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市Z银行改进传统产业融资服务研究

2020-04-17袁小玉

中国商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制造业融资银行

袁小玉

摘 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转移,我国开始制造业腾飞之路。近年来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本文以Y市Z银行相关数据为例,研究制造業目前的发展现状及融资需求特点,最后从政策、金融机构、企业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改进制造业融资服务的建议,旨在通过服务的改进帮助制造业企业走出瓶颈。

关键词:制造业 银行 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a)--02

1 当前制造业形势

改革开放后,全球第三次制造业转移将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转移至我国,经过近40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呈现规模大、体系全、交付快、有创新、分布广的特点。

从总体看,制造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成本高售价低、招工难、专业化低、管理落后、资本转移、产能过剩的挑战,但也要看到,国内楼市平稳,资本回流制造业的情况。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位列第17位,正式跨入世界科技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与美国争夺下一代新技术制高点的能力。

分行业看,部分行业实现突破甚至领先。过去总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但现在我国在大飞机制造、手机、芯片行业实现了突破,在高铁、通信、卫星导航、造船、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实现领先。比如,2017年全球光伏20强中国占据了14个,而且前3名都是中国企业。通信行业,中兴、华为两家中国公司从跟随者,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变压器行业,特变电工已经是全球最大变压器生产商,在东南亚、中东、欧洲占有巨大市场;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全球名列前茅。未来,中美将在5G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生物制药、新材料、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

2 Y市制造业现状

截至2018年末,Y市工业增加值2283.60亿元,增长6.4%。全市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0.1%,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6.9%,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2.0%,截至2019年8月末,制造业行业贷款余额574亿元,较2019年初增加20亿元。

分产业看,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高端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先进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1.9%、18%、12%、8.2%、8%、7.1%、4.7%、1%。

从Y市主导产业的情况看,主导产业发展有波动和分化现象。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2019年以来汽车行业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放缓、“国标六”提前落地和汽车市场趋向饱和等因素影响,Y市传统的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空间下降。A汽车有限公司Y市分公司2019年1~8月累计生产汽车18.75万辆,预计全年生产29万辆,比2018年33万辆预计减少13%左右,与之配套的零部件、物流企业同步下滑。而在汽车行业下滑的形势下,我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1.4万辆和61.7万辆,比2018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为了适应逆周期效应的发展,A汽车公司正式批准Y市整车二期100亿元投资项目启动,新增年产量30万辆,这是A公司在总部地区以外的第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这也有利于Y市打造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Y市千亿级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制造业金融需求情况及特点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我国企业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6.2%,比上季降低4.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9.4%,比上季降低3.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0.6%,比上季降低2.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4.5% 、57.6%和70.5%,比上季降低3.8、3.2 和 1.3个百分点。

总体看,陈涛(2016)指出制造业金融需求呈现综合化趋势,制造业属于经济周期比较强的企业,且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属于产业链的中游企业,上下游受制于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的生产规模和原料供应,下游受制于房地产、汽车、铁路、公路、用电企业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承载能力,制造业企业自身的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再大规模盲目生产,而跟单生产业务较多,因此对于金融需求除原有流动资金贷款外,信用证、保理、承兑等跟单业务更符合制造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同时,制造业自身在转型升级以及新产品开发中,对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融资租赁产品、并购融资等业务需求增多,对产业基金、非标、企业债等投资银行类产品的需求也在加大。

比如,B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从事电力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通讯、核电、新能源、超导等线缆和系统集成及高分子材料、精密导体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全国线缆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为建设高分子电缆材料的生产线和相应的厂房及配套设施需要,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即融资人B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名(含)特定投资者,B集团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均用于定向收购。

从企业规模看,陈涛指出(2016),不同规模的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重点存在一定差异。中小型的制造业企业由于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在金融需求上对抵质押物提供的便利性、贷款的快捷性要求较高,但对资金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同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对中长期限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大型或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抵押担保能力较强,在金融需求上更关注资金价格和融资来源的多样性,由于大型制造业企业融资较为便利,在期限选择上,更倾向于合理搭配融资期限以降低融资成本。

比如,C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大、行业地位高、议价能力强,在银行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贷款、银票等业务,担保方式信用。企业为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方式主要为银票,零保证金。

4 Z银行服务重点及措施

按照“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要求,Z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企业技术升级。

第一,积极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对此,Z银行积极开展了产业链金融、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多元化金融服务,贯彻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支持了行业整合和企业重组,以及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第二,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依托综合经营平台,有效整合投资、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资源,推进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第三,促进对外贸易及投资便利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Z充分发挥支付结算渠道优势,加强外汇业务创新,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大力推进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推动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及相关业务,提升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第四,积极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重点扶持“三大三高三新”企业。第五,加大普惠金融的资源投入,在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小企业专项贷款,在专项费用、客户经理考核、不良率容忍度、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充分的业务倾斜,保证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我行总行政策而言,重点围绕“房、政、链、票”开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5 服务制造业情况

根据监管要求,Z高度重视对制造业金融服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造业发展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部署要求,发挥金融作用,Z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三方联动试点工作备忘录》,推动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对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服务,总行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制造业龙头企业营销的通知》。2019年,Z银行与Y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地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提供500亿元综合融资,推动地方制造业发展。

产品创新方面,2019年Z银行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该产品纯线上化操作,能够将核心企业开给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进行线上融资。该产品的优势在于,不占用上游供应商的授信额度,也不计入核心企业征信,同时,融资速度快,企业在提交融资申请后,5分钟内能够实现下款。

6 制约金融服务质效的因素

(1)企业需求方面,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9.4%,比上季降低3.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4.5% 、57.6%,接近50%,企业融资需求不旺。(2)金融供给方面,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风险防控等因素影响,一些经营情况一般,缺少担保方式的企业,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我国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尚不成熟,一些初创型企业也存在融资难问题。(3)政策方面,如今中国制造业的黄金发展期已过,真正地进入了微利时代,加上中国的人口红利的优势行将消失,现在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只有10%左右,经营成本较高。

7 改善金融服务建议

监管机构发起的“普惠大走访”“百行进万企”“金融万户行”等活动收效较好,已经出现一家普惠企业多家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下阶段的金融服务改进建议着力在以下三方面。

7.1 政府政策端方面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担保平台,设立担保基金、风险基金,持续推进股权融资体系建设,使得各阶段企业有资可融;设立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于制造业贷款多的金融機构给予补偿和奖励;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帮助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

7.2 金融机构方面

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担保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政策、考核政策、尽责免责制度,促进“愿贷、敢贷、能贷、会贷”局面形成。

7.3 企业方面

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改善和提升企业自身融资条件。

参考文献

陈涛.中国制造2025:金融需求新特点与金融支持路径——以陕西省为例[J].西部金融,2016(9).

猜你喜欢

制造业融资银行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