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活动中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2020-04-15徐清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徐清

摘 要:在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的回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生成性活动中教师回应存在的普遍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结合大班生成活动 “小蝌蚪成长记” 实例,研究提出有效的回应策略。

关键词:生成性活动;教师回应;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120-02

一、生成性活动中教师回应存在的常见问题

掌控型回应。教师试图控制幼儿的行为,事事在前。回应多以教师想法为主,教师很少询问幼儿,导致的结果是幼儿的探究总在成人的控制下,从而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

简单型回应。教师多以简单的语言回应幼儿,这些语言通常是习惯性的,没有具体的教育目的。

回避型回应。教师因无法在第一时间确定回应的方法,而选择回避幼儿的问题,把幼儿引向其他话题,甚至有时以“好的”“是吗”等词语代替。

二、生成性活动中教师回应不当的原因

(一)教师缺少系统性理论培训

教师对回应策略缺少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难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无法正确判断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回应质量不高。

(二)教师缺乏有效回应的教育技能

教师没有意识到回应是重要的教育技能,随意性较强,对平时的回应行为也缺少关注和反思。尤其是当幼儿的提问及回答不在自己预想范围的情况下,教师就会出现回避行为或以简单的回答一带而过。

(三)教师缺失儿童视角的回应意识

教师在生成活动中出现掌控性回应较多的情况是: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常常会急于回应幼儿,直接告知或示范,没有给幼儿留思考的机会;教师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权威的,常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放到活动的主导地位上,以自己的决定代替幼儿的意见,导致幼儿失去自主活动的机会。这些情况通常是教师的习惯行为,反映出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究其根源是教育观、儿童观的缺位。

三、生成性活动中教师回应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建议,关注幼儿兴趣点

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同时这种兴趣大多容易转瞬即逝。所以,教师既要关注幼儿兴趣,又要具备从兴趣中生成有价值的学习活动的能力。在发现幼儿兴趣后,教师要通过回应给予幼儿正向的激发,增强幼儿的动力。同样,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如果能提出合理的建議,不仅可以帮幼儿解决问题,更能够引发其下一步的探究学习。

案例:一天清晨,静涵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玻璃杯走进教室,杯子里面放着几只小蝌蚪。

静涵:“老师,快来看我的小蝌蚪!”几个幼儿发现了赶快凑过来。

静涵:“他们是我的蝌蚪宝宝!”

西西:“小小的真可爱!能摸一摸吗?”

静涵:“不行!别把它们碰坏了!”

恒恒:“它们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静涵:“当然是青蛙了。”

森森:“不对,我爸爸说过会变成癞蛤蟆的!”

静涵:“它们一定是小青蛙!”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小蝌蚪,它们究竟会变成什么,老师也不知道,不如把它们养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来看怎么样?”就这样,小蝌蚪在班里安了家。

教师给幼儿提出了饲养小蝌蚪的建议,源于在幼儿的谈话中发现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到幼儿对小蝌蚪的认识还在表面、粗浅的层面。于是,教师准确地做出了价值判断,并对幼儿提出建议,为幼儿下一步的学习、探究做好准备。

(二)倾听幼儿想法,师生共享决定权

高宽课程认为分享控制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核心。分享控制意味着幼儿和教师可以轮流担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讲话者和倾听者、老师和学生。教师允许并鼓励幼儿做出决定,能倾听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感到被尊重,从而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案例:静涵的小蝌蚪装在了一只小玻璃杯中,我们把杯子放在自然角的柜子上。午饭后,幼儿坐在走廊上玩游戏。很多小朋友发现了装有蝌蚪的杯子,都挤过去看。大家都想在最好的位置看个清楚,可是有4个幼儿把玻璃杯围得紧紧的,晗晗在外围转了几圈,也没能挤进去看一眼,他着急地说:“我看不到怎么办!”就连占据最好位置的静涵也连声喊:“太挤啦!往后退退!”问题来了,如何解决?教师准备让幼儿决定。

教师:“你们中午在观察小蝌蚪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很多孩子说:“太挤啦,我们根本看不到。”“小朋友挤在一起容易摔倒!”“我差点碰坏杯子。”

教师:“是的,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方法一:

小宇:“大家排成一队,一个一个看。”

教师:“小朋友认为这个方法好不好?”

龙龙:“不好,太浪费时间!”

轩轩:“排在后面的人,要等很久。”

方法二:

一同:“有办法,分组去看,今天第一组,明天第二组。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西西:“我们有6组,要好几天才能去看一次,我想每天看。”

方法三:

静涵:“把我的小蝌蚪分开放,不就行了吗?”

恒恒:“怎么分呢?”

龙龙:“按组分……”

教师:“可以呀,每组可以分几只?”

幼儿纷纷表示自己数不清蝌蚪的数量。

恒恒:“先一组分一只,如果剩了就再分。”

教师:“可是没有这么多容器怎么办?”

幼儿:“我们去找找!”

幼儿找到了鱼缸、纸杯……找到纸杯的幼儿发现纸杯不透明,不满意,便再去找。十几分钟后,容器找好了。每组选定了蝌蚪的位置,并给自己组的容器做好标记。

以上案例,教师充分运用了“分享控制”的理念,倾听每个幼儿的想法,同时参与讨论,但没有硬性规定幼儿的思路,让大家在讨论中共同做出决定。幼儿通过讨论发展了语言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提供有针對性的鼓励,促进深入学习

生成性活动需要成人的鼓励,以激发幼儿的学习驱动力。工作中,很多教师经常会鼓励幼儿,但鼓励的方法单一,如“你真棒!”“画得真漂亮!”“你真聪明”等。研究发现,这种鼓励并不能起到作用,不能为幼儿下一步的努力提供方向。

案例:小恒正在美工区用黏土制作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他一边翻看故事书,一边制作。首先,他找了蓝色的彩纸做底,上面装饰了黏土做的荷叶、荷花以及几只黑色的小蝌蚪,还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了波浪线。他很满意,把作品拿给教师看。“真不错,你的荷花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问。小恒说:“我把黏土分成好几块,搓成椭圆形,粘在了一起。”教师说:“我也要试试你的办法!这幅图和书上很像,你还能做出书上其他的图画吗?我真想看看!”小恒说:“没问题,我下次试试。”

教师的鼓励要针对幼儿在制作中的具体行为,促使幼儿讲述自己做了什么事。同时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新期望,鼓励幼儿继续尝试。

(四)巧用示范,提供有效指导

教师适当的示范,可以为幼儿提供新思路。教师可以清楚地向幼儿介绍信息或示范具体的技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示范不一定要求幼儿完全照做,而是为其提供参考。

案例:教师在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纸和笔,目的是想引发幼儿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提供材料后,便有幼儿在纸上画小蝌蚪的样子,但画面内容没有顺序;有的幼儿还在画面里加入了自己想象的内容。

于是,教师在幼儿记录时,也拿了一张纸来记,先在纸的上端写好日期,接着把记录的组别用数字标注,然后照着小蝌蚪的样子画起来。看见教师也在记录,有的幼儿好奇地凑过来看。“老师也在记录小蝌蚪。”“她和我们记得不一样。”幼儿开始讨论起来。教师记录完成后,把自己的记录纸放在了较显著的位置上。接下来的几天,就有幼儿开始模仿教师的记录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回应,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品,给予幼儿暗示,幼儿也通过教师的行为得到启示,进行讨论、模仿。

(五)鼓励过程回顾,总结提升经验

在活动后进行回顾,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生成活动的回顾可以在每个阶段进行,也可以在最后进行总结。

案例:在“小蝌蚪成长记”活动的后期,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回顾。

教师:“我们已经对小蝌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这段时间里你做了什么?”

静涵:“我们给小蝌蚪喂食、换水……”

小恒:“我们给小蝌蚪做记录。”

西西:“还在美工区画小蝌蚪,还用了黏土。”

月月:“我们读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吗?”

小恒:“好像是先给每组分了小蝌蚪,又给它找了食物……”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小蝌蚪吃什么的?”

小恒:“我和妈妈一起在网上找的。”

案例中,教师通过“你做了什么?”“你是怎样做的?”等问题,启发、回应幼儿,建构幼儿的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有效回应是教师教育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需要在不同的互动情境下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回应的水平,才可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安.S.爱泼斯坦.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M].程力岩,郭 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5-51.

[2]郝晓妤.幼儿生成活动及教师因应性策略[J].活力,2013(10):169.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