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

2020-04-15张帅

祖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击医疗队武汉市

张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揪着无数国人的心。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疫情,身披白衣的医务工作者们主动请缨、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用他们的生命,守护大众的生命。大医精诚,大爱无垠。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守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去实现作为党员的初心使命。我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主战场上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对主战场武汉的增援持续进行中。1月24日除夕夜,在武汉市十万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同时,军队3支医疗队共450人,广州、上海等地方医疗队抵达武汉。27日,30支医疗队,4130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开展工作。28日,国家再调集13支近1800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截至2月16日,全国各地累计已派出251支国家医疗队,28752名医护人员,军队派出多个批次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方力量的汇聚只为更多的患者能早日康复、共渡难关。

河南支援医疗队进驻武汉第四医院已经23天,他们已经把原本陌生的病房变成了自己熟悉的主战场,137名队员中,除51名党员外,已有66名队员在战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河南医疗队收治的157名患者,已经有29人康复出院。

江苏已先后派出8批2497名医护人员,医疗队是目前各省派往主战场人数最多的。

国家集合优质资源,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19个省份积极响应,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战线。

英勇奋战、主动请缨上一线的医务人员

用我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我申请加入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去,贡献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 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7名医生、泌尿外科医生汪波、神经内科医师胡珺向组织发出了申请,在请战书上,共同按下了鲜红的手印。这也是江夏区4000名白衣战士的呼声。

汪波表示,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医院承担大量的救治工作,作为党员,应冲锋在前,不计生死。

武汉市现在采取“10+10”模式,10家大医院出人员、技术、力量,征用10家中小型医院的场地、床位和医务人员,作为定点医院收治疑似、确诊病例。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自觉担起了抗疫的重任。

一份份请战书,彰显着白衣战士的无畏。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市民健康。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这是医务人员对守护生命的承诺。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個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书写现代版“与夫书”。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了一封请战书:“在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将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检工作。好处在于不再需要不停的院内会诊,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特别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缺医护人员,我义不容辞。“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黄色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走近支援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

解放军医疗队员:“疫情当前,誓死不退”2月17日,是“防疫老兵”张丽敏到武汉的第二十四天。她2003年参加抗击非典,2008年参加抗震救灾,2014年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1月24日,除夕夜,一道急令,来不及跟家人道别,张丽敏便踏上征程。

“17年前,你勇赴小汤山,那时我还是你未婚夫,等你回来;这个除夕夜,你再次奉命出征,我和女儿等你凯旋。”得知妻子前往武汉的消息,丈夫喻锐发来信息。张丽敏现在的岗位,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一病区,负责病区60位患者和43名医护人员的保障事务。“大到仪器设施,小到笔芯纸张,还有每天消耗的大量防护物资,容不得一点马虎。”火神山医院编设床位1000张,1400名军队医护人员在此承担医疗救治任务。他们中,有不少人曾参加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等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猜你喜欢

抗击医疗队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