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犯馋的深夜,只有它们能充盈灵魂和身体

2020-04-16贰麻

女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零食

贰麻

年末,在工作精力即将耗尽之时,来点零食,能让你成功续航到新年。

从2020年底各商业机构发布的销售数据看,成年人在“零食”上的花费可不少,零食逐渐成了他们补充能量或者安抚情绪的不可或缺之物,有时候甚至还要承担养生的责任。听起来,“大人味”的零食可不是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简单。

我们搜集了一些零食达人的品鉴心得,以及背后的人间故事,不知道讀完后,你“这一刻就要吃到的零食”会是什么呢?

深夜里的灵魂伴侣,让冬天也温暖

口述:森海塞尔奥菲斯 (码农 26岁)

听闻“五条人”乐队接了拉面代言广告,小镇青年出身的我,一方面感慨“金主”的慧眼识真金;另一方面有点遗憾:广告里的深夜灵魂伴侣,为什么是豚骨拉面呢?应该是干果、魔芋、泡椒鸡爪啊!一个犯馋的深夜,只有零食才能充盈灵魂和身体。

作为零食界民科代表,我总结出深夜零食的三大要素:

1. 单手可以吃,这样另一只手还可以刷手机;

2. 吃完不需要洗手,可以继续刷手机;

3. 热量要低,因为刷手机刷得停不下来,有时候会连续吃很多。

所以,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瘦身需求,泡面都不能作为常态化的深夜伴侣,而且它碳水过高,容易让人过量摄入糖分,导致第二天脸肿。

说了这么多,我的健康零食建议是:多吃干果,杏仁、腰果、核桃什么的,好吃、耐吃且低糖。如果有瘦身需求,可以吃蒟蒻(jǔ ruò),就是魔芋。我有个小护士朋友,一箱一箱买蒟蒻吃,据说蒟蒻低卡,而且植物纤维多,只是口感不太好,像吃鼻涕一样。

最后说一点,如果遇上心情不好,爱吃啥吃啥吧,甭管热量了。深夜,是你和零食共处的“美好时光”,只要不过头,吃啥都是正义的!

零食正餐化,不可拒绝的young一代潮流

口述:香菇肥牛花 (营销人员 27岁)

我发现,对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吃饭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正式,过去定点的一日三餐已转变为机动的一日五至六餐。你能说下午四点享受香蕉、酸奶、腰果的零食时刻,不算一餐么?热量可瞒不了人。

上班族忙碌时,根本没空吃饭,你能在赶工的时候对客户说要花一个小时先吃饭么?当然不能!所以我在送合同的间隙、去机场的路上、坐办公室做PPT的过程中,会摸出黑巧克力、低脂枣核桃乃至维生素奶片加餐,既机动灵活地补充能量,又节约时间。

你看,各大连锁餐饮业巨头的网店,也有了专门的“零食专区”,卖点锅巴、炒米、虎牙脆、牛肉干、坚果棒、紫薯仔等等。听说还有品牌准备搞“新鲜零食”,采用中央厨房式供给,门店一天一配送甚至一天两配送的形式,最大程度保障加班的人吃到最新鲜的零食。

这个时代,零食和正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零食正餐化是忙碌的年轻人不可拒绝的潮流。

时光已远去,滋味还在嘴边

口述:被窝兽 (幼教人员 30岁)

作为一枚拥有28年“吃龄”的零食圈儿老粉,我大胆说一句,吃货其实是很博爱的。甭听那些营销号瞎说什么“年轻一代人只爱新鲜口味”,其实我们对“老味道”更长情。

天使土豆片、巴巴脆、亲亲虾条、鸳鸯饼干、鬼花生、麦丽素、真知棒、雪丽糍、雪丽球、果丹皮、山楂汉堡、九制杨梅、溜溜梅、大大卷、乡巴佬卤蛋……随便念一个出来,我都能给你讲出童年时吃它们的场景。

有些怀旧零食已经消失在时光中,有些怀旧零食发扬光大变成了“网红”,比如红遍五湖四海的五毛辣条、一代武汉人的童年回忆——“二厂汽水”(现在是国货网红汽水“汉口二厂”)、国民奶糖“大白兔”(现推出了不同的口味)……零食陪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当然不会被我们遗忘。

我去年看了个数据,在天猫上,老字号品牌被搜索的总次数超过10亿,老字号的消费者超8600万,看来,和我一样怀旧的人不在少数。

怀旧零食的滋味没有改变,但童年的时光已远去,吃怀旧零食的时候总容易鼻子发酸,仿佛这份零食能让我离童年更近些,能长大得更慢些。

为什么我的嘴

总是嚼个不停,

因为生活让我疲惫 

口述:赵牙牙牙(出版人员 31岁)

我在《神经科学期刊》上看到过一项研究报告,说疲惫的人更想吃不健康的食物。因为大脑疲惫时,会选择“快速补充糖分”,以减轻疲劳感,这样不仅会引发身体对糖的渴望,还会引发身体对高脂肪、饱和脂肪或鹽的渴望。

这大概是目前对“过劳肥”的最科学的说法了。我真的好感谢这份报告,把我从“爱吃零食是因为缺乏自控能力”的古早罪恶感中拯救了出来!

我从小就是那种嘴巴不能闲着的小孩,无论什么时候都想往嘴里放吃的,工作后这个习惯更是变本加厉,这和“饿”没有关系,纯粹就是馋。

为什么我嘴里嚼个不停,是因为生活让我疲惫不堪。为什么我不去做饭,是因为加班让我只想回家“葛优躺”。

但妈妈劝我多吃些“健康食品”的苦心也要考虑到,不知道会不会让她开心,我真的每天都有吃大枣、山药、蔬菜,虽然是以红枣奶茶、山药脆片以及脱水什锦蔬果干的零食形式,但希望营养多少能吸收点啦!

虽说吃零食图个开心就完事儿了,但我们还是想搞点新花样。以下的内容源自专业网站总结出的贴士,小到日本2020年度最佳零食花落谁家,大到明年零食趋势是什么,统统为你找到,让你在零食界吃得开心,吃得有谈资,成为朋友圈中的“零食专家”!

日本2020年度零食大赏冠军

这款长得不怎么像巧克力的黄豆粉年糕夹心巧克力(IROL CHOCO 松尾),是日本权威零食网站 Mognavi 评选出的2020年度零食大赏冠军。

黄豆粉年糕夹心巧克力,因为有年糕夹心,再加上混入黄豆粉的巧克力外壳,营造出了黄豆粉味年糕的口感。很多国内网民对这种巧克力版“驴打滚”大受日本年轻人欢迎的现象,感到既开心又疑惑,好在这款产品在国内许多日系便利店和进口超市都能买到,不如去买一块尝尝。

顺便说一下,近年来的热门零食都跟“植物”有关,尤其是豆类,这类零食含更多维生素和蛋白质,糖分更少,水资源消耗更低,在营养价值和环保方面有巨大优势。这个知识点,可以在妈妈问你为啥又买了一堆怪味胡豆时优雅地告诉她。

mini size零食风生水起

前两年,市面上的“big size”零食层出不穷,从旺旺大雪饼大馒头到浪味仙单身大礼包、百草味“抱抱团”、三只松鼠巨型零食……验证了“大码”零食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度。

而2020年,我们发现mini size零食亦风生水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喜茶都推出了mini款,许多零食品牌更有专供单身族群的“一人食”。

mini化的背后是零食涨价的无情现实,但也体现了年轻一代习惯独处的身心需求,毕竟独立小包装更方便“一人食”,还能控制摄入量。

辣味零食是零食界的潜力股

年底组织派对,不知道买啥口味的食物?国际调料供应商Kalsec的市场调研显示,选辣的!

辣味食品正在逐步侵占我们的舌头,这一趋势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的餐饮业市场,食品业巨头乐事(Frito-Lay)的零食口味预测显示,辣味和酸味是明年零食口味里最有潜力的。

辣味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曾有学者以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理论来解释:人们吃下激辣食物时,本能会感受到身处危险,但理性却告诉自己很安全,这种感受与坐过山车类似,能给人带来快感。

想靠低卡零食减肥,可能会失望

低卡零食是这两年零食界的一匹黑马,不信你看今年的碳酸饮料销售榜——可口可乐竟然跌下万年宝座,头把交椅被仅仅创立四年的元气森林拿下,足见零卡饮料受众之广大。

如今的低卡零食,卖点基本上可以归为这几种:零脂肪、零卡食材、高纤维、无蔗糖、非油炸、无碳水等等。

但其实,真正低卡的零食,往往以牺牲口味为代价,没有灵魂。

我们常见的低卡零食,需要配合着配料表一起看,没错,这些零食的热量都在调料上。为了调节零食的口感和味道,会加很多的油、盐、糖,一般来说,味道越好调料加得越多,总体能量也是很可观的啊!吃昂贵的高纤饼干、全麦吐司,可能还不如吃馒头健康低卡。

吃零食嘛,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如果吃了不好吃的零食还没有瘦下去,那多痛苦,不如端正心态,选点自己喜欢吃的。少吃点,不也挺快乐么?

可食用包装,环保又美味

2020年,环保议题分外热门,零食界也受到影响。最被诟病的“一次性包装过度”,就迎来了一些环保新点子,比如让包装可食用。

这一环保概念,已被很多国外团队巧妙地运用起来。新西兰航空采用的可食威化咖啡杯,由天然谷物制成,完全可以作为喝完咖啡后的小食,如果不想吃掉它,它也会在几周内完全分解;英国发明的可溶解方便面包装,由可食用的马铃薯淀粉薄膜制成,无味,可热封,接触开水后会溶解……

诸如此类的发明,2020年出现得特别多。零食业的价值不仅在销售数字,也在为环境作出的贡献。

让美味,少点负罪感,多点轻盈感。

猜你喜欢

零食
疯狂编辑部之零食记
零食的迷幻世界
找零食
哼哈部落夺回零食
怀旧零食
零食钟
零食不能乱吃!
大千世界零食狂想曲
都是零食惹的祸
零食,也要悠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