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落后地区县级中职学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4-17文连君安欣
文连君 安欣
摘 要:自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阶段实施扩招政策后,高等学校录取人数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入大学的“门槛”开始降低[1]。而此时上中职学校三年获得学历就可以就业的优势不复存在。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县级中职学校办学情况及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尤其西北落后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本文以部分甘肃省属县级中职学校为例,对县级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学校;发展对策
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面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曾几何时,上完中职学校毕业后国家就可以分配工作,相对于上大学有着诸多的优势,考上中职学校是那个时代多少青年学子的梦想。到了新世纪初期,随着普通高校扩招政策的普及,以及中职学校本身的发展限制,相当部分的中职学校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部门倒闭改制,部分与其他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而县级中职学校的定位及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多数仍在苦苦支撑,但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一、县级中职学校发展现状
以甘肃省为例,2019年下达国家中职学生助学资金相关文件中显示,全省14个市州下辖各区县中职学校在校人数(注:三年级毕业班学生不享受国家助学金,故此数据为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少于1 000人的有63个区县,其中16个区县显示数据为0,可能无所属中职学校或已经改制。有数据显示2018年初,甘肃全省辖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假设曾经也都有各自所属的中职学校,在校规模千人以下比例高达54.65%(将数据为0的区县去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部分西部落后地区县级中职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总体而言,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生源数量大幅度减少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高中教育的逐渐普及,再加上县级中职本身招生面就比较窄,招生难已经成为县级中职学校办学难的首要原因。如上文中提到的情况,学生数量少,学校办学经费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等一系列相关事宜都受到限制,条件越差学生越少,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二)教学条件相对不足
其实现如今各学校的校舍面积及办学基本硬件都比较完善。但是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最大的特点是偏重职业技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技能实训。没有实训,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就是空话[2]。但实际上县级中职学校的技能实训设备往往是单价高、数量少、种类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多个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中都有数控机床实训内容,但全校原有两台,2019年多方面争取资金新购置两台,但这4台机床远远满足不了多个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在演示,同学们在看,或者少数学生动手而多数学生旁观,这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带去了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三)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中职学校缺老师吗?似乎不缺。县级中职学校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学校严重缺专业老师,缺乏专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硬的老师。区别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特色就是以培训学生职业技能为主。但县级中职学校的老师多为普教类各级学校调入,或从高校新毕业学生中招聘而来,相对于文化课教师,数量较少,同时整体专业技能比较弱。更甚者,还大量存在跨学科跨专业稍加培训或不加培训就去代课的现象,但这也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无奈之举。
(四)部分专业开设不合理,教学管理不规范
近年来县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与其他同类学校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学校管理者急于改变现状,盲目学习照搬他校模式,为求吸引学生,在没有充分考虑办学实力及专业就业前景等信息的情况下,匆忙开设一批新专业,结果出现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设施的现象,学生不能充分学到相应知识和技能。同时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随意性太强,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以及实训内容上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专业标准,部分管理人员对职业教育的了解不够,生搬硬套普通高中模式,人为因素过多,影响了办学质量甚至学校声誉。
二、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
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新世纪初国家和教育部相继出台过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但对县级中职学校都没有大的影响。直到2019年2月13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这让人期待已久的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干货满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方案要求5~10年做到三个转变,由政府举办为主转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由追求规模扩张转为提高质量,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转为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方案要求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指出要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3]。
三、发展方向及对策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在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专门的规划和统筹下,县级中职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实际当中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详细可行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如同人生的发展,要有“小目标”和“大目标”,很多县级中职学校处在生死存亡的边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以及領导不作为。制定的规划要从小处从细节做起,严查细抓,逐步改善办学状态。
(二)切实改变办学条件
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变要“硬件软件”一起抓。积极申请,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增加财政投资,逐步改善办学硬件,尤其是强化实训设备。
开放观念,师资队伍打造要多样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4]。在国家国培计划大力度的支持下,派年轻老师和上进心强的老师去专业院校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职业名校和强校的专业老师和管理人来作交流,让本校老师进行学习。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可以定期申请联办院校教学名师前来进行实地指导,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想。
(三)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扩张,要逐步推进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们不及时改革如何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此笔者想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是县级中职学校和城市的中职学校有所不同,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也要“量体裁衣”。步伐过大的改革措施有可能“水土不服”,效果适得其反。无论教学或者管理都是如此。比如说专业设置,有的学校从就业前景出发,设置石油开采相关专业,也能比较容易招到学生。但是学校没有专业老师,缺乏实训设施设备,更没有实训基地,招来的学生学不到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就业或者升学,最终还是不利于学校发展。再比如国家倡导产教融合,在7月24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5],作为落后地区县级中职学校还没有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没有相关联合办学经验,光喊口号要发展产教融合也是空话,不切实际。
(四)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发展
县级中职学校在过去培养出的学生多数走向社会直接就业,但近些年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为进入工厂做普通工人,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突显,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以及中职生参加对口考试升学的模式已经成为县级中职学校的主流办学模式。除了这些,县级中职学校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如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国家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中去,既能扩大学校知名度,同时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当然,除了上述内容外,县级中级学校的发展途径还有很多。在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的大浪潮下,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寻找适合的突破点,逐渐发展壮大,去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去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锋亮.教育的筛选功能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视角[D].北京:北京大学,2005.
[2]余景波,孙翠敏等.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8):94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实施方案[R].(2019-01-24)[2019-12-06]
[4]沈明.文化產业竞争力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5]新华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EB/OL].(2019-07-24)[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