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花钱更幸福?
2020-04-16陈荣荣
陈荣荣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均GDP飞速增长,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手头可自由支配的余钱也越来越多。在满足了自己基本的需求之后,人们开始选购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但是,有调查研究发现,居民幸福感并没有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稳步提升。主流的观点认为能够带来幸福的东西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近几年,有学者提出,如果花钱并没有使你感到更幸福,那可能是你消费的方式不对。花钱能否提升幸福感取决于你选择买什么,如何购买。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几条花钱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原则:
原则一“体验购买”要比“物质购买”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当有一笔额外收入时,有的人选择能够满足自己精神需求,同时获得不一样体验的消费;也有的人更倾向于把钱花在实打实的物件上。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购买类型:物质购买和体验购买。物质购买指的是消费者购买有形的、可保存的物质产品,如家具、保温杯、电视机等;而体验购买指的是消费者通过购买获得一个或一系列的生活体验、如旅游、看电影、看话剧等。研究表明体验购买要比物质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们对体验购买的期待要高于物质購买;其次,当购买后不尽人意时,体验购买更可能被重新往积极的方面解读,而物品却是实际的存在。也有人指出体验购买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而这些方面都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原则二 将金钱花在他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获得更多幸福感
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的质量是决定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为了增进与他人的联系而做的任何事情几乎都会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包括为他人花钱。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具有亲社会行为属性的消费,比如赠送礼物和给慈善机构捐钱,要比个人消费带来更多的幸福。然而,大部分人并不这么认为,Dunn等人发现,绝大多数人都犯了情感预期错误:他们认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会比花在别人身上更快乐。所以,追寻幸福的时候也要考虑把钱花在别人身上。
原则三 等值的金钱,购买多件小物品比购买一件大物品更能让人幸福
很多人习惯攒钱然后去买一个自己喜欢很久的大物品,比如说一辆跑车、一张前排的音乐会门票等。但是研究表明,当你的金钱十分有限的时候,多频率地购买使你快乐的小件物品更能让你感到幸福。当然购买大件物品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想要变得更快乐,为何不多分配一些自己的金钱花在小件物品上呢?
原则四 规避“先消费,后付款”陷阱
1949年,一位名叫弗兰克的商人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吃饭,他当时身无分文只得由妻子来付钱,为此他感到巨大的羞辱,这一事件奠定了信用卡产业的基础。今天,提前消费的概念被广告商多次提及,我们对“花呗”或者“白条”的使用已经司空见惯,这种“先消费,延迟支付”的模式使我们的生活和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但是有人提出,这种转变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们的幸福感。一方面,“先消费后付款”导致人们沉浸于当前的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未来——比如,债台高筑、没有为长远规划攒钱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生活尽毁。另一方面,“先消费,后付款”使我们更少地体验到期待,而期待是很重要的幸福感的来源。
另外花钱时过分关注商品的属性等也会损害我们的幸福感,而多参考他人的评价能使我们的消费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余樱,景奉杰,杨艳(2019).怎样花钱更幸福?购买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7(12),2133-2140.
[2]Dunn,E.W.,Gilbert,D.T.,&Wilson,T.D.(2011).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1(2),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