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企业日子难过 超长猪周期将来临

2020-04-16董鹏

中国食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养殖场生猪原料

董鹏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都采取了封路、封村等措施,这虽然阻止了疫情的传播,但对一些养殖企业来说并不是好消息。由于道路被封,一些养殖企业目前已经陷入了“鸡蛋换不成钱、没钱买不到饲料、鸡就没有吃的”的恶性循环中。

库存不足 产品卖不出养殖企业面临两大困境

在养殖的整个过程中,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问题。可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各地封路、封村,原料、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都出现了堵塞。

家住河南巩义的养殖户支六锋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养殖场,原本产品主要向郑州、焦作和洛阳三地供给。然而受疫情影响,年后只是向郑州运了一部分,本地市场消化了两天的量,目前还有五六天的库存。眼看着库存就要消化完,支六锋急得直上火,原来是饲料快没了。

一般来说,搞养殖的都是在村里或者离农村比较近的郊区。以河南为例,现在河南严格执行“村村封路”,外地牌照的车根本不让进村,这就导致拉饲料的车无法进入养殖场。以往每年春节后的初五、初六,支六锋就会开始从外地拉玉米进厂,今年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做玉米生意的人根本没来。“虽然巩义只有少量玉米种植,但是实际上是不缺的,周边几个村都有货,就是拉不进来。”支六锋说。经过几天努力,支六锋终于寻找到了隔壁林邦村的库存,这个仓库里还有几十吨的玉米,可是怎么进入林邦村是个问题。“村后头有个宋朝的皇陵,旁边有条小路平时没人走,封路也没封到这里,后来就是走这条小路运了几十吨玉米回来。”支六锋告诉记者。

由于支六锋一早就建有库房,在拉回这几十吨玉米后,养殖场的玉米总库存超过50吨,豆粕库存也有30吨左右。按照玉米63%、豆粕20%-28%的原料配比来看,短期内养殖场的原料倒是不愁了,剩下就是鸡、蛋如何向外运输的问题了,在他看来这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不管卖两块还是卖三块,总之你得把货拉出去,现在是流通起来比较困难。”而运输不畅带来的影响是,短期内蛋价波动剧烈,产区内鸡蛋拉不出去、卖不上价钱,郑州附近市场的鸡蛋价格又比较高。“搞养殖的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一些有效政策,能切实解决原料、产品运输的问题。”支六锋最后表示。

相比支六锋50余吨的库存,河南上蔡县养殖户王文举的原料库存则少些,只能维持10-15天,“已经在寻求农业农村局协助解决了,但是原料运输还是费劲。”他同样反馈称,目前产品只能在县城周边消化,外省渠道根本走不通,此前上海来拉货的车节后也消失了。

理论上,上市养殖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强,风险抵御能力也更强,但要想完全不受疫情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温氏股份相关人士2月5日接受万家基金等机构调研时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采取封城、封市、封县、封村等措施隔离病毒传播,给公司禽类产品销售带来一定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湖北疫区。春节前的肉禽行情处于低迷的状态,售价下滑明显。”为此公司1月初成立了应急小组,通过当地农村市场等各种渠道尽量销售,同时加大屠宰量入库冷冻储备、放缓投苗节奏。对于前述中小企业遇到的运输和销售问题,温氏股份也正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保障肉鸡、肉猪和饲料运输及销售的通畅。

就原料库存而言,一些上市养殖企业的准备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养殖企业。记者统计发现,多数企业节前储备的原料库存都达到了40天。以同处河南的牧原股份为例,公司在近期发布的新冠疫情对生产经营说明影响中表示,公司每个区域的养殖场均有配套饲料厂或饲料机组供应饲料,公司积极按照各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要求,为生产、运输的相关车辆办理了通行证。为了保障生产,按惯例春节前原料备货在40-50天。正邦科技也表示,结合公司饲料、养殖一体化生产优势,春节前各下属生猪养殖场及服务部饲料备货在40天左右,公司养殖场目前饲料供应充足。

“整个行业的情况相差不多,我司库存储备不像其他公司那么长,但是玉米、豆粕原料库存最低也可以使用35天。预计湖北养殖企业供给紧张的局面不会出现,目前合作养殖户的原料均由公司补给。”一位不便具名的养殖类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原料端,新希望则指出,公司国内饲料厂已正常开工,局部区域豆粕价格上涨,但玉米价格整体变化不大,“可以满足大部分区域和重点区域的外部供应,少数区域受物流影响处于紧平衡状态。”

虽然短期来看,各家上市养殖企业的库存无忧,但是在2月底、3月初会进入库存消耗的一个关键节点。

养殖业“超级周期”或延长

众所周知,从2018年开始新一轮的猪周期便开始,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这轮猪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后来业内普遍认为,到今年下半年猪周期或将结束。但由于受疫情防控、延后开工的影响,各家企业的新建产能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具体复工时间还需待政府通知,因此业内认为,下半年产能集中释放的时间点可能会相应延后。

“2019年8月,商品猪转母猪的情况比较普遍,按照产能周期估算,应该是2020年6月份之后生猪出栏规模会出现明显提升。”华东一位养殖行业人士指出。这与早前第三方行研机构给出的结论一致。卓创资讯今年1月根据出栏周期计算的结果也显示,2020年7月、8月国内生猪出栏规模会明显提升。

不过,上述预期是建立在新冠疫情未大规模蔓延之前的,如今随着主要养殖企业新建猪场的停工,该节点可能会有所延后。中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四奎2月6日给出了两个理由:其一是疫情防控期间活体运输受限,仔猪调运困难;其二是春节延后开工和减少人员聚集,未来猪场建设进度可能不如预期。“假设疫情持续三个月,生猪集中出栏节点也可能随之顺延,具体影响时间长短需要视疫情发展情况才能确定。”

不过,前述华东养殖业人士则认为,即便疫情持续三个月,各地政府一直限制开工的可能性也不大。就猪场建设而言,虽然年后各家企业难以顺利补充仔猪库存,但是年前多已进行了一轮集中补库,如果养殖企业栏位紧张,可以通过提前出栏的方式来解决,不过这种可能性同样不大。

实际上,上述所有潜在的行业演变趋势已经于节后在A股上得到了反应。总体来看,二级市场对于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持相对乐观的态度。2月3日开盘首日,申万农林牧渔板块下跌9.25%,至2月7日收盘,该板块当周跌幅缩窄至3.77%。生猪养殖行业的个股表现更为明显。春节前牧原股份报收81.68元,到2月7日收盘已经上涨92.45元,不仅抵挡住了疫情带来的情绪冲击,反而获得了13.2%的上涨。另据统计,在Wind划分的23家生猪行业上市公司中,19只个股当周跌幅低于1%,明显跑赢除医药、计算等在内的多数板块。

究其原因有二,首先是行业景气度的延续,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业绩增长的预期。温氏股份披露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月,公司肉猪销售收入37.18亿元,环比下降三成,但是销售均价继续走高,达到36.62元/公斤,环比增长6.70%。加上2019年同期的利润低基数,包括温氏在内的养殖企业未来披露的一季报将出现大幅增长。

其次是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带来政策支撑。文件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必须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目前来看,贯穿了2019年的养殖业故事并未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反而可能会延长本轮“超级周期”。

猜你喜欢

养殖场生猪原料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做拔丝菜四要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