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资源的产业链发展与循环经济思考*
2020-04-18刘天尧
刘天尧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迅速扩张的食用菌产业,推动了与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有关的产业链条的形成,这不仅促进了食用菌栽培户的显著增收,而且有利于通过拉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此外,食用菌生产残余的菌渣,由于富含菌体蛋白和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用作有机肥和高质量的动物饲料,并促使物质循环的快速实现。由此可知,发展食用菌资源的产业链及其所带动的循环经济,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还能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过程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1 食用菌资源发展产业链的条件分析
1.1 优势方面
在食用菌生产方面,我国拥有栽培原料、气候与地理资源等优势,产品具备互补与多样化发展的潜力,大型企业在部分区域对食用菌的积极引入,使得食用菌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食用菌研发方面,各地借助自身的产业优势,与地方教学机构和科研院所均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食用菌销售方面,国内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我国食用菌出口量世界排名靠前,具体见表1、图1。
表1 2013年~2017年世界主要食用菌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Tab.1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of the world’s major edible fungi exporting countries from 2013 to 2017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食用菌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13年就明显高于其他食用菌出口国家,而且不断增长,在出口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从图1可以看出,代表月度出口额的柱状图虽有上下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代表月度出口量的曲线图可以看出,2017年9月和2011年1月的食用菌出口量相当,没有明显的增长,这说明我国食用菌的出口价格上升了,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地位在不断提升。
1.2 存在的问题
食用菌专业人才缺乏,食用菌生产科技含量低。食用菌产业不仅缺乏专业的人才,而且食用菌从业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管理人员的水平也较低,部分农民栽培者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这使得食用菌生产既不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又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因而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食用菌产业链衔接不紧。在进行食用菌生产时,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农户决定着生产的菌种与数量,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极大的盲目性。即使是身处公司合作模式中的农户,在根据公司的订单信息进行生产时,由于并未受到公司契约强而有力的约束,一旦食用菌的市场价格占据优势,农户将不再按照契约规定的订单价格出售食用菌;而当市场价格处于劣势时,公司又会以食用菌存在质量问题为由,以低于契约规定的数量收购农户的食用菌[1-2]。
食用菌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在食用菌的生产环节,处于该链最底端的农户,虽然资金与时间投入量大,但是却面临着低收益与高风险的艰难困境。在食用菌的加工环节,企业的高投入获得了相应的高利润,因而可以实现价值贡献与利益分配的均衡。在食用菌的运输与销售环节,企业无需投入太多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在这种情况下,食用菌产业链的价值贡献与利益分配并不均衡。
食用菌产业物流链不顺。物流运输是保障食用菌产业顺畅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保证食用菌的新鲜程度,应该以冷链物流作为储运新鲜食用菌的主要方式。但是,纵观国内目前的食用菌运输方式,既没有实现冷链物流的全面覆盖,也没有做到食用菌的冷藏储运。虽然在将成品食用菌运往经销商的途中,实现了冷链物流输送,但除了大型超市能够做到制冷存储食用菌以外,其他食用菌销售点均沿用常温销售模式,这无疑加剧了食用菌的变质与腐烂。
2 食用菌产业链优化发展
2.1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与科技难题的顺利攻克,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注重高水平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建立完善的人才保护机制,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可以为食用菌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泉。
2.2 优化组织链
改变组织模式。改变目前以农户为主的分散组织模式,将农户的食用菌生产行为与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形成统一的联合发展体。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采用农户与公司合作,及其与批发市场、合作社和基地等由多方共同参与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延伸模式,借助公司的加工能力、合作社的生产能力与市场的运作能力,实现对农户食用菌培育工作的有效带动与大力扶持,顺利化解农户的经营风险。
2.3 优化价值链
以市场为参照。由于市场可以相对合理地推动利益的公平分配,并实现由市场主导的供需平衡。所以,食用菌产业链的参与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的自由发展原则,确保食用菌产业链的正常运转[3]。
以参与主体的贡献程度为执行标准,合理进行利益分配。目前食用菌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中,农户在面向产业链的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配时,获得的收益并不理想。所以食用菌产业链价值的优化,应该借助经济、法律与行政手段,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提高利益分配的效率,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确保食用菌产业能够实现稳健发展。
2.4 优化信息链
充当食用菌产业链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链,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借助对食用菌价值链与物流链的有效调度,推动食用菌资源的科学利用。消费者的食用菌购买需求,能为市场带来有价值的重要信息资源,这种信息可以反作用于食用菌的产业链,并要求食用菌产业链的参与主体——菌种供给、食用菌栽培、加工、销售等,遵守市场原则、互助协作,使企业以最低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2.5 优化物流链
提高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与规模化运作,培育食用菌物流核心企业。参与食用菌运输的企业,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各环节互联、统一的食用菌物流链。对于分散的小众农户来说,实现物流链的自主管理与顺畅运作较为困难。所以,有必要解决农户储存与运输食用菌的组织化问题,从而实现合作社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农户在冷链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能力。
根据菌类特点对食用菌进行包装与处理。根据各类菌菇的自身特点,对加工完成后的鲜活食用菌,进行真空包装与处理,有助于优化食用菌物流链,实现食用菌的顺畅运输。此外,进入超市或者市场流通的食用菌,也应该按照品种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包装与处理,从而为消费者选购食用菌提供方便。
3 食用菌资源循环经济模式
3.1 发展食用菌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必将增加以木腐菌为代表的食用菌销售量。为了追求丰厚的经济回报,部分生产者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林木资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甚至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4]。
伴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食用菌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既会污染生态环境,又会造成菌种污染,影响食用菌的出菇率和产出量,从而对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所以发展食用菌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轨并行的必然要求。
3.2 食用菌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食用菌产业所采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第一,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食用菌生产,并将食用菌生产残余的菌渣,作为生物有机肥投入到耕地中,以增强耕地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增产与丰收;第二,利用碎化的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将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菌渣,作为生产高蛋白生物饲料的原始成分,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第三,利用木屑和打碎后的树木枝杈生产食用菌,将菌类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菌渣,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5];第四,利用生态园林的植物枝条,进行珍稀菌种的培育,将食用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菌渣,加工成高蛋白的动物饲料与有机肥;第五,部分食用菌产生的菌渣,可以经过再加工后,重新用来生产食用价值较高的食用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食用菌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发展最快并且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分析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与不足,围绕食用菌资源的产业链发展和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食用菌产业链的结构优化,既能增加食用菌的经济价值,又能促进食用菌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而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则可以实现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 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增进对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循环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进行食用菌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开发,以促进循环产业的高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循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政府应该重视培养从事食用菌生产的科技人才,加大对食用菌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食用菌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5]。
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围绕食用菌产业构建科学的生态发展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和利益产出机制。增加对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资金投入,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从事食用菌循环生产的重点乡镇与专业农户,积极主动地引导食用菌生产向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