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寻苏州城东的望族生活
2020-04-15齐民
齐民
明 陆士仁、文从昌《陆龟蒙祠图》册(局部)
清中期的江南艺文世界处于一种中兴状态。以家族为核心的诗人、画家们荟集其间,他们集群性交游宴集、赋诗作画,以巨大热情投身到种种艺文活动之中,将自古以来江南特有诗画相辉的艺文品格发挥到一个新的极点。作为诗文书画活动延展的书画鉴藏,在这一时期也重新被激活,特别是苏州地区,这一文学书画艺术创作的重镇,同时也是法书名画萃聚之地,鉴藏家与书画家共生,家族收藏日益兴盛。这其中,尤以郡中顾氏、潘氏、吴氏等家族最为著名。
提及苏州潘氏的收藏,人们都知道他们捐赠大克鼎、大盂鼎的故事。知道潘氏在青铜器收藏之丰,但潘家还有许多收藏值得去发掘、去认识,如书画、古籍善本等。苏州潘氏作为晚清到民国苏州地区著名的收藏世家,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面貌。
明 赵左《望山垂钓图》轴132.3厘米×3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画面采用一河两岸式构图,近景处的临水坡岸上,林木掩映,一位文士正临窗而坐;中景水波荡漾,芦苇丛生,一人正持竿垂钓,扭头遥望远山;远景处山峦连绵,云气缥缈。全图主要以水墨绘成,墨色清润,设色淡雅,只以淡赭和花青略加点染,使画面极具古雅之趣。
位于苏州城东、花桥西堍的潘氏老宅,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来,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岿然犹存。园中的三株古松曾经苍翠如盖,每到娑罗花开时,同道至好纷纷过访,或笑谈于松下,或联吟于花前。三松堂上、须静斋里,先后留下黄易、黄丕烈、潘世恩、顾文彬、潘祖荫、吴大澂等人的身影。
明 沈周《绿阴亭子》扇页32厘米×60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 文徵明《红杏湖石》扇页18.5厘米×5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贵潘”之言收藏者,实自潘奕隽、潘世璜父子始。潘奕隽是清代苏州“贵潘”家族中出的第一位进士。其子潘世璜继承父业,以探花及第,在光大门楣的同时传承家风,恬淡自处,不久便息影吴下。须静斋中,罗陈书画碑帖、古籍善本,以娱老父,兼贻子孙,自清乾嘉以降,绵延四世,经道咸同光而不衰。潘遵祁上承父、祖之荫,营造香雪草堂于光福山中,别构四梅阁,以储外祖陆恭旧存之宋扬补之《四梅图》卷。中经庚申之乱,三松折其一,四梅阁亦隳,晚年顿悟,遂将所藏珍品陆续让售,沾溉艺林,殊非浅鲜,其中归于顾氏者颇不少。
元 鲜于枢《十诗五札》卷36.5厘米×470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卷收录鲜于枢《支离叟诗十首》(并序),以及与悦斋知府、澄虚真人、巡检吾侄等书札五通。卷后有王文治、潘奕隽题跋。曾经陆恭、汪穀等递藏。此卷中包括了鲜于枢罕见的小字书法,潘奕隽在题跋中表达了对其作品的肯定。他认为鲜于枢的书法与赵孟頫不相上下,甚至比赵氏苍秀。
元 赵孟頫《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局部)34.2厘米×797.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著名文学家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位于西湖断桥一侧的福神观之始末。赵孟頫书此碑记于元朝延祐七年(1320年),为晚年佳作。
苏州博物馆秉承“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的社会使命,自2016年开启“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已成功举办“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均获得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清 改琦《芳林秋思图》卷24.5厘米×1100厘米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改琦与潘奕隽父子交好。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七月二十九日,黄丕烈与吴翌凤访潘奕隽,适其外出,遂由潘世璜陪至撷芳亭畔赏桂,留诗而去。黄丕烈因请改琦绘此图,以纪事。卷前由潘奕隽题引首,潘世恩题记。此卷近代经刘世珩、蒋穀孙、徐邦达等递藏。
唐周賀撰、宋李龏辑明刻本《清塞诗集》一卷22.5厘米×16.4厘米 南京图书馆藏周贺,字南乡,初为浮屠,法名清塞,遇姚合而反初。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李龏,字和父,号雪林,另编有《唐僧弘秀集》。这本诗集每半页10行,行18字。版心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全书收周贺诗凡45首,有清黄丕烈跋三则,其中言及潘奕隽、潘世璜父子过访。
明 史忠《杂画册》29.4厘米×39.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史忠(1438年至1519年),本姓徐,名端本。后改名史忠,自号痴翁、痴仙、痴痴道人,金陵(今南京)人。其画作潇洒纵逸,不拘法度,大有元人风致,作品传世极少,此册堪称其真迹精品。此册本幅共十二开,前有史志功、潘奕隽题引首,后有黄丕烈跋。《过云楼书画记》著录。
2019年12月21日,苏博“ 清代苏州藏家”系列收官之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特展网罗须静斋潘氏六世所藏回苏聚首,书法、绘画、古籍、碑帖70件汇集一堂。苏州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进一步追寻以潘氏为代表的苏州收藏家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通过对藏品的解读,沟通古今。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