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夺取湖北战“疫”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2020-04-17秦尊文

党员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疫后摘帽驻村

秦尊文

湖北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区域,当前正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夺取双胜利。

一是稳定贫困人口收入和基本生活保障。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贫困户的就业增收、基本生活保障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疫情期间,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这是底线,必须确保。“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后,要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少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要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志扶智等工作力度,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生产、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

二是加快贫困村恢复和发展步伐,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恢复农业农村生产,特别是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加快完成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重要作用,继续坚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派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也是战“疫”队,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要与村党组织一道,切实解决具体问题。疫情发生后,贫困村不少农产品销售出现难题,“要组织好产销对接,抓紧解决好贫困地区农畜产品销售难问题。”抓住“封城”期间城市“火”起来的“无接触式配送”、网红经济、社群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抓住疫后消费反弹机遇,驻村工作队要积极利用本单位资源及社会资源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三是全面振兴县域经济,巩固“摘帽”工作成果。要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持续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由于战“疫”需要关闭离鄂通道,导致我省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不能出去打工。要想方设法吸纳返乡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龙头企业或连锁大中型企业领建扶贫车间,把扶贫车间建在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上。疫情过后,尽快提振经济增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同时,加大力度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经过这次重大疫情,要特别注重县域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完善医疗救助扶持體系,推动医疗救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推动四大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片区,是我省重点连片贫困区。根据3月13日发布的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报告,列入“低风险地区”的63个县市基本上都在四大片区,这些县市将率先复工复产。要利用这次疫情湖北在全球形成的超高知名度,利用国家组织的援鄂医疗队“一省包一市”所形成的紧密联系,疫后在国内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疫后重振”。四大片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县县通高速、100%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00%撤并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车通保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疫后摘帽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全球抗疫与疫后重建
汇聚起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湖北人大关于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决定出台前前后后
疫期财政的应对 疫后财政的支持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