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老看唐代的婚姻观
2020-04-17赵锐
赵锐
摘 要:月老是我国传统信仰体系中掌管婚姻的神,最早出现在唐代,其出现与唐代婚姻观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的婚姻观除传统的父母之命和继承前代的门第观外,随着唐王朝的强盛发生了一些改变,婚姻的天命观和自由观越来越影响着人们。论文首先是通过对月老的渊源的探求、月老称谓的形成等方面来分析月老“媒神”形象的确立,其次是討论月老对唐代婚姻观的影响,以加深人们对月老信仰和唐代婚姻观的认识。
关键词:月老;媒神;唐代;婚姻观
一、月老的起源和发展
月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掌管婚姻的神,传说月老手持姻缘簿和红线,用红线系男女的足部,那么无论他们如何都会结为夫妻。月老最早出现在唐代传奇小说《续玄怪录·订婚店》中,小说主人公韦固遇见一老人,坐在月下,翻看一本书,这位月下老人就是有关月老形象的最早记载。
(一)月老的渊源
不同的朝代所信仰的媒神也有所不同,大多是信仰各族的女祖先为媒神,而月老为媒神是在唐代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女娲是夏人的女祖先,也是最早的媒神。传说中女娲捏土造人,为了使人类繁衍生息,曾向天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①。
殷商则信奉简狄为媒神。简狄是殷商的女祖先,是商代人信奉的媒神。传说中简狄曾吞玄鸟蛋生下殷商的始祖契,“高辛氏之出,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②因简狄吞玄鸟蛋而生契,所以殷人就把燕子作为媒官,每年都会在郊外举行祭祀,称为高禖或郊禖。
周代以姜嫄为媒神。《文献通考》中记载:“惟周人以姜嫄为媒神”③。传说姜嫄为帝喾元妃,在野外履巨人迹而生弃,弃后来对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被称为后稷,是周代的始祖。至秦汉依然保持郊禖的习俗,古代的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高禖,上巳节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发展成官方假日,直到宋代理学盛行,上巳节才逐渐没落。
媒神是媒婆之神,最初是女性,后来随着父权制的发展才变为男性。三代的媒神都是各族的女祖先,这与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后逐渐发生变化,媒神也出现了男性,如伏羲。闻一多在其《神话与诗》一书又提出禹为高禖神,而在《史记》中也有多处都称禹为高密。“高密本是女蜗的称号,却变成了禹的名字”④。从中可见女蜗本是媒神,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媒神开始以男性形象出现。
月老从女性变为男性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月老的老在古代同姥,读音为mǔ,姥又同母。在最早出现月老形象的《订婚店》一文中,韦固称月老为“老父”。而父字的甲骨文形象为一个人拿了一个斧头,所以父又有持斧之人的意思,也就是值得尊敬的人,通“甫、负”。负亦作媍即“妇”。如《汉书》中记载,高帝“常从王媪、武负(妇)贳酒”⑤。由此得出韦固称月老为“老父”,是因为古今文字通假所致。自古婚姻爱情多与月亮有关,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⑥而媒神又多是月神,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写到女和是月神,女和就是女蜗。月神又称“月母”,母古意通“老、姥”。因此,龚维英在其《月下老人原是女性》一文中写到月老在唐代以后被视为男性,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先是高禖(月神、月母)然后变为“月姥”,随后又变为“月老”,最后才成为月下老人。他认为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是一个误解。
(二)月老在唐代出现
不管月老之前是否为女性,但到了唐代月老的形象就基本固定下来,是一位手持红线、慈眉善目的老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月老“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月老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唐代传奇小说《续玄怪录·订婚店》中。小说的主人公韦固年少时多次求婚未果,贞观二年,他去清河游玩,韦固向坐于龙兴寺台阶上的老人询问自己的婚姻,得知自己未来的妻子是城门买菜阿婆怀里的三岁小女孩时,他并不相信,觉得很是荒谬。十四年后,当韦固娶了上司的女儿,却发现她就是当年的小女孩,始相信姻缘天定,人力无法更改。从此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唐代姻缘天定的观念,而月老就是姻缘的掌管者和执行者。从这里月老的形象也就基本定型,月老手持姻缘薄和红线,用红线系在男女足上。那么,即使是仇敌之家还是身份悬殊,甚至相隔万里,吴楚异乡,被系上红线的男女也会结为夫妻。
唐代人有着非常浓厚的命定观,他们认为人从一出生开始,这一生就被注定了。唐代人认为主宰人们命运的并不是现在人所以为的天上的神仙,而是地府的冥司,月老就是唐人命定观在婚姻方面的体现。小说《订婚店》中的“向月检书”的老人就是来自冥司。“君行自早,非某不当来也。凡幽吏皆掌人生之事,掌人可不行冥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尔。”⑦《广异记·阎庚》中“仁亶以酒先属客……相问行礼,客答曰:‘吾非人,乃地曹耳,地府令主河北婚姻,绊男女脚。仁亶开视其衣装,见袋中细绳,方信焉”⑧。可见,这个来自地府的“主河北婚姻”的曹吏的职责与《订婚店》中的月下老人极为相像,都是掌管婚姻,用红线系男女的脚来确定婚姻。由此,月老传说逐渐流传,月老也称为家喻户晓的媒神。
月老在唐代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与唐代的天命观分不开,唐人不仅认为人的命运是早就注定好的,就连婚姻甚至吃饭喝水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人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就如《订婚店》中,韦固试图改变命运,然而多年后命运还是应验了。天命观的盛行,地府传说的存在,这些就为月老出现安排了一个合理的身份。其次,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唐代民族融合的的发展,都使得唐代的婚姻观比其他朝代要开放。唐代对妇女的束缚较轻,男女之间的交往也没太严格。这就为月老“牵红线”提供了方便。最后,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促使了传奇小说的发展。小说到唐代已经发展成熟,唐代的传奇小说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主人公也大多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莺莺传》《李娃传》等。传奇小说的发展就为月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载体。
二、从月老看唐代婚姻的转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婚姻观,始终被各朝各代所沿袭。唐初由于受门阀制度的影响择偶非常重视门第观念,当时的人多热衷与和门阀士族结亲,讲究聘财也就十分流行。到唐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