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2020-04-15武慧芳
武慧芳,李 辉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一、课程定位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业务的应用性必修课程。它的前修课程是《计算机基础》、《物流管理概论》、《货物学》,它的后续学习课程是《仓储运营与管理》、《配送中心运营设计》、《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等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现代物流职业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现代物流各专门化方向课程中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职业能力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物流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开发思路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在做整体设计时,认真调研了物流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对就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物流岗位的需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设计为8个项目,分别是物流信息技术概览项目;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应用项目;物流信息传输和交换技术应用项目;物流信息存储技术应用项目;物流信息跟踪技术应用项目;典型物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目标
1.德育目标: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时刻维护国家利益,保守国家机密;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有社会责任感,有工作责任心;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专业能力目标:具有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认知的能力;具有对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认知的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跟踪、处理、管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具有使用条码、RFID等各种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具有应用DBS、POS等物流信息支持系统的能力;具有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能力;具有使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具有收集整理各种专业信息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文案写作能力。
4.社会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课程整体设计
模块学时项目名称 具体描述教学项目 学习单元 参考学时项目1物流信息技术概览使学生能够认识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技术;理解物流信息的作用;能够认知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学生应具备正确搜集物流信息、整理物流信息的能力。1.1认识物流信息 4 1.2 认识物流信息技术 4 1.3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2 10项目2物流信息自动采2.1条码技术及应用 10 16 2.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 6使学生能够制作条码并快速采集条码技术信息,具备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采集物流信息的能力。项目3物流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应用3.1计算机网络技术 4使学生熟悉局域网的组成及局域网在物流业务中的基本应用;学习EDI基本知识,熟悉EDI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学习POS系统的组成及应用,具备正确使用虚拟POS系统的能力。3.2 EDI技术及应用 4 3.3 POS技术及应用 4 12学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明确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搞清楚数据库是什么样的;如何用数据库存储信息。4.1数据库基础知识 4项目4物流信息存储技术应用10 4.2数据模型 2 4.3数据库设计 4项目5物流信息跟踪技术应用5.1 GISGPS技术概述 4让学生清楚GPS到底是什么,GIS又是什么,GIS与GPS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够掌握物流跟踪技术的应用。6 5.2 GISGPS技术应用 2项目6典型物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6.1认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 6 6.2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4此项目要求学生熟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构成及运作流程。项目7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7.1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应用 4能够掌握物流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了解当前主流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及结构;能够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其AGV牵引车的工作流程。6 7.2自动导向搬运车技术应用 2项目8物联网技术应用8.1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2能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概念、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能阐释智慧物流系统。6 8.3智慧物流系统 4合计学时 72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考试课。考核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软件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在工作任务中体现出的职业道德与素养。通过考核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考评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5%)、平时课堂表现成绩(5%)、平时任务考核成绩(30%)以及学习通成绩(10%)四个部分;结果性考核采取A卷与B卷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课程考核方案
六.结语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选、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指导性文件。按照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应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支撑下,从课程整体设计到实施上进行全方位改革,力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以学生为主体,真正锻炼出符合行业需求的物流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