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网:优先保障“三农”政策供给和要素投入

2020-04-16王立彬

中国食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用地三农人才

王立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中央农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出台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以强化“三农”政策供给和要素投入,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必须有真金白银投入。当前各级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但补“三农”全面小康短板的钱必须优先予以保障。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地方债用于“三农”规模,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信贷资金是“三农”投入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强化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激励,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同时强化金融机构支农责任,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督促保险机构及时理赔。

现代化????????????农业项目一定要“落地为??????????????????????????????????安”,在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前提下,改革创新?????????????????农村用地政策。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允许农业设施用地使用耕地,为发展乡村?????产业必需的一些辅助设施提供落地条件。?????要把更多建设用地指标用到“三农”领?????域,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 10%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盘活土地资源,破解農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困局。

人才、科技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他们到农村干事创业,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要着力破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着力抓好党中央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研究制定延包具体办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猜你喜欢

用地三农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毛遂自荐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