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老年人智慧出行的对策与建议
2020-04-17李港徐玉春
李港 徐玉春
当前,天津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18年天津市常住人口1559.6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73.3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3.95%。老年人逐年增多,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也日趋增高,对交通部门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老年人对出行服务的满意度,满足老年人多种多样的出行需求,将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
一、我市老年人出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出行的现状。从目的地与出行距离上看,老年人出行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出行轨迹。市内六区老年人多以小区为中心,形成其固定的出行圈。通过老年人公交乘车大数据的分析,市内六区老年人出行目的地从多到少依次为公园、文体中心、医院、菜市场、小学,其平均出行距离为4.7公里,目的地与公交站平均距离为400米,平均步行至公交站为5.5分钟。从出行方式上看,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主要包括公交和地铁。其中,由于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的政策,公交出行成为老年人交通出行的首选方式,且乘车人次逐年升高。2018年65岁以上在册老年人156.7万人,全年公交出行2.28亿人次,占全部人次的34%,较2017年提高3%。截至2019年10月,公交出行中,老年人出行超过36%。从公交出行的时间上看,老年人出行时间较为固定在两个高峰时段,一般为上午7时至10时,下午14时至17时,平均车内停留时间在17—18分钟之间。从老年人公交出行乘坐站数上分析,平均站距为8—9站;从占比上看,有50%的老年人乘坐公交是6站以内,其中主要集中在2—4站。
2.老年人对公交服务不满投诉较多。从公交集团96196服务热线汇总的数据看,咨询类的主要包括导乘咨询、老年卡有效线路与使用方法咨询。投诉类主要有:车辆间隔时间长,长时间等不到需乘坐车辆;到站不停,老年人因行动慢未能在目的地站下车;中途甩客,到站后司机未能耐心等待老年人上车,直接驶离;服务态度不好,部分驾驶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存在态度生冷硬等问题,引起老年人乘客投诉。
3.对出行服务智能化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多数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已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他们不仅需要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更希望使用手机等设备协助完成出行中的各种需要,如出行路径制定、出行方式选择、道路拥堵和车辆内部拥挤提醒以及人身安全保障等。
4.公交敬老卡政策的局限性逐步显现。敬老卡办卡流程复杂,丢失补办时间周期长,办卡要件多,且需要多个部门审核;已故老人的敬老卡未作废处理和申办多张敬老卡供亲属使用,致使敬老卡被冒用;部分老年人存在“不用白不用”的心态,不考虑路途远近和身体状况,每天都要坐公交,不主动避让上下班高峰,加剧公交出行群体间矛盾,同时由于身体行动不便,也易造成乘客受伤情况,增大了交通压力和公交的运行成本。
5.政策惠民补贴需要精准投放。老年群体是政府实施惠民补贴、着力改善民生的主要群体。采用传统的分散核查与补贴的管理方式,漏洞多、惠及面不全、惠民效果一般。以敬老卡为例,敬老卡发行量平均每年递增20万张左右,截至2018年累计发行240万张,实际使用仅有97.6万张,未享受到免费乘车福利的老人59.1万人,实际惠民比例仅有62%,但每年的财政补贴仍在持续增长。
二、推进老年人智慧出行的对策建议
实现老年人智慧出行,要从满足老年人出行中的安全需求、引导需求、定位需求、家庭需求、认识需求出发,推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出行举措。
1.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建立民政与公交的联动机制。通过社区街道与各种媒体,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与引导,让老年人知悉出行服务的变化信息与相关政策,知悉政策服务受众与禁止范围。要建立民政部门与公交集团之间长期的信息互通协调机制,共同想方设法满足老年人对交通出行服务产生的新变化、新需求。在8890便民服务热线平台,设立老年人出行服务平台,收集汇总老年人在出行上的困难与需求,及时反馈给民政部门和公交集团,促进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发挥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在社区中开设手机学习小课堂、电脑学习小课堂,让老年人跟上新时代,享受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便捷出行新体验。
2.构建老年人专属智慧出行服务平台。以公交优先、服务为先为主线,由公交集团牵头,建立智慧出行APP。该APP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云计算创新手段,汇总分析形成社会知识信息、公共交通信息、人流数据信息等与出行相关的信息。根据老年人出行习惯和交通实时状况,智能推送热点出行方案,预测出行目的地,帮助老年人设计出行计划,选择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减少出行等待时间,使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智慧起来。
3.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智慧化,提升公交运营服务质量。在“互联网+公交”的基础上,加快5G技术、车联网及物联网的应用。增大公交站线路信息字体,方便老年人查询;在手机公交查询服务中,增加老年人等车服务功能,将等车行为直接推送到运营调度端,让车队调度或车辆驾驶员提前预知下一站老年人等车情况,车辆到站后主动提供爱心服务,加强安全行车措施;在公交站牌上,增加老年人专属按钮,提醒即将到达的车辆本站有老年人候车,需重点关注;采集候车站台、车内视频信息,进行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算法处理,判断分析定位信息、出行路径、安全预警、危险状况、突发事件等,将分析结果通过智慧出行APP实时反馈给老年人及亲属。
4.优化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方案。升级改造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公交車载刷卡机,建立严格的个人数据信息与隐私安全保护机制,在智慧出行APP中采集65岁以上老年人面部信息,并与敬老卡进行绑定后,实现敬老卡刷卡、手机扫码及刷脸等多种乘车方式并举。利用刷卡机面部识别验证,限制敬老卡的冒用盗用,增加刷卡机黑名单存储数量,加快已故老人敬老卡和伪卡的锁卡速度,提高财政补贴精准投放。在民政部门社区服务网点增加办理敬老卡自助一体机,提高敬老卡办理效率,凭身份证90秒自动办新卡或丢失补卡。
5.建立老年人服务档案。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服务的记录档案。以社会服务、公共出行、政策享受、补贴发放等方面为信息源头,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务记录档案和评价积分制度,对具有不良记录、评价积分过低的老年人,限制享受惠民政策,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社会公益服务和资金实物补贴惠民方案。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5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李港系天津公交集团易通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徐玉春系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合作交流处处长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