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20-04-18
文学史研究的三篇文章各具特色,路杨以“古元的道路”为中心,通过分析古元艺术创作中与农民沟通、开展工作与建立感情的方式、机制,呈现了解放区文艺工作“情感实践”的重要经验。刘祎家的文章重新解读郭沫若有关“留声机器”论述及其话语实践,对于丰富“革命文学”论争的话语结构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妥佳宁的文章分析了“孤岛”不孤的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呈现出战时上海租界不同文艺思想与实践众声喧哗的局面。
作家作品研究中,王彬彬的文章以孙犁、汪曾祺、高晓声为例,阐释了《聊斋志异》对当代作家的语言意识、伦理观念和人物塑造的影响。朱羽从“位置感”切入,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呈现了《繁花》对上海经验的独特呈现方式。李立超基于新发现的余华小说和散文,从“小镇中心”出发,重新审视余华视野中的乡村与城市。陈星宇以“道德理想主义”反思为起点,对张炜的文学思想进行了颇为深入的分析。高世蒙的文章以风景体验为切入,呈现了风景作为一种权力,对小说《倪焕之》的叙事机制、现代主体生成的意义。栾梅健深究徐枕亚当时的创作处境与外在压力,确认了《玉梨魂》的“近代性”。
本期关注的新现象是数字人文。研讨会纪要,涉及数字人文在文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和困境,有参考价值。吉云飞以网络小说“升级文”中的节奏与情绪为例,在 “远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文本远读方法。李强的文章从“网文算法”的视角,从技术层面指出“明穿”小说类型化等问题,也指出了数字人文思维所带来的的方法论启示。高寒凝以“清穿文”为例,讨论了从数字人文的理论视野出发开展网络文学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钱理群的文章是他对1940年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回忆,既有个人的情怀,也有学术史的价值。
“翻译研究”栏目中,连正、阎浩岗通过详实的资料梳理,呈现了昭和前期日本对《蚀》的译介与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历史背景。于明清的文章介绍了鲁迅《野草》的俄译状况,并分析了鲁迅作品在俄苏社会受到关注的原因。
邱焕星对李玮《鲁迅与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书评,指出了从“革命鲁迅” 转向“政治鲁迅”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不乏针对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