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莹:心怀飞翔梦,不惧前路长

2020-04-16Adam

女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前缘铆钉班组

Adam

薛莹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自古有之,工匠们以“执一事,终一生”为信念,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薛莹二十八年如一日奋战在中国航空产业的第一线,埋头于一钉一铆,在毫厘方寸间发挥韧性和创造力,尽职尽责,多次攻坚克难,赢得了业内人士和国际用户的高度赞誉。

薛莹用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奋斗经历,诠释了工匠精神和技能报国的内涵,为广大产业工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力量。

“航二代”,传承父辈的敬业精神

1958年,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第一代航空工业建设大军,汇聚在西安东北角一个名叫“阎良”的贫瘠小镇上。在这片土地上,年轻人以青春作为阶石,用热血和忠诚,开启了新中国迈向蓝天的新征程。这其中就有薛莹的父母,作为第一代的航空人,他们吃过很多苦、经历过很多磨难,却无怨无悔,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奉献终身。

薛莹的妈妈在退休六年后重返企业,参与一项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项目。很多资料都是英文的,薛莹回家见妈妈戴着眼镜非常费劲地查阅英文字典,感到不解:“英文资料不是有人翻译么?你这么大岁数提前费这劲干吗?”妈妈头也不抬地说:“新资料等着用呢,我试着翻译,早些学到他们的先进技术多好。”这就是父辈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就学,从不因年龄大而有丝毫的放松,这些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薛莹。

和很多在飞机城长大的孩子一样,蓝天、白云、小鸟、空中轰鸣的飞机,是薛莹对这个小镇最深的印象。工业小镇没有什么娱乐,孩子们的乐趣就是抬头看天,薛莹看着头上轰鸣而过的飞机,萌生了“长大造飞机”的梦想。1992年,19岁的薛莹接过了父辈的奋斗旗帜,成了航空工业战线上的一名铆装钳工。

带着从父辈身上传承的敬业精神,薛莹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当时正是西飞改革的关键期,面对外方提出的高要求,薛莹与工友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要让自己手中的产品与国外公司的一样漂亮”的念头一直支撑着她,她累过、哭过,但擦干眼泪后仍继续干,因为在她心里,这份事业不仅仅是她自己的。企业发展的希望、产品走向世界的期盼、上一代航空人的嘱托……这些化作强大的动力,支撑着薛莹,她正视差距、苦练技术、学习管理,在技术上一点一点地縮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她生产出的产品,获得了外方代表的赞许。

娘子军,巾帼力量造就良好口碑

2000年,在波音737-700飞机垂尾试制的关键时刻,27岁的薛莹走马上任前缘班的班长。80%都是女职工的“前缘班”,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一次,波音公司代表认为西飞公司无论如何都赶不上进度计划,已通知总部准备罚款,但薛莹团队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比进度计划提前了两天。“前缘班”一次次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确保产品优质且按节点交付。

2004年,波音公司代表提出必须用小于5磅的推力,使前缘组件上的300多个孔与前梁上的孔同心。面对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薛莹带领组员艰难攻关,没日没夜地试验,七八十公斤重的部件,每天在5个工装间抬上抬下十余次。组员们咬紧牙关硬挺着,几人合力用瘦弱的肩膀将产品抬上抬下,腿上、胳膊上经常被碰出一块块的瘀伤……大家清楚,生产周期是不能碰触的红线,加班成了工作的常态。

终于,前缘装配达到了波音公司的要求,只用一个手指的力就能把前缘装配到垂尾上。薛莹和班组成员用智慧和汗水拿到了波音公司发给全班的“用户满意员工”证书,让外方代表信服“航空女工,能做到”。在这个以女性为主的班组,薛莹一直都与姐妹们一起为提升工作进度和质量,不断探寻女性能力和韧性的新高点。

薛莹班,用“家规”创新领航

2005年,薛莹带领的“波音737-700垂尾前缘班”被命名为“薛莹班”,这是西飞首次以班长的姓名命名班组。在薛莹的带领下,班组的每个人都“修炼”成了一把好手,“薛莹班”被授予“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

“薛莹班”就像一个大家庭,也有属于自己的“家规”。“家规”之魂不仅在对现场的精益管控和创新上,也在始终洋溢的互信互爱互助的和谐氛围里。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薛莹的对策是:营建良好的“家风”。

待人谦和、坦诚的薛莹,坚持以“家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沟通交流,关照成员的生活和工作,为大家解决困难、送上温暖。她的这种品质也影响到班组的其他成员,有一次,一位师傅发现临近结婚的年轻人没精打采,细心询问才知他手里缺钱,几个师傅一商量,每人出一些,替他解决了难题。

“薛莹班”青年工人多,平均年龄二十几岁,班组抓住青年思维活跃的特点,对年轻人多方包容、引导、鼓励,积极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他们在宽松环境下,敢想敢说,时常提出合理化建议,踊跃参加技术比武。

对年轻职工来说,师傅们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分享知识和经验,避免了他们走弯路,是他们快速成长的秘籍。在技术方面,“薛莹班”毫不私藏,组织技能大师成立技能大师创新工作站,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承活动,解决现场瓶颈问题,培育“工匠大师”。一个人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集体的强大才能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

“一架飞机上有上百万颗铆钉,每一颗铆钉的质量都关乎飞机的安全。我愿意做这样的铆钉,铆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薛莹如同一颗渺小但至关重要的铆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发挥光和热,带领“薛莹班”将中国制造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薛莹

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航空部件厂“薛莹班”班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

猜你喜欢

前缘铆钉班组
黑色铆钉
飞机外翼前缘总装阶段装配阶差的探究与分析
对比自动锤铆与手工锤铆铆接力学性能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民用飞机平尾前缘布置设计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彩虹迷你包
钝化外形对旋成体气动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