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乐村,我回来了

2020-04-16黄靖芳

南风窗 2020年8期
关键词:制衣厂制衣康乐

黄靖芳

返工,开工,招工。

在大小企业密布的珠三角,制造业的马达已然开启,但想一切都恢复到往常,还需要时间。

广州市的海珠区拥有着绵密发达的制衣产业,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服装辅料市场—中大布匹市场,在这个传统的服装布匹集散地周围,规模不等的制衣工厂都藏在城中村里。

大塘村、康乐村、鹭江村……这里地租便宜,生意便利,容纳着五湖四海的营生者。曾经鲜少为人所知的是,在这里做服装生意的很多都是湖北人,坊间流传数据是,湖北籍人员的比例占到90%。

“这里都是湖北人,你怕不怕?”王国平问。

他是一家小型制衣厂的老板,采访时,还在忙着将一名员工领着进村。村里每天都有陆续回来的外地人,他们要在村口的检查岗接受检查,然后在房东或者老板的带领下领着进村。检查范围包括他们的行动轨迹、通行证办理还有拍照登记,一系列流程耗时不短,等待检查的人排起了长队。

王国平的员工大多来自湖北应城,高铁尚未开通,如今返穗的十多个人都是他用小轿车一车一车给拉回来的,“我自己来回跑了三趟,还请了专车把人送回来”。他的制衣厂里,第一批回来的员工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能开工”。

但不是所有的经营者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贴海报的朱大爷说,招工的海报比以前少了,多出来的反而是厂房转让的信息—租厂房的外地人回来后,房东一般会要求先把前两个月的场租清缴,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空蕩荡的厂房所额外带来的支出,只能从此转让。

鹭江村里,经营着小型制衣作坊的老板娘说,现在除了老板到位,工人都还没到位。可是生意不等人,皮衣的原料刚到厂,客户就催着要成品了,她只能在抖音上招人。着急的时候,还会有负责人把样品拿到外面的街道上,找工作的人从样品的工艺来判断自己能不能接这活儿,如果可以的话,一段临时的雇佣就开始了。

城中村藏着的经济映像,因为疫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所有人都觉得,往日那个无比平淡的日常尤为让人怀念。

猜你喜欢

制衣厂制衣康乐
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
河北康乐美辣椒制品有限公司
家门口赚了外国人的钱
愤怒的“兔子”
制衣者依稀
与民分利的制衣厂
汤鹏作品
学以致用 提升自我——康乐员工学习心得体会
灾后的芦山产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