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蜕变

2020-04-17陈聪

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蜕变服务设计科技

陈聪

摘要:本文将运用案例分析法来探索在科技革命影响下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新时代背景下设计的未来走向。在以服务设计为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及其新科学技术、新社会需求下,设计的发展、知识体系、设计方式、设计思维模式、设计教育、设计服务和设计责任均发生了转变。当下是设计发展的蜕变时期,未来的设计在知识、方式、思维模式、教育、服务这方面将是更具思维性的、多视域的、未来性的、探索性的和生态系统性的,并且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

关键词:设计 科技 蜕变 思维 服务设计

中国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2-0096-03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渗入设计领域的当下社会,众多相关学者开始担忧设计的未来并时常发问:设计会不会死亡?尤其是平面设计,设计还有未来吗?在如今的科技变革下设计教育能做什么?或者说设计教育如何才能不落伍?针对第一个问题,认为设计会死亡的应该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认为设计是一种事物的美化或改善手段,这是大众对设计根深蒂固的观念,但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的是设计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手段、思维,既是现成的设计,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也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式。设计必然是有未来的,死亡的不过是旧的设计形式,在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社会需求下,设计在解构自身的同时也会进行重建,新的设计内涵及新的设计形式会在科技的影响下随时出现。可以说设计现在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在新旧的交替面上矛盾暂时以旧面貌存在着,但新面貌的出现是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必然。

一、科技革命背景下的设计蜕变

一个大的、宏观的时代背景,是一切设计产生的硬性条件,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特点,其涉及的范围、因素十分广泛,甚至包括以下将要讨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需求,因此可以将科技革命的新时代背景看作是设计产生与发展总的影响因素,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需求则是归属于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因素分析。

(一)从实体到思维的设计发展

从长远的社会发展来看,原始社会的人类囿于生存之战,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尚处在蒙昧阶段,几乎所有的造物设计以人类的实际需要为主;在农业社会,虽然人们在与自然的关系中掌握了一部分的自主权,但从总体上来说,此时造物设计的目标仍是生存、生活的可持续;在工业社会中,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在破除迷信、愚昧、封建与落后思想的同时,人也成为了曾经具有神秘力量的自然的主宰者,而现代设计也在工业革命中正式诞生。可以看到的是,从最原始的造物方式,如打磨、编织等,到现代设计中各类物品的生产,设计几乎都是在创造一个有形的物体或产品,如在设计史中最常被设计的建筑、家具(椅子、灯具、餐具等)、汽车、音响、电话等。但在科技革命的新时代背景下,设计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设计从创造满足人们所需物品的技术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从为市场提供单一的产品发展为提供一种无形的服务,其中转变的还有设计本身的可持续性。服务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因此产生并得到大量的运用与实践,而1 994年英国标准协会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份关于服务设计管理的指导标准(B57000-3 1994),侧重于电子产品设计的美国著名设计公司IDEO也增加了服务设计业务内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务设计工作室(TUSD)从2007年开始进行服务设计的相关研究,而江南大学的服务设计则已走在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前端……

(二)从单一到多学科的知识融合

在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信息时代,权力大部分来自于对信息的掌控,即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就越有话语权。所谓的专家系统也是对一个领域内信息的掌握与封锁,如果普通大众可以接触到一个专业领域内任何信息,则意味专家系统的瓦解与话语权的丧失。在信息时代无疑知识的获取是更容易的,这为各领域内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提供了基础,这也是现在交叉学科的研究变成一个热点的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领域的专业划分弊端日益凸显。在实际生活中,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其联系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和强弱之别,设计作为一种具有全局性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客户的目标,必然要涉及到除设计外的其他知识和信息,如心理學、管理学、营销、社会学、人机工程学、民俗学及其细分学科,这不仅对设计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各高校的课程规划与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IDEO公司为美国铁路公司设计的阿西乐快线是服务设计的经典案例,他们针对客户的最终目标——吸引更多的乘客,做了一个彻底的关于全部服务体验的概念重构,他们将火车服务分为10个步骤:了解线路、时间表、价格、计划、开始、进站、购票、等待、上车、乘车、抵达、继续这段旅程(火车站通常不是最终目的地),从一位乘客规划出行线路到最终到达目的地,一系列的相关活动都得到了重新设计,而最开始美国铁路公司要求设计的仅仅只是这1 0个步骤中的一个——乘车环境。重新设计这样一个服务系统,显然单独靠某一专业的设计师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此次的设计中其设计团队包括了许多学科,如人机工程学专家、环境专家、工业设计专家和品牌专家等。各领域内专家的共同协作,才让阿西乐快线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一条线路,而这是各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合所发挥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其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而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在运作。

二、新科学技术下的设计蜕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显然是所有学科都要面对的问题,面对现在呈“指数”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越来越多将会被科技取代的设计职业,设计该何去何从?下文还是以设计的子门类——服务设计来具体分析,而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服务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

(一)从“表里分离”到“表里合一”的设计方式

服务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手段,前者为“里”,后者为“表”,只有“表”、“里”合一,才能充分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去发挥服务设计的效能。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设计开发的获得IDEA银奖的Yibu可以证明以上观点。青蛙设计公司1969年成立于德国,10年后将总部搬到了美国旧金山,2007年在中国上海成立工作室。其设计的Yibu是一款专为儿童打造的学习平台,它居于这样的社会问题——中国3至8岁的孩子中有超过73%的孩子经常独自与各种电子屏幕接触,这样的时间花费是空前的,与此相同时他们越来越少参加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Yibu被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主动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和世界,并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后果,从而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Yibu是一个模块式平台,能够支持多种与传感玩具相连接的游戏,如图1所示。

传感玩具会收集实时环境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相关数据,然后再反馈并体现在游戏中,从而影响游戏过程和结果。这一服务设计案例的实现,即是传感器的技术手段与服务设计思维的结合,没有专门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为儿童打造全新的学习平台服务设计概念就无法实现,而没有好的服务设计理念,科学技术就无法最好实现“为人”的目的,只有将具有人文性的服务设计思维的“里”与技术性的科学手段的“表”结合起来,才能在科技革命的大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设计的职能。

(二)从“过去指导现在”到“未来指导现在”的设计思维模式

“未来指导现在”的思维模式是谭力勤教授提出的概念,即用未来的发展可能指导现在,它有别于用过去历史指导现在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未发生的未来指导现在,意味着实验性、探索性与前沿性。大胆假设设计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去不断探索、实验,不受制于常规与学科界限,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社会趋势,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全息影技术、可穿戴设备等,都在逐渐打破人们的认知界限。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就是一家探索前沿科技的研究机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致力于科技、艺术、媒体与设计的多学科融合,着重于多媒体及相关科技的技术转化研究,非常重视艺术与技术的全方位融合。MIT Media Lab旗下有26个研究机构,内容涉及推进福利、CE 2.0、公民媒体中心、极端仿生学中心、社区生物技术、麻省理工学院数字货币计划(DCI)、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社交机制实验室、媒体实验室学习、开放农业、开放海洋、太空探索等,从最具前沿性和专业性的数字货币、太空领域到涉及普通大众的社会福利、农业,可以清晰看出其研究的尖端性、探索性和广泛性,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各专业知识的融合,也反映出了对最新科学技术的不斷探索与实践。

MIT Media Lab正在开发中的“读心可穿戴设备”开发项目:AlterEgo,如图2所示,是将人工智能嵌入人体,作为人的第二个自我,它通过传感器识别用户下颌及脸部神经肌肉传递的信号,当人类在思考时内容会从面部神经体现出来。该项目实现了人们以前用意识控制物体的幻想,对于以功能性为主导的设计而言,其高新技术无疑可以满足设计的功能性需求。MIT Media Lab及其开发项目都是过去、现在所没有的,他们就是用一种“未来指导现在”的思维模式不断实验、研究、开发最前沿的设计。

(三)从注重结果到探索性、实验性的设计教育

面对各种新兴技术和科技手段,一些国内高校的各艺术类院系也紧跟步伐,截止2019年5月,以下三所高校院系均有各自的相关实践,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立的数字和参数化设计研究室、数字创新实验室,将设计注入了更多的理性因素。清华大学在艺术与科技结合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多,学术活动、丛书、研究中心和研究所都有涉略,如其学术活动艺术与科学创新沙龙系列活动、设计思维与创新课程特约讲座:Al时代的创造力等;相关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也致力于交叉学科的融合和探索性的未来试验;《艺术与科学》丛书则在理论层面对艺术与科技进行探索,总体来看,它们一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通讯和文化娱乐,如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及创新设计产品研究、虚拟设计及基于网络的虚拟展示技术研究、虚拟网络神经研究、网络和多媒体与动漫设计研究、并行设计研究、交互设计研究、创意产业与设计研究等;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设立的相关实验室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前沿性探索,如人机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中心、用户体验与认知科学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交互设计实验室等。

这与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结果的设计教育有很大区别,传统设计教学是更注重教会学生某项设计技能,而以上院校则看重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结果的探索性实验能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举措在高校内还是少数,虽然艺术与科技、设计与科技的话题越来越普遍,开展了相关学术活动,设立研究中心、研究所、实验室和相关课程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艺术与科技的真正融合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这首先源于高校内专业的精细划分,使得艺术与科技的知识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也是设计从独立的个人发展到团体协作的原因之一),其次是艺术类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仍然占据教学的核心部分,要么是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度不够,要么是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关联度不强。

三、新社会需求下的设计蜕变

设计在社会需求的转变之中不断更新自身,并发展出新的设计内容,在科技革命的新时代背景和新科学技术下,人们对设计的需求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一)从单一性到系统性的设计服务

青蛙设计(frog design)作为一家国际性的跨国设计与战略咨询公司,其目标是帮助公司创造富有影响力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并将其商业化,以此达到提升品牌商业价值的目的。青蛙设计公司不同于一般的传统设计公司只是帮客户实现产品的构想,这样的“产品”包括具体的设计物、设计系统或流程,其只涉及到客户最终目标的一部分,虽然力求达到最终目标,但实际上各环节的不同责任人是独立的,所以整个体系是脱节的。青蛙设计公司可以独立负责整个产品链中的某一部分,如前期市场调查、设计、运营销售、反馈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一而终地负责开发整个产品链,完成一个体系内的全部工作。青蛙设计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可以说是一种设计服务,他们用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的全球资源去帮助客户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frog可以设计具体的产品,但更多的是利用设计思维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唯一性与系统性的商业模式。

(二)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到兼顾社会梦想的设计责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我国了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创新创业浪潮,一个初创公司或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是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市场“新人”,创业公司有想法、有产品,但往往缺乏市场经验,并且对营销与推广工作不熟悉,当社会上广大的创业公司开始对此寻求帮助时,新的社会需求出现了。青蛙设计公司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提出全新概念:Venture Design(创业设计),2014年于硅谷成立frogVentures,旨在用设计的思维和frog的全球资源助力他人新事业、新领域的开辟。目前已有的创业设计经典作品有:瑞幸咖啡( LuckinCoffee)、美丽田园(Xurface)、Charlie Finance、Heatworks、Alto、Fizzice。下面以时尚美容新品牌Xurface为例具体阐述frog是如何助力初创公司的发展的:

Frog与Xu rface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如下:目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设计将美丽田园打造为90后首选护肤品牌;项目内容——品牌、数字、服务、空间、技术设计与实施;时间——16周内;具体步骤——重新认识、定位品牌;结合市场数据重新设计整个服务流程;根据品牌新定位与特色设计店铺空间。这一系统化的设计服务最终打造出一个具有整体印象的、提供独特服务体验的全新品牌,从技术设计到具体的实施过程,frog design均全程参与。“XURFACE超体面”购物中心品牌店最终于2018年10月1日在上海凯德晶萃广场店开业,而第二家社区购物中心店也于201 9年3月28日落地上海世茂滨江。在这里,设计不只能实现经济效益,去完成客户要求达到的最基本目标,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帮助“逐梦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样的设计蜕变是对设计本身的突破,它要求设计在社会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总结

在自反性现代化社会中,事物都具有自我解构、自我毁灭、自我否定的特性,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的重新建构,虽然解构与重建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它们确是事物发展中同时具有的特性。目前的设计正处在蜕变期,与众多新科技正在进行尝试性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新科学技术与新社会需求下,设计内部在不断更新的同时,这些“新”的外部力量也迫使设计做出新的反应。设计就是在内部与外部力量的协同下走到如今的,并将继续以此走下去,这是设计发展的一般路径。处于转型期的设计的两极分化现状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传统设计的力量太强大、范围太广泛,目前的大多数设计从业者也都是在传统设计教育下培养出来的,而新科技的接触面有限,新科学技术下的新设计思维也有待完善。同时,以上对设计与科学技术的论述可以看出设计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设计或是服务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维,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二者的融合是发挥设计最大效能的一种有益方式,在更大层面上设计的科技走向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余森林,毛一鸣产品服务设计的创意思维和设计方法研究[J].设计,2017 (19):58-59

[2]殷科基于用户的服务设计创新及其实现[J]包装工程,2015 (2):9-12

[3]秦军昌,张金粱,王刊良服务设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 (4):151-153

[4]祝帅当代设计研究的范式转换 理论、实务与方法[J].美术研究,2013 (2):47-51

[5]王丽婷.服务设计与消费文化[J].艺术科技,2013,26 (4):202-202

[6]李冬,明新国,孔凡斌,etal服务设计研究初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24 (6):6-10

[7][美]唐纳德A诺曼著张磊译设计心理学如何管理复杂[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39-140

[8] frog desing官网:https://www.frogdesign cn/

[9] MIT Media Lab官网:https://www media mit edu/resezuch/?filter=everything

[10]同济大学官网:https://www tongji.edu.cu/

[11]清華大学美术学院官网:https://www.tsinghua edu.cn/publish/ad/

[12]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官网:http://sodcnjiangnan edu cn/

猜你喜欢

蜕变服务设计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科技在线
基于O2O模式的餐饮POS机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