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2020-04-18朱芙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降温猪舍病猪

朱芙娟

陕西省兴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兴平 713100

随着大规模养猪的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养殖场夏季发生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也逐渐加重,因为母猪很不耐热,进入高温季节,做好母猪群热应激的问题控制工作非常重要。

1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临床症状

夏季时母猪出现热应激,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粪便干且硬,患病猪往往先出现便秘的症状,随后排出脓血便,病猪的呼吸通常比较急促,喘息粗且急,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病猪口吐白沫,尖叫倒地,然后痉挛而死。在剖检死亡的病猪时,可发现脑膜充血、出血和大叶性或者是出血性肺炎,肺水肿症状明显。

2 母猪热应激的危害

母猪出现热应激症状之后,首先体重会严重下降,其受胎率和产仔数量可能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同时热应激也将会对母猪妊娠前期、中期或者是后期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高温对其影响更大,配种后第1 周和第2 周的高温会使受胎率和存活胚胎数减少,第2 周减少幅度会更大。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等,同时热应激对于泌乳母猪的影响,降低母猪泌乳量和仔猪哺乳期增重。延长母猪断奶后发情。

3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保证母猪饮水的充足

水对于生猪体温调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相关实践证明,猪的饮水和采食量将会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加,夏季时气温高,母猪体内水分蒸发速度快,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饮水,母猪一旦出现热应激,各种症状将会明显加重。因此,在夏季保证母猪饮水的充足就显得极为有必要,可有效避免热应激症状出现,保证母猪的健康成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饮水充足的前提是饮水的洁净。

3.2 加强通风和减少辐射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加大养猪密度,同时部分猪舍的通风条件还不是十分的理想,空气没有得到有效的流通,尤其是在夏季时,猪舍内通风不畅,大量热气与猪的排泄物等聚集在一起,这样猪舍内的温度将会迅速升高,也容易引发母猪热应激症状。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做好猪舍通风,同时减少辐射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一般情况下,气温达到20 ℃时,猪舍就需要启动排风扇,气温达到25 ℃时,就应当启用电扇,保证猪舍内空气的流通与新鲜。此外,有条件的猪场还可以在猪舍周边种植一些树木减少辐射,或者是适当应用遮阳网覆盖猪舍,这样既能够降低成本也能够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3.3 降低舍内温度

夏季猪舍内温度较高,当猪舍内温度达到母猪承受的峰值后,其可能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夏季降低猪舍内温度就非常重要,如猪舍温度较高,可选用滴水、喷雾、水帘等方式降温,通过滴水室内温度可降1 ~2 ℃,喷雾则可降温3 ~4 ℃。如果猪舍内温度在30 ℃时,应当至少每小时喷雾降温1 次,与此同时配合电扇使用效果则更加理想。

3.4 及时改变饲喂时间

夏季昼夜温差大,一般情况下动物在喂料后1 ~2 h 产热将会达到最高峰值,因此,如果一旦进入夏季之后,养殖场就应当结合母猪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饲喂时间,如可以减少中午的喂食量,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喂料,此时气温比较低,喂料后所产生的热量对母猪的影响相对也比较小,此外,还可以多使用拌湿料加清绿饲料有效的给母猪补充水分。

3.5 做好母猪的营养调控

高温季节母猪的采食量会减少,这种情况下其生产性能也将会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类情况从营养调控的角度入手可以有效的改善。通过提高日粮的氨基酸水平可缓解母猪的高温应激,提升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再比如说,及时的为母猪补充维生素,则有助于促进母猪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减少各类应激反应发生,能够保证母猪在高温条件下维持正常体温。

3.6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治疗措施

针对已经出现热应激症状的母猪,必须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予以治疗,这样才能减少该疾病对母猪的危害,治疗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比如用湿毛巾给母猪擦拭身体,降低机体温度;其次,则可以给母猪输液加碳酸氢钠和呋塞米松防止母猪在出现热应激之后酸中毒及肺气肿等症状;最后,针对症状比较严重的病猪则可以适当的注射镇静药物,通过减少母猪活动缓解增热。

总之,夏季高温影响下母猪很容易出现热应激,一旦发生母猪有热应激症状之后,必须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要从饮水、饲料、饲养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养殖现状,调整母猪的状态,促使其更加健康的生长。

猜你喜欢

降温猪舍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动物降温有妙招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页岩气开发降温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