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竺剪影映温情
2020-04-15徐自豪
徐自豪
信息时代,觅得中意藏品的渠道有很多,除了传统的实体店、拍卖会,以及熟人间的当面交易,还可以从各种网拍、网店中搜寻心仪的藏品。2019年,朋友赠我一册名为《西竺剪影》的小书,即来自俗称“微拍”的微信群拍。这个32开的小册子,是摄影家庄学本1945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出版的摄影集。尤为可贵的是,这是叶浅予旧藏的一册签赠本。
庄学本在封二上认认真真地写下:
浅予我兄 教正
作者敬赠
卅四.九.成都
庄学本签赠叶浅予之《西竺剪影》(部分)
立志摄影介绍边疆
庄学本(1909年至1984年)是上海浦东人,中国纪实摄影大师、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当现代观众惊讶于庄学本摄影中人物表现出来的自然、温暖和友好时,他们也许想像不到,这位被誉为“横空出世的摄影天才”,因为家贫,初中辍学后在洋行、公司中当练习生和小职员。他高超的摄影、冲洗技术,是因为纯粹的爱好,通过自学长期磨炼而成。
1927年北伐军将到上海,青年们的革命热情高涨,以为打倒军阀后,政治黑暗、受尽帝国主义欺侮的、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可以得救了。1930年,热心国事的庄学本加入“全国步行团”,从上海走到北京,开展有关中国社会的考察。因中原大战,步行团行至北京后被迫折返。这次并不算成功的远行,或许对庄学本的影响极大,他的步行看中国旅程即将开始。
1931年,“九·一八”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庄学本环顾我国边疆支离破碎,形势危急,立志用形象的图片介绍祖国的边疆,让内地同胞了解边疆、共同保卫边疆。庄学本觉得“险地一定多奇事,多趣事,有研究的价值,有一探的必要。现在地图上对于四川的西北部、甘肃的西南部、青海的南部、西康的北部,还是一块白地。民族学的研究者关于这个地带所得到的报告也是奇缺,我为了这样大的使命更应该进去一探。开发西北是失掉东北后指示青年动向的坐标,并不是空喊的口号,要开发整个西北,必先明了这个关系重大的腹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来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
多次努力争取进藏
在庄学本的目的地中,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1934年,他打算用自己四年职员工作攒下的钱自费到西藏去从事旅行摄影。但抵达成都后,因为“没有来历”,未获许可。他转而选择“过去还没有人去过的果洛草原去旅行”。这次旅行历时半年,庄学本将拍摄的照片寄给上海《申报》《良友》《中华》等报刊发表,隔年还在南京举行了一次摄影作品展。
1935年秋,国民政府组织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去西藏,庄学本任摄影师随行。他们先后到达了兰州、西宁、互助、乐都、塔尔寺、青海湖东北的群科滩、贵德、共和、夏河拉卜楞寺、大通、门源、民和、循化、玉树等地,这一趟走了近两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枪炮声,抗战全面爆发,班禅回藏受阻。归家心切的庄学本三次向行署告假,终得批准。但是战火迅速地从北京蔓延到了上海,战事不利,庄学本有家难回。走投无路之际,他被新成立的西康省吸收为摄影专门人才,随后的几年,庄学本都在民族地区的雪山草原农村牧区中摄影采访。
1941年庄学本在重庆、成都、雅安三地举办“西康影展”,影响极大,37天的展览竟吸引了多达20万人前来观展,其中不乏重庆大学、南开中学、华西坝五大学的师生。与此同时他还在努力地争取进藏,最终仍未成功。1942年庄学本加入康藏贸易公司,希望跟随公司开辟的驼运路线由印度进入西藏。他足足在印度等待了三年,先后到访了新德里、孟买、大吉岭、噶岭堡、鹿野苑、贝尔纳斯、乌达坡等地,摄影作品达1000多幅。由于印度政府拒绝签发护照,庄学本的进藏之梦又一次破灭。摄影作品集《西竺剪影》就出版于此时。抗战胜利前夕,庄学本离开印度回国。
庄学本曾发表的摄影作品
影集见证庄叶情谊
这册摄影作品集的受赠者叶浅予,于1943年夏经爱泼斯坦介绍,以訪问记者的身份前往印度兰姆伽,观看中国远征军的受训,并作漫画宣传。工作之余叶浅予还参观了佛教胜地,并对印度舞蹈产生浓厚兴趣,画有大量舞蹈形象和印度风光写生。或许庄学本和叶浅予的交往就是在印度开始的。2015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书画专场中,就有一幅叶浅予为庄学本作的速写头像画。底下赫然写有“1943印度 庄学本”字样。
也正是在印度,叶浅予的绘画风格开始由漫画的辛辣讽刺转向中国画的写实。他在《印度风情》速写画稿的前记里,借一位英国雕塑家之口说出:“西方艺术家已走到尽头,要另找出路,眼睛须转向东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便会产生世界一体的新文化。”从印度回国之后,1945年端午叶浅予来到成都,住进张大千家里,与之交流中国画技法。随后叶浅予和戴爱莲想去西康采访藏民区域的舞蹈、音乐、绘画,但苦于人生地不熟,他俩在成都与庄学本会合后,9月15日一同去康定采风了一个多月。
初来乍到的叶浅予看到溜索渡河的人高悬空中,下面是百尺深潭,竹索的后半程还需要渡河者使用腕力,一手倒一手攀缘过去,见状甚是担心,庄学本赶紧宽慰他并不需要这么渡河,给叶浅予吃了一个定心丸。庄学本还带着叶浅予去康藏公司歇脚,叶浅予欣喜地跟从那儿的经理——来自巴安的西康土风舞高手格桑悦希学习藏族舞蹈的步序。
边地的风景美不胜收,叶浅予“折过一道垭口,一望满山野花,谷底铺着云海,远处的高峰插在云上面,好像是大海中的岛屿。突然对面揭开一层云雾,露出一排雪峰,爱莲喜极大叫,再要看时,顷刻之间又是一阵云把它盖没了,以后云层愈来愈厚,雪峰从此绝迹。”“(一家野店)门前白云来去,远山时隐时现,阳光透过朝雾,白皑皑照得满屋通明,高山上的空气,真是一尘不染,心神为之一爽。”叶浅予“坐了又坐,不舍得离去。”经过一家电报局时,叶浅予心血来潮,还发了个电报给重庆的黄苗子:“雅康道中,山水绝佳。”
到达重庆后,戴爱莲将学到的康定锅庄和巴安弦子改编成集体舞,而叶浅予则完成了带插图的《打箭炉日记》,庄学本最终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上海老家。
叶浅予作《庄学本》速写 1 943年
《溜索》 叶浅予速写作品和庄学本摄影作品
透过照片凝视过往
庄学本在印度期间拍摄的1000余幅摄影作品的底片今已无存,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学本全集》中也仅仅收入了7张照片。好在《西竺剪影》这个册子虽小,倒还是收录有13张,标题分别为:古庙、孤塔、恒河边上之波罗奈圣城、回教大寺、喜马拉雅山中之朝雾、佛光普照、释迦佛成道处、土王之禁宫、村女、山市、舞、湖滨之晨、驯象。
庄学本多次努力,都没能进入他心心念念想去的圣地西藏,因为时局变化,使得他在边地游历了十年,以及印度三年,这样大规模、空间广阔的拍摄,在中国摄影史上也是罕见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庄学本留下的这些摄影作品,是他出发时绝想不到的。庄学本为人憨厚,待人诚恳,努力地争取着当地被摄影者的信任。故而在他的作品中,见不到“蛮子”,见不到“异族”,更见不到猎奇者的高高在上,看见的就是“隔离较远的乡下兄弟而已”。这些照片中富含着庄学本人性的温暖,加之历史的厚重,平实质朴的作品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庄学本先生远行虽已三十五载,透过这个小册子,观看他的摄影作品,“只要凝视就会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