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语境下摄影艺术的生产与观看

2020-04-17陈鹏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

陈鹏宇

摘要:以移动互联网中手机这一工具为标志,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们的社交模式。如今,图像的高速便利下带给人们更多新的思考。本文以手机摄影为切入点,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图像的传播方式与现状。总结出在互联网语境下,网络社交等行为对当下图像生产与观看有着何种的影响与干预,其观察对象与审美意义又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关键词:手机摄影;影像传播;网络社交;观看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015-01

一、移动互联网下手机作为拍摄工具的出现与兴起

图像的传播能力是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生产能力,1888年柯达相机的问世,让人们都拥有了制造、传播图像的权力,降低摄影这一行为的门槛。2000年日本公司J-PHONE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自此,随着这项功能建立在移动终端,影像的传播随著技术的便利到达一个巅峰,图像的生产与传播不再单一的依靠相机,传播渠道也随之丰富起来,每个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图像生产平台。在庞大的图片传播量中,手机摄影带来的对图片传播的便利与日常,成为当下图像泛滥的源头之一。

二、网络社交驱动后的影像生产

手机作为一种影像生产的媒介,用手机摄影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相机,它在传统相机的模式上增加了移动互联网中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增加了使用者与之而来的“存在感”,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而手机终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于它便利的特点,游走于人群之中,变得更加日常。今天,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如需要空气一般。一个人一旦失去手机,很快就会失去精神上的“存在感”,这种心理是当下人们使用手机联通网络后所带来的。而手机成为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还往往伴随着人们置身于网络之中的社交方式。而以手机摄影作为源头的社交和关系模式,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大众文化。人如果离开手机,就意味着离开了我们所处网络社会中我们所构建出的朋友圈,回到现实实体中去。而这种支离往往伴随着网络的中断,因此,手机在断网的情况下,就会使它的社交功能丧失,使用者的“存在感”瓦解,伴随而来的是人失去网络这种传播力量后的失落感与焦虑感。

手机带来的图像生产,让网络社交下的人的身份变得虚拟。图像对个人身份的构建也存在于虚拟之中。人们零碎语言的书写,发布,点赞等一系列行为,在互联网这种语境下变得顺其自然。这正是当下图像的生产所带来的问题,当图像的生产变得随行,目的变得复杂,那么手机摄影所为图像的传播,或者以此为艺术的创作媒介也变得有趣起来。当以手机作为媒介的摄影艺术逐渐兴起,手机在摄影艺术的创作中充当着表达的媒介之一,而非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拍摄工具。

正因为手机在互联网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传播特性,由此界定了手机媒介的生产特性,图像在这其中充分的发挥出了它的日常叙事、互动交流、视听动作等特性。人们往往会利用好手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去进行创作,而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系列过程中图像的生产与观众的接收。当我们举起手机,生产图像的动机由一种审美驱动转变成因社交时的身份建构模糊而产生的焦虑感,人们在生产图像的同时放弃了这种审美意义上的驱动,这种转变方式是手机这一媒介在图像的传播中为我们所带来的障碍。图像在通过手机,结合移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的变化,社交中的人在影像和真实之间,重构着人类的处境,干预着我们了解中的这个世界。

三、手机摄影和用手机摄影:使用工具与媒介的转换

纵观摄影的发展历史与相机的发明历程,影像的特点本身的印象即存在,就是“在场”的证明,然而,影像不仅是存在的证明,而是一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事物的证明,是对世界的记录,是对周遭事物的评价。图像所能够呈现的是一种表而的真实,在按动快门的那一刹那,事物被凝固,网络为我们创造的世界更是如此,我们习惯于用图像去接触现实,而真正的现实却视而不见。手机摄影这一行为的发生,人们因自身身份在社交网络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焦虑问题,凭借着使用者的喜好和性格特征塑造并接纳的镜像,对于此种因交互关系而产生的图像的气息与性格,由此去判断兴趣相投的朋友,这种凌驾于图像的传播形式上的交流,是手机摄影所带来的本质,是由手机上传的图片构建的集展示、传播、交流、关系构建为一体的。而艺术家在手机所处的联通的网络关系中,利用移动互联网在手机摄影中的应用。

四、结语

当互联网形式的艺术作品不再是小众,生产图像的能力和传播图像的方式也越发丰富,以媒介变化为先头的艺术也正在进入各个领域。而摄影艺术中,媒介的转化,影像的生产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定义,在互联网这一语境下将被重新认识与解释。网络作为一种流通平台,传统影像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已经被改变,同时使艺术家观察世界的切入点也有了更多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里奇.摄影之后[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张欣.浅谈“后网络艺术”的发生与现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