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遗文化传播”的创新性探究

2020-04-15程慧卿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传播创新发展

程慧卿

【摘 要】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一直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思考内容及研究方向,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在郑州市中原文化会客厅的公益讲座中谈道,“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要人们处理好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仍旧在被传承,那么这一定是可以原汁原味保护的经典。传承人的本职工作,不是创新而是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一定要将非遗文化的发展分为两类:一类负责传承,一类负责创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独特性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保护好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别人同化。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传播;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20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作为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重要见证,非遗文化在我国乃至国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制定相关法规”“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国际间交流”等关键词表明,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保护与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人、保护部门和爱好者群策群力,于是各地相继建立非遗文化保护机构,地方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产业市场也随之兴起,但同时不少文化遗存却因为缺乏推广不力、沟通欠缺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怎样利用现代创新性思维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与普及是本文的探究方向。

一、非遗文化传播现状调查分析

在对非遗关注度日益提升的良好态势下,也呈现一些对非遗发掘与保护的误区,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的状况常有发生,例如现代手法打造粗劣的文化旅游建筑,又例如因剧情需要对历史事实大量改编捏造、脱离创作背景等,使本已远离现代生活的非遗文化更加受到观众的唾弃;但通过呈现的数据,不难看出社会群体对于本土文化的热爱并不因现代化的高度普及而减少,反而随着社会生活的高度现代化、生活节奏的日渐变快,而使人们产生了一定的精神空虚与不安定感,使人们更加向往复古潮流。

(图1.1《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图1.2《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您更偏向哪种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

由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使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自豪感逐渐加强,人们越来越愿意去追寻属于中华民族真正的瑰宝,并期许民族文化可以生生不息地向后辈传承,希望其与现代科技接轨,更好进入人们的生活。

转关产业本身,整体的发展还过于保守,传统文化产业的各个竞争者采取的主要竞争手段,大多以开设文旅研学路线(其中不乏大量昂贵价格、劣质体验的研学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教育的讲座、活动等为主。各个竞争对手采取的营业方式还相对原始和初级,处于探索阶段,模式较易复制。

二、文化传播模式探究

青年群体作为国家富有生机的群体,究其内心对于远离生活、充满神秘的非遗文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兴趣,青年群体具有更加开拓的思维与见解,搭乘着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快车,有义务和职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以系统化、理论化,并加以实践将其发扬光大,基于上述调查与反思,笔者认为在优秀非遗文化创新传播途径探究的道路上有如下建议:

(一)尊重历史,联手非遗文化艺人

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艺人对非遗技艺本身有着较强的操作经验,他们对自己所坚守的技艺本身的情感、经验、技巧等都远远超于其他人。因此所有的文化传播都应该在尊重所传播文化本身的基础上发展,所有的推广方式都应该或多或少有非遗文化艺人本身台前或幕后的参与,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创新是必须携手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人,及时地采风走访,推广传统非遗艺人自身和其产品的同时完成对文化传播与项目运营。此类方面,笔者认为以谭维维为代表的现代流行乐歌手就是将自己擅长的流行乐与传统的华阴老腔结合,直接将传统艺人推向舞台,歌手用自己的方式致敬民间艺术,这种传播形式尊重了传统艺人,又带动了华阴老腔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这样的传播模式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二)多样化形式,坚持非遗文化进校园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青年的奋斗,青年应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高等教育学府是青年人才的聚集处,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多维度的思维和意识,非遗文化进校园不仅使青年一代加深了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更有助于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与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巧妙结合,并借助高校的高精尖设备仪器,创新地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例如借助师范类专业生为艺人打造相关的艺术或技艺教程;艺术类专业可积极组织学生对传统艺术开发相关的剧本编写与专业相关的作品呈现;工科类专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对接,将传统艺术以更加高科技的方式呈现等。同时,“优秀传统文化鉴赏”“传统技艺手工课”“非遗文化体验课”“非遗文化体验周”等等,高校与中小学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多样化授课形式可以进一步发掘,全力有效地促进对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推进工作。

(三)与时代对接,科技相连

2019第九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5G时代下的科技催生艺术产业新兴业态高峰论坛”中学习了中国文化創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部长胡娜发表的演讲后,笔者学习到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紧密相连,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需求表明,新时代会对此有更为直接的要求;在文化传播方面,搭乘5G 快车,借助传播主力——互联网,促使互联网人从多角度出发思考不同的传播方式,如新兴起的volg、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舞台艺术作为艺术呈现形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可渗入科技、优秀的小众非遗文化的内容等。

三、结语

探究非遗文化的科学有效的传播模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非一日之寒,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下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优秀传统的非遗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却是古老且发展缓慢的。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政府出台的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国民的文化自信心、认同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更为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一直坚守着家风民风的人民也更加有动力打磨打造更加精致的传统非遗作品;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呈现出非遗文化传播的大好光景,在搭建了相关的艺人平台与市场推手之后,非遗文化的传播需要的是全社会人民的共同推力和需求。

文化的传播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会更加多姿多彩,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明厚重深远,在文化的传播模式中,不同行业的学者会不断进行探索。相信中华民族伟大、优秀的非遗文化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朝着更好、更远的方向传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让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论高校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民族艺术研究[J],2011.04.033,166-171.

[2]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文化遗产[J],2015年第6期 1-10.

[3]丁智才.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 云南社会科学[J],2013年第5期,100-105.

[4]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人文杂志[J],2013年第9期 60-63.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文化传播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