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收入的消费和储蓄分配运用实证分析①
——基于十堰市地区的调研
2020-04-16刘子薇刘海玥张鸿燕陈嘉怡林之栋
刘子薇,刘海玥,张鸿燕,陈嘉怡,林之栋
一、引言
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17)》,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例为61.6%,比2010年提高3.8 个百分点,并且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由此可见,居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转变发展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经济处于低消费、高储蓄的疲软状态,分析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出对应的政策和建议。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的多少影响资本存量的黄金率水平,从而导致消费最大水平的变化。 并且在大多数国家,资本收入所占比例大约是1/3,在长期中储蓄率的变化会改变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的产出水平。 所以了解影响居民储蓄占收入比例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调整平衡增长路径,达到黄金水平。
二、国内研究现状
张涛基于我国城镇居民1999 ~2009年的储蓄状况调查与研究,提出不同的户口所在地、不同的年龄特征会影响人们的各类储蓄动机,储蓄的不同比例可以显示居民们对未来预期、收入满意度等的不同,但缺少对某些特定地区各因素对人们储蓄比例影响的研究。 杨天宇通过回归分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部门储蓄倾向和可支配收入比重的变动对国民储蓄率下降的深层影响,发现由于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等变化带来巨大压力,经济发展转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国民储蓄率下降成为长期趋势,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扩大消费上。 石阳运用了世代交叠模型分两阶段研究了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及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发现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倒U 形长期影响,老龄化程度加剧,居民储蓄率升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对居民储蓄有正向影响。
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年龄等都对家庭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张继海运用虚拟变量模型研究了2002年和2003年社会保障对全体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发现拥有社会保障的居民在户人均消费支出上比无社会保障居民有显著的增加。 王绿荫运用面板数据构造模型,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的现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少儿抚养比的提高会显著刺激城镇居民的消费,养老保险缴费规模的提高也会使城镇居民增加当期消费,符合生命周期假说。李佳秀运用了OLS 回归模型,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运用是否领取城乡保养金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不同额度的养老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领取城乡保养老金对我国农村居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结论。 贾建达通过构建半对数模型,研究社会保障类型,农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社会保障特征等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产生正向的引致作用,参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能够有效地增加居民的消费,受教育程度也对农村居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十堰市,发放244 份问卷,其中网上问卷75 份,线下问卷169 份,收集到有效微观数据203 份,其中来自城镇户口的居民数据居多。
(二)模型设定
1.Logit 模型
引入Logit 模型研究二值响应变量储蓄占收入的比例savings 受性别、医保报销比例、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假定savings 的预测值总是介于[0,1]之间,在x给定情况下,被解释变量的两点分布概率为:
Logit 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解释变量xi≡(1sex…mrr)',而参数β≡(β1β2…β10)。
基于上述假定及推导,可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十堰市居民家庭的消费情况,在满足BLUE 假设的条件下,可构建如下模型:
选择负担系数、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等为解释变量,可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三)变量选择
各变量及含义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含义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由表2 可见,调查对象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高,但是储蓄占收入比例超过30%的人群低于全国水平。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堰地区居民的消费意愿更强烈。
表2 数据描述
续表
2.回归结果及经济意义
(1)Logit 模型分析
由于收集到的数据并非群组数据或重复观测数据,仅是个体层次上的数据,对于不同特性处的观测个数都为1,所以在非线性估计中使用极大似然法,得到表3 所示结果。
表3 Logit 回归结果
由于Logit 模型中savings 的取值为1 或0,所以将预测概率大于0.5 记为1,预测概率小于0.5 记为0。 数出正确观测次数并计算得到计数R2≈71.29%。 回归得到的似然比统计量LR=19.19,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拟合效果较优。
表3 的回归结果显示,①Dsex(性别)、age(年龄)、Doldsize、DE3与DE4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为负数。 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性比男性的储蓄意愿低;承担赡养60 岁以上的老人的负担会使储蓄占收入比例超过30%的可能性下降;当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在初等教育及以上时,受教育水平会对个人储蓄比例造成较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越高,储蓄倾向越低。 其中age(年龄)的系数为-0.046,取反对数为0.955,即年龄每增长1 岁,储蓄占收入比例超过30%的可能性下降4.5%,说明人们的储蓄意愿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弱。 这符合无限期模型与世代交叠模型理论,即效用具有折现率,比起未来消费人们更加看重当期消费。②Dmrr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反。 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医疗保险报销水平在50%以上的调查对象,储蓄占收入比例超过30%的可能性约为报销水平更低的人群的2 倍。医疗保险报销水平上升,人们的储蓄意愿反而更强烈,这看起来似乎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因为理论上社会保障体系越健全,人们会越放心地减少储蓄,把有限的收入更多地用在消费上。 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报销水平越高,人们的医疗费用越少,人们的储蓄比例提高。 ③Dr、Dchsize、DE2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说明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是否有要抚养孩子的负担,未上过学与接受过初等教育的调查对象的储蓄占收入比例差异不大。
(2)多元线性回归及结果分析
根据建立的模型,用Stata14 对有效的203 个数据进行无常数项的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模型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①age(年龄)对人均年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估计系数为0.049,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即平均而言,年龄每增长一岁,人均年支出将增加4.9%,符合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均年支出将增多。 ②DE2、DE3、DE4(受教育程度)都对人均年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估计系数分别为5.927、6.600、7.124,且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年支出越多。 ③dr(负担系数)对人均年支出有显著的负影响,估计系数为-0.206,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是与预期符号相反,根据现行的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负担系数越大,人均年支出越多,因为家庭中的非劳动力人数越多,居民就必须支付更多额外的支出,比如需要抚养小孩上学,送去辅导班,需要带老人去医院看病等的家庭都比负担系数小的家庭的支出多。 ④Dsex(性别)对人均年支出的影响为负,但是不显著,说明十堰市居民的男女消费支出相差不大。⑤农村和城镇户口的差异对人均年支出也有显著的正影响,Dr的估计系数为0.49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但符号与预期相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湖北省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23995.91 元,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为13946.26 元,且近十年来均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所以十堰市作为湖北省的一部分,农村消费支出应少于城镇。 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对人均年支出有正向影响,Di估计系数为0.460,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相对于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居民,参加了的居民的消费支出更多,符合生命周期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运用了Logit 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十堰市居民的储蓄和消费情况,得出结论:①性别对储蓄有一定的影响,十堰市男性居民的储蓄占收入的比例超过30%的可能性比女性大,但是男女之间的消费差异并不显著。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堰市居民更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③受教育程度对储蓄和消费都有较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储蓄倾向越低,消费支出更多。 ④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有利于为居民节约医疗支出,从而增加储蓄,提高幸福感。 ⑤户口所在地、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十堰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并无太大影响。
(二)政策及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年龄对家庭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较大,优化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疲软的消费,减少储蓄,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提高受教育水平在扩大消费支出上有显著作用,十堰市可以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交通、娱乐等产业以满足市民需求。
第三,十堰市居民总体储蓄水平较低,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居民储蓄比例以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减小居民生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