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研究

2020-04-15丁玲

祖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丁玲

摘要:国家安全观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也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高校要注意将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引导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树立,提高自觉参与保障国家安全行动的责任与使命感。本文以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简要阐述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必要性,并从优化教育顶层设计、利用课堂主要阵地、发展第二课堂拓展及加强媒体宣传引导等方面就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国家安全观   教育方式

国家安全是定国安邦的基础,保障国家安全也是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安全意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宁。十九大报告就特别指出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高校学生,更是要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提升安全意识,并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对此,高校需要摒弃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补充教育内容,将国家安全观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作为重点内容来抓,探究创新性和完善化的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

一、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从概念角度进行分析,国家安全指的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人民的广大福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的其他重要利益等处在没有危险以及不受威胁的状态之下,具备保证持续安全的能力。国家安全是一个明确而又细致的概念,并不是人们过去认知当中的那么遥远模糊,而且国家安全和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安全不仅和国家兴亡相关,还影响到公民切实利益的获得。最大化的保障国家安全,不仅能够让国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还能够让个体利益得到充分满足,但是如果国家安全受到冲击或者是严重受损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将会遭受灾难。这些都指出了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必要性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复杂,充满着变数,另外国家安全受到的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也有所增多,所以重视國家安全的维护,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有着极强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并主动为国家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实际需要。目前国家的整体安全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但是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缺少国家安全知识和相关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做好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提升其相关知识和能力积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当务之急。第二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在需要。当前高校办学已经从过去的封闭性转化为如今的开放性,特别是伴随高校扩招工作的开展,高校人员结构日益复杂,校园和社会的交叉渗透力度逐步增加,校园的整体安全形势和管理形势越来越复杂。校园安全问题和安全威胁的情况层出不穷,促使高校将国家安全观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安全素质与防范能力,从而保障好高效的安全。第三是培养国家安全忠诚卫士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担当着国家兴旺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坚持国家安全与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国家安全的忠诚卫士。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观教育,培养他们应有的安全素质和综合品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顶层设计以及部署

过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当中,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培育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品德方面,没有在国家安全观教育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也不利于国家安全的维护。所以在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对国家安全重视程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学生国家安全观的培养,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当中的核心内容。为了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在有关于国家安全工作方面的重大部署,高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党委领导之下成立专门机构和统一领导工作小组,做好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顶层设计和优化部署工作。在设计和部署工作当中找到线上线下整合,宣传教育全覆盖的教育策略,有效面向学校师生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让国家安全观深入师生内心,增强师生自觉意识,并让他们在实际行动当中践行国家安全观,主动为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落实国家安全观教育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利用好教学课堂,发挥这一起主渠道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全面覆盖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调整,特别是要综合包含国家安全、反恐安全、校园安全等细化内容,传播大量的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维护安全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健全课程体系,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另外,高校本身就设置了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形式与政策课程,这些都是进行国家安全观宣传,并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课程教学的契机,推动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落实,增进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除此以外,学校也要重视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并在课程安排当中设置与国家安全观相关的专题,提高对军训的重视程度,把军训和国家安全观教育进行密切整合,完善课堂教学机制。

(三)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国家安全观教育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既能够拓展教育空间,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发展和成长平台,自然能够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拓宽路径。在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观教育指导时,要注意利用好第二课堂,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提高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第一要重视学生社团的作用,发挥社团育人价值。在高校内部可以根据国家安全观教育主题设置专门的国防知识爱好者协会、国防体育协会、平安校园协会等具有鲜明主题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利用社团平台,主动参与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平台。第二,要注意依托社团力量,组织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活动,动员所有师生在思想上重视国家安全,在行动上落实国家安全观。比如可以组织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国防大讲堂讲座活动、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等等,在活动当中渗透国家安全观。

(四)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引导安全思想舆论

要促进国家安全观在高校师生群体当中的拓展和有效渗透,就必须做好国家安全观的宣传推广活动,构建起良好的思想舆论,保证国家安全观教育实践效果,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态势,打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校园环境。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广播、公告栏、宣传栏、校园建筑等载体进行国家安全观的宣传,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充分体现环境育人作用。这些宣传途径都是传统的宣传途径,起到的宣传效果非常有限,所以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引入新媒体宣传手段,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学校网站等平台进行国家安全观的宣传,为学生补充大量的安全知识,并让国家安全观入脑入心。

四、结语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稳定安宁,国家安全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保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就目前而言,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家安全开始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高校大学生缺乏国家安全观教育,认知狭隘甚至是模糊的话,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对此,高校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树立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有更强大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事业当中。

参考文献:

[1]刘跃进.政治安全的内容及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J].国际安全研究,2018,(06):3-21.

[2]张文忠,周阿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刍议[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9,(12):69-71.

[3]刘雪莲,姜宏.新时期中国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教学与研究,2018,(07):57-64.

[4]边和平,潘盘甫.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有效机制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18,(05):228-229.

(作者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