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中国力量”
2020-04-15闫长禄
2020年春节,江城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千万 “云监工”的注视下,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逐步移交。人们为其展现的 “中国速度”点赞,为其蕴含的 “中国力量”和 “中国精神”点赞。
非常时期的“中国战疫”
疫情暴发初期,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难以跟上疫情蔓延速度。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1月25日下午,武汉市决定在火神山医院之外,半个月之内再建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新增床位1300张。
任务重,责任大,时间不等人。
第一个问题摆在决策者面前。时值春节假期,许多农民工返乡过年,短时间内如何调集这么多建设工人?
负责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技术部经理叶建介绍,1月23日进场当晚,中建三局迅速调集了武汉市正在加班的五个建设项目中的1400多名工人,场地平整等工作才可以迅速展开。
与此同时,中建三局还广发 “英雄帖”,通过劳务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湖北含璋劳务公司总经理付剑平说,1月23日晚接到通知后,24日一大早就带着一辆大巴直奔恩施,沿路到宜昌、荆门、荆州、仙桃等地接回工人;同时,又动员武汉周边农村的工人结伴前来。
随着雷神山医院设计变更、规模扩大,人员依然捉襟见肘,建设方中建三局再次面向整个中建集团发出 “英雄帖”。
一呼百应、八方驰援。800人、1000人、2000人、5000人,现场人数的每一次增长,都意味着完成这个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越来越有底气。
第二个问题也迎面而来。选址在哪?规划、环保等部门紧急会商,最终定在知音湖畔的武汉市职工疗养院。这里远离人口稠密的汉口主城区,交通、管道等配套基础齐备。
“医院建设不会污染附近湖泊。”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李永峰介绍,医院的废水从排出到处理合格,要经过七道严格的工序,先在院区内经过全封闭的收集和预消毒处理,再到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最终经系统检测合格后,才会排入市政管网。
李永峰测算,每所医院每天最多会产生800吨至1000吨污水,而每所医院的污水处理能力最大达到每小时80吨, “每所医院每天最多可处理2000吨污水,现有处理能力非常充足”。
中南建筑设计院防水设计师张颂民介绍,雨水经收集进入院内调蓄池,经消毒后排入城市污水系统。为防止雨水渗入地下,隔离区内地面全部做了硬化处理。通过混凝土基层、防渗膜和钢筋混凝土地面层等三层防护,确保无雨水下渗。
更难的在雷神山——
5万平方米、7.5万平方米、7.99万平方米,面对疫情蔓延的凶猛势头,短短六天,雷神山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三次增加,床位从1300张增加至1500张,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但工期却与火神山相当,难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春节停产停运期间,仅存的一点人机物料都投入建设火神山医院,再开辟第二战场,可谓难上加难。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强调: “举全集团之力,确保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任务交给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立下 “军令状”。
1月25日下午四点多,建设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传来,刚刚结束火神山施工任务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临危受命,200多名管理人员和600多名工人重整行装,连夜 “急行军”,赶赴 “新战场”。五台大巴、八台卡车在两座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到26日凌晨四点全部完成转移,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启动。有员工感慨:我有了当兵的感觉。
需要协调的人员数量上万,涵盖几十道工序,经历设计、交底、土建、设备安装、装修等阶段,多道工序必须齐头并进。
作为牵头单位,中建三局如同项目的 “大管家”,统筹制定好通往胜利的 “路线图”,统一策划、组织、协调,做好工序和工艺的穿插流程,为所有参建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施工安排,保证每家单位都能最大化发挥专业优势,保持各单位的施工节奏步调一致。
集结号吹响,一场无日无夜的战斗开始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1月28日下午,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部火速成立临时党委,并为六支党员突击队、七支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上,120余名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字字铿锵,重温入党誓词,宣示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
雷神山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个个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豪言壮语激荡在雷神山上,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强音。
“中国速度”背后是“中国实力”
让世人惊呼的奇迹背后,是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和综合国力。
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吴红涛说,两个医院的建设采用了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在外部拼接过后进行整体吊装,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对于施工内容复杂的雷神山医院来说,覆盖场地平整、管道预埋、防渗膜施工等十几道大的工序,涉及基础工程、土建及装饰工程等十几个专业,不同专业之间需要划分接口界面……无处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是对中国建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既要严防污染周边环境,也要严格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雷神山医院项目的总设计师、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杨剑华介绍,医院以 “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为原则,采用严格的 “三区两通道”设计,医护人员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每进入一级区域,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记者从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间看到,病房内设有一个由两层玻璃和紫外线系统构成的传递舱,病人的餐食和药品都会从传递舱传递进来,通过舱内的紫外线系统消毒,避免感染。每个病房安置有两个床位,房间内有独立卫生间。
“中国速度”背后有科技支撑。”担任雷神山医院建设专家顾问的张雁灵表示, “雷神山”建设标准高于 “小汤山”,如果说北京当年是一场 “遭遇战”,如今的武汉打的是一场 “阻击战”。
今天的中国建造,早已不是17年前建设小汤山医院时的肩扛背驮;今天的雷神山医院,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汤山医院。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各项技术更加先进,在给病患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生命健康保障的同时,也将医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速度”来源于综合国力。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都调动了起来,从物资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网络舆论评价说,这也是今天我们能够创造 “火神山速度”的最强劲底气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