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动物疫情防控措施探讨
2020-04-18唐新平
唐新平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安平镇动物防疫站,湖南郴州 423600
在我国农业经济当中,畜牧业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直接决定着农业经济能否平稳发展。而畜牧养殖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与畜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而需要对这一工作加强重视。当前,动物疫情不仅种类繁多,同时发展迅猛,使畜牧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畜牧养殖动物疫情发生的原因
1.1 动物原因
一些幼崽在出生之前其母体为病原的携带者,因而这些幼崽在出生时极有可能遭到了感染,这种疾病并不会定期暴发,要想对这种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母体做好病原的检查工作,从根源上避免幼崽出生即伴随有疾病。
1.2 环境原因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否,一旦养殖环境内存在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动物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其机体营养失衡导致动物处于病理状态,进而诱发动物疾病。
1.3 人为养殖原因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人员自身并不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在出现疾病后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防控,即使动物已经发生病变,常常因专业知识不足只能结合自身经验来进行疾病的治疗,导致错用药等各种现象的出现。养殖人员没有做好养殖圈舍的通风处理工作,导致圈舍内处于一个空气不流通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空气内病原的聚集,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2 畜禽养殖动物疫情防控措施
2.1 严格落实防疫工作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动物防疫是尤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养殖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定期对所养殖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从而避免发生疫情,及时对动物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为新生幼崽接种病毒抗体疫苗。如果动物已经感染了疫情,必须及时做好其隔离工作,避免病原发生二次感染。在具体防疫工作当中,需要为已防疫动物编号同时做好其记录工作,为后续防疫检查工作提供便利。
2.2 优化养殖管理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其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首先,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环境内存在的疾病根源,对养殖圈舍加强消毒,不断改善养殖环境,彻底消灭圈舍内的传染病源。在养殖场选址过程中,必须对养殖舍的通风以及换气工作加强考虑,尽可能选择具备采光条件、地势较高、通风较好的地区来建设养殖场。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还需定期做好圈舍的清扫以及消毒工作,保证圈舍内空气流通,为动物提供洁净的水源以及饲料,将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彻底切断。
2.3 做好疫情善后处理工作
动物发生疫情时,必须及时做好其善后处理工作,以防疫情进一步的传播以及蔓延,实现疫情的有效控制。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并做好其消毒处理工作,结合疫情发生原因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需及时为未患病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其免疫能力得以提升。如果动物已经无法救治,需要对其进行扑杀,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以防疫情进一步传播。
3 结语
当前动物疫情的发生主要包括动物原因、环境原因以及人为养殖原因,要想实现动物疫情的有效防控,就需要严格落实防疫工作、优化养殖管理、做好疫情善后处理工作、对动物检疫工作加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动物疫情可能造成的损失,推动畜牧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