹管理,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样有利于农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再者,在种养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加强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技术开发及应用。如饲料作物种质及其利用、肉牛等草食家畜生产体系建设、适合肉牛生产的玉米源饲料加工贮存与利用及时开发、以玉米种植-牛羊养殖-蚯蚓处理牛粪为链条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
在我省玉米产业带,以耕地为基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资源的总效率和农民的生存质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