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的现状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
2020-04-16刘卓刘浩
刘卓刘浩
(1.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2.呼和浩特晚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爬山调可追溯的历史十分久远,它融合了陕北信天游、晋北民歌、冀西民歌语汇形式和蒙古族长调,是最接近并富有蒙古族特色的一种民歌曲调,后山调以其高亢悠长的旋律,粗犷自由的唱腔和质朴形象的内容,而深受阴山北麓一带劳动人民的喜爱。[1]爬山调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行走吃饭,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当地百姓都会唱上一段爬山调,用歌声抒发、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数百年来,爬山调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当中,融入了他们的血与肉。爬山调不仅仅是一种民歌形式,它更是人们研读历史、考察塞北人民语言、生活、习俗、喜好、思想传统的一道桥梁。爬山调可以为我们再现一副生动形象的塞北人文风情画。
内蒙古武川县是笔者的家乡,由于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深受爬山调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中身上印上了这里的文化烙印,带着对爬山调艺术的一腔热忱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自信,笔者决定对爬山调艺术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从而探索武川县文化艺术新的发展活力,以期为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图1.笔者(左)与爬山调第三代传承人武三军
笔者先后两次前往武川县进行田野考察,分别是:于2018年3月11 日14:10~15:50,对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进行了访谈(见图1,笔者与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第三代传承人武三军,2018年3 月11 日笔者于武三军家中拍摄),通过访谈了解到作为爬山调传承人的武三军的从艺经历,以及爬山调在内蒙古武川县的传承现状;于2018 年3 月12 日10:00-15:00对武川县文化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获得了珍贵的文史资料。
一、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的历史渊源与生成
爬山调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晋西北一带,也就是阴山北麓大青山至河套地区,而武川县是爬山调最为集中的地区,并享有“爬山调之乡”的美誉(见图2,2008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武川县“爬山调之乡”牌匾,2018年3 月12 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武川县因地处北部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北魏时期中央就派兵驻守于此,不少中原人就在此地安家落户。这里也是帝王将相辈出之地,据考证,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帝曾在此出生并建功立业,可谓是“帝王之乡”。这里曾在北朝时期(公元386 ~581 年),留下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是北齐战将斛律金用鲜卑语演唱的,译为汉语后载入史册的。[2](2)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敕勒歌》被当地民间认为是爬山调之源,这一点至今还未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爬山调歌词短小精悍,直抒胸臆,自由酣畅的特点,与古代民歌是一脉相承的。
图2.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武川县“爬山调之乡”牌匾
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的产生,与当地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分不开。从爬山调的产生与形成年代来看,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绥远城始有放垦土地记载,随之大批汉族移民从晋、冀、陕、豫等地迁来。起初,来自中原地带的移民,与原先驻牧在大青山河套一带的蒙古族、满族民众进行融合。[3](8)自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也发生了最初的融合;清末到民国时期,因列强入侵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导致这里移民数量猛增。传统二人台《走西口》唱到:“咸丰正五年,山西遭年限。”[4](3)逃荒走西口的流民来到大青山一带安家落户,自然也把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带到此地,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原民间的传统文艺形式。流行于中原民众中那些缘事而发的民歌,以妇孺皆知的口头语言和简练通俗的曲调而流传,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这些民歌吸收了当地蒙古族民歌长调的音乐元素,又融合了冀西民歌、晋北民歌、陕北信天游等的语汇形式,产生了独具当地特色的爬山调。从地理环境来看,武川县位于阴山山麓以北,希拉穆仁草原以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北向平原起伏,形成一个簸箕状的盆地。[5]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在此孕育而生的后山爬山调,则呈现出不同于平原调和河套调的鲜明特点,即音量高亢奔放,旋律变化幅度大且频繁。据笔者采访的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的口述,有一首爬山调是这样唱的:“朝朝唱,代代唱,也不知唱死多少老皇上。”由此也反映出爬山调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
二、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的发展与研究梳理调查
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以反映农村牧区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表达当时民众的思想感情,展现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爬山调在唱词内容、曲调旋律及表演形式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刻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新中国成立以前,爬山调以倾吐对旧势力的愤怒怨恨之情,以及人民对地主、官僚、军阀黑暗统治的控诉和反抗为主要内容,如《骂一声财主不是人》;同时还有表现旧社会妇女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苦,以及年轻人对爱情自由的向往之情的,如《火坑里的妇女谁能救》《咱二人正在这为难处》、《要叫俺们回心看来生》。据武川县志中的记载,“抗战时期,大青山人民拥军支前,与八路军战士同生活、共战斗,为爬山调赋予了新的内容,从而产生了象《井尔沟是咱久走的路》、《咱们和八路军是一家人》等许多优秀唱段。”①由此可见,在抗日战争时期武川县爬山调主要以歌颂军民抗战功绩,以及控诉日本侵略者暴行的题材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土地改革,武川人民分田地、分牲畜,翻身做了主人,爬山调一度广为流行。内容以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毛主席、歌颂美好新生活为主,如《翻身全靠毛主席》《感谢毛主席不忘共产党》等。这一时期,武川县爬山调开始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数千首爬山歌,涌现出张二银虎(见图3,张二银虎(左)在演唱,2018 年3 月12 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范长林等一大批优秀歌手。[6]
图3.张二银虎(左)在演唱
他们将爬山调这一乡野田间的草根歌唱艺术,带到了城市的舞台。为适应新的演出形式,张二银虎在创造性的歌唱实践中,不但丰富了爬山调的唱腔,提高了演唱技艺,而且大胆使用笛子作为伴奏乐器,从而丰富了爬山调的演唱艺术形式,并于1953 年随绥远省文工团第一次进京汇报演出,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唱了爬山调。据诸多报纸刊物报道,张二银虎的“一曲爬山调誉满怀仁堂,百句颂扬领袖歌,句句不离毛主席,受到周总理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他的演唱,赞叹不已。周恩来更是称赞爬山调是“宝贵的莜面调”,并要求有关部门对这一文化瑰宝进行发掘整理。建国后,张二银虎先后5 次进京演唱爬山歌,名扬四海。武川爬山调轰动京城一时,爬山调艺术也由此迎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局面。[7](58)
上世纪50 年代中期,自治区著名民间艺术家韩燕如(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席)到武川县收集整理爬山调,在采风过程中,韩燕如老师收集了在爬山调发展的鼎盛时期,由张二银虎演唱的近千首唱词和数十个曲调,并在诗人艾青,作曲家马可等先辈艺术家的指导下,经过去粗取精,编辑出版了《爬山歌选集》。正如韩燕如先生所说:“记得爬山歌的人,都不会忘记张二银虎,他代表着北方民歌的一座山峰。”[8](10)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发行数十万册。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武川爬山调书籍,为后世研究爬山调这一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资料。此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又派人收集和整理了张二银虎百余首爬山调,汇集在《内蒙古西部区民间歌曲选》一书里。“文化大革命”中,爬山调被视为低级下流的“黄色民歌”而禁唱。
图4.《武川爬山歌集》
改革开放后,爬山调在人民群众中再度兴起,也给爬山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主要表达了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之情。如《三中全会开的好》《蒙汉亲如一母生》等。随着国家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武川县委、文化馆及各界人士,对爬山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并且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创作出许多新的曲目。如收录在由武川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的《武川爬山歌集》(见图4,2018 年3 月12 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中的《山乡喜歌》《老百姓永远不忘共产党》等,内容主要以反映新时代老百姓的生活面貌,以及歌颂党的惠民好政策为主,为爬山调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内蒙古武川爬山调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
爬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小曲儿等,群众俗称“烂席片”。有山区类爬山调和平原类爬山调之分。流行于内蒙古武川县境内的爬山调属山区类爬山调(也称后山调)。[9](24)在武川县的农村,提起唱爬山调,农民们会说那就是揪一段“烂席片”。
“烂席片”这个词形象地概括了爬山调的一些特点,即篇幅不限,可大可小,两句为一段、句尾押韵,每句字数不限,即兴演唱,唱几段随意。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山曲儿本是肚里生,心想唱甚就唱甚”。这个特点在笔者对武三军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问题)您最早是在哪听到的爬山调的?(武)“我是小时候无意中听到父亲在放羊的时候,随口唱过这么一句:“三天吃了一个糠窝窝,睡坐不安心难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人们没有别的娱乐方式,种地时、放羊时、甚至一闲下来时,就是通过唱这个爬山调解解闷儿。”爬山调与农耕文化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传承主要是农民来承担的,它保存了汉族民歌古老的传统价值和特征,以及重要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以及阴山北麓一带风土民情和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10]
从曲调上来看,爬山调融合了河北民歌、山西大秧歌、陕西信天游的语汇及表演形式,它的旋律高亢悠长,音程跳动大,多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曲调则呈现出汉族民歌与蒙古族长调交融的特点。[11](39)表现为:节奏自由,音域宽广,大跳较多,拖腔悠长,听起来刚健挺拔,高亢奔放。爬山调的演唱形式有室内、室外之分,室外歌者多为男性,以拖腔长调为多,声音浑厚宽广;室内歌者多为女性,声音较低,旋律柔美婉转。传统的爬山调多为一人演唱,男女老少皆宜,没有伴奏乐器,解放后才加入了笛子为主的伴奏乐器和演唱动作。
据笔者采访的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说:“爬山调分为动腔和静腔,即快板和慢板。不同于其他民歌的是,爬山调在演唱时一张口便是高亢嘹亮的旋律。两个乐句即为一个乐段,就能表达出一个故事或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就能体现出一种情怀,这就是爬山调的魅力所在。”这一特点体现出内蒙古高原的雄伟风貌和山区人民豪迈的气质以及宽广的胸怀。
[18][日]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上、下卷),孙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
从唱词上来看,爬山调的唱词中镶嵌着很多古词语,其歌词通俗流畅,配以粗犷爽朗的曲调,合成刚健清晰,质朴干脆的语调风格,无论是倾诉、宣泄、还是直白表达,处处显示出用语的准确性、鲜明性。[12](7)它的歌词完全是使用当地的方言,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生动的艺术形象,多触景生情与借物言情,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爬山调以反映当地农村牧区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地方民俗和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表现大都采用比喻、象征、比拟、联想、白描等修辞手法,乡土气息浓郁,语言朴实生动,虚实相应,形象逼真,感情真挚热烈,韵味婉转悠长,展现出一种淳朴的民俗本色。正如笔者采访武三军时听他唱起的一句歌词“扳住妹妹亲了个嘴,满肚肚生铁化成了水。”就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手法,把见到心上人的喜悦之情,比作生铁融化成水,形容原本像铁一样坚硬的心,在见到心上人这一刻,全部都融化了。夸张的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能把生铁都化成水。后山地区特有的方言俚语又必不可少地铺衬出爬山歌十足的后山味、后山特色。
爬山调的文化价值,也不可忽略。首先,是对真情实感的抒发,爬山歌无论是对旧社会被剥削被奴役的控诉,还是抒发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爱国情结,亦或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听之,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朴实、大方,甚至是大胆的人文情绪、情感。[13](15)据武三军介绍:“生活在武川的农民,或牧羊人,或赶脚人,或村姑,或农夫,都可以是爬山调的演唱者,他们喜也歌,忧也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不需要观众,只要想唱就即兴唱上一段。”他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无意间在田间地头就听到父亲用高亢嘹亮的嗓音唱了一句:“三天吃了个糠窝窝,睡坐不安心难过。”当时还不谙世事的武三军,并不知道父亲缘何唱出如此的曲调,但是他却能从父亲对着山间田野唱出的这么一句婉转悠长的歌曲中,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艰辛,那种作为一个男人而无法宣泄的惆怅之情,在短短的两句歌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让小小年纪的他为之动容,并且为爬山调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所展现出的魅力所折服。爬山调的魅力就在于,抒发那些用苍白的言语已经无法表达的情感。
其次,是展现生活风貌,爬山调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是劳动人民感情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生活的缩影,它受流传地域民俗、民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深厚的艺术底蕴、原汁原味的表演方式堪称“活的民俗文化”。[14](13)日寇侵华驻扎当地时,爬山调也成了传递情报的工具。在那个交通落后、敌情变幻莫测、危险随时出现的情况下,亦虚亦实的爬山歌曾经起到了鸡毛信的作用。当然,不仅如此,爬山调更多的价值是,展现不同时期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风貌。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劝儿从军,鼓励家人保卫家园,代表作品有《虎踞龙盘得胜沟》《大青山来了李支队》《小妹妹不再拉后腿》都表现出大青山一带民众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及长期以来被压迫并且要求反抗的生活面貌。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则大多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代表作品有《咱庄户人的好日子还在后》《武川人生来就厚道》不仅展现出武川人民人情百态,而且也蕴含着武川人民坚韧、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
再次,能留下历史的记忆。爬山调属于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碰撞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②数百年来,爬山歌是后山地区人民生活一个时期的反映,是生活的沉淀。这种沉淀而成的历史因其朴实,因其或浓或淡的苦涩而让人感受到分外真实的分量。或山顶沟谷、或道路村舍、或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听到牧羊人、赶车人以及耕地人、收割人那高亢悠扬的歌声。既是塞北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又是这个地区的风土民情、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爬山调可以说是历史的风景,历史的剪影。回顾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以史为鉴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看待身边的人和物,更加宽容地理解过去的种种。
四、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活”的展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生长的土壤。人本身是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运用声音、形象和技艺等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的方式使其延续,正因如此,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脆弱,只要人不在或者没人唱,这一文化就无法流传。[15](8)
内蒙古武川县爬山调传承的状况令人堪忧。首先是传承断代,青黄不接。农村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爬山调受到挑战;人口向城里流动,年轻人学唱爬山调的数量越来越少,动摇了其传承基础,传承后继乏人;由于资金短缺,没有专业团体的引导和支持,爬山调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武川县乌兰牧骑艺术团逐渐出现经费不足、演出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民间艺术表演人才缺乏。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致使爬山调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对此,作为传承人的武三军也表现出担忧。(问题)您认为现在传承爬山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武)“第一经费不足这是最主要的,第二就是没有人跟你学,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这些,现在的小孩儿即使不念书了也去搞美容美发了,因为那个挣钱,学爬山调挣不上个钱。只能把它当成是爱好,我相信这个东西会发展起来的,好在现在国家已经重视起来了。第三因为爬山调是用方言演唱,所以宣传起来难度比较大。”
随着张二银虎等老一辈爬山调表演艺术家的去世,加之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爬山调的发展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据武三军的叙述,爬山调这一民间艺术,不需要系统的、固定的程式化学习,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听而不听、记而不记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的慢慢就学会了。这就需要演唱者对这一艺术形式具有极大的兴趣,以及天生的好嗓音。张二银虎老师当时在世时,并没有收徒弟,也没有留下具体的文本资料,连他演唱过的曲目唱词都是后人收集的。这就更加剧了爬山调的传承危机,使得爬山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断代的情形,已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
其次是唱词丰富,曲调单一。众所周知,爬山调的唱词丰富、艺术审美性高,到目前为止已搜集到的爬山调唱词就有5400 多首,也不断有文艺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然而,笔者从武三军口中了解到:“虽然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研究爬山调,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意义上为其传承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例如在爬山调的曲调这一方面来说,从古至今一直传唱的就是那么几个曲调,加起来不超过十种,曲调的单一化,限制了爬山调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专业人士进行创新曲调的谱曲,表演者反反复复停留在那些经典曲调的演唱上,缺乏新鲜感,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传播起来更为困难。”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到内蒙古武川县的爬山调保护,一些实际的措施举措正在探索实施中。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内蒙古武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爬山调的传承与发展,大力宣传爬山调,努力营造学唱爬山调的良好环境,1997年,政协内蒙古武川县委员会整理出版了《爬山歌选》。③歌海拾贝,拾起的是历史之遗珠。内蒙古民间艺术研究会收集和整理了张二银虎百余首爬山调,汇集在《内蒙古民歌集成》一书里。在武川县文化局的鼓励下,广泛征集了由武川各界人士创作的爬山调作品,在2011 年12 月武川县文化馆结集出版了《武川爬山歌集》,如杨俊文的《咱庄户人的好日子还在后》,乔峻岭的《心窝窝满是爱党的情》,张贵的《割莜麦》等都收录其中。目前收集整理出的爬山调有5400多首,而更多的爬山调还在巍巍青山中,茫茫草原间,村头阡陌,才是山曲民歌最好的栖息地。
武川县于2014 年5 月被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川爬山调传习基地”,并颁发牌匾(见图5,武川县文化馆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川爬山调传习基地”牌匾,2018 年3 月12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
图5.武川县文化馆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川爬山调传习基地”牌匾
在武川县的文化馆内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班,由爬山调传承人向前来学习的群众传授爬山调的演唱技法及表演形式。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的传习方式深受广大专业演唱爱好者的喜爱(见图6,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在传承爬山调,2018 年3 月12 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而老一辈传承人梁老友的传习方式则随意洒脱,自由豪迈,被广大业余爬山调爱好者所接受(见图7,爬山调传承人梁老友在传承爬山调,2018年3 月12 日笔者于武川县文化馆中拍摄)。
图6.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在传承爬山调
见图7.爬山调传承人梁老友在传承爬山调
传习的方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却说:“我现在也很担心。因为像我这样痴迷爬山调的人越来越少。我生怕这项民间艺术有一天会消失。所以为了能让爬山调艺术被更多的人熟知、传唱、发扬,我和武川县文化馆的同事们每天要进行排练,不定时举行惠民演出。还会不定期举行爬山调进校园的活动,与初中高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互动,教授他们爬山调,目的就是希望爬山调艺术在武川遍地开花。”
不时地举办各类比赛也是一个不错的传承举措。继爬山调第一代传承人张二银虎之后,武川县厂汗木台乡的梁老友成为第二代传承人,而曾在爬山调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武三军被指定为第三代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曾先后于1986 年、2005年、2006年举办的“爬山调银虎杯电视大奖赛”、“呼和浩特市弛园杯爬山调大赛”、“呼和浩特市瑞兴杯第二届爬山调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见图8,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获奖证书,2018年3月11 日笔者于武三军家中拍摄)。初次见到爬山调的第三代传承人武三军时,很令笔者感到惊讶,身为80后的他怎么会对这样早已快要失传的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并传承下去呢?首先,源于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对这一根植于田野里的民间艺术深深的热爱;其次,就是在各类爬山调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了他要把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的信心。看到爬山调有这么年轻的传承人,很令笔者感到欣喜,并希望有越来越多像武三军一样的年轻人来传承它发展它。
图8.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获奖证书
2007 年,武川县对风靡大后山的“爬山调”这一原生态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撰成文本申报。2007年6月,爬山调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6 月,武川“爬山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由文化部颁发牌匾。对爬山调的保护传承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对爬山调即将失传的困境,武川县委、政府积极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但正如武三军所说:“对于爬山调的传承与保护,我们现在做的这些都还不够,依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大,演出经费匮乏等诸多的问题。”传承与保护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也需要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更需要每一个武川身体力行地去宣传这一本土文化,让武川县爬山调源远流长,让它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注释:
①可参阅内蒙古武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武川县志》(内蒙古方志出版社2010 年)之详述;
②可参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门户网站.爬山调(http://www.nmgwh.gov.cn/ggfw/fyml/ctyy/201610/t20161024_155827.html)
② 可参阅中国论文网:武川爬山调的保护与传承(http://www.xzbu.com/8/view-6127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