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修改疫情观察稿件
2020-04-15白净
□ 白净
2020年1月下旬,学校放寒假,学生陆续回家。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量疫情信息扑面而来。我和其他几位老师一道,决定组织宅在家中的学生撰写“家乡防疫观察”。
这个活动不属于正常教学,学生志愿参加,老师义务指导,通过学生的视角,为这次重大疫情做纪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开始的想法比较简单,聚焦湖北疫情。通过微信人拉人的方式,将身处湖北且有兴趣参与记录疫情的南大学生通过微信群的形式组织起来,由老师在微信群里和学生一起讨论选题,再由学生完成。最初是身处湖北不同地市的学生记录身边的疫情与防疫情况,写了几篇后,就发现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为避免写成疫情记录流水账,老师们要求学生尽量挖掘疫情之下的各种故事,人物事件均可,确定好选题再动笔。
由于学生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采访报道并不是他们的职责,为保证学生安全,我们要求学生不宜外出,可观察和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如需采访,可通过微信、电话等手段,亦可从政府网站以及各类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查找资料,尽可能做到内容真实准确。
随着疫情波及面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都进入紧张的防疫阶段,春节后返城开工开学时间一推再推,我们的防疫观察微信群也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湖北籍学生为主,扩大到不限地域,有兴趣为疫情做记录都可加入,学生多了,记录的角度也多了,除了家乡的疫情和防疫进展,还有各种被疫情影响和改变的人和事。
防疫观察系列的大致流程是:学生在微信群里提报初步的选题方向,获老师认可后展开采访写作,提交初稿后,老师批改反馈修改建议,学生根据老师建议补充内容,进一步完善稿件,反复修改,最后提交到由6位老师组成的“防疫观察指挥群”,有空的老师会最后再看一遍稿件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南大“未来编辑部”的四个校园公号发布。
在给学生改稿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聚焦防疫观察,防止失焦
学生欠缺经验,写作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虽然已经指定主题与疫情相关,但学生往往会将一些不相关的内容杂糅在稿件中。例如有学生写身在异国他乡的遭遇,除了记录受疫情影响航班停飞、酒店拒绝入住、行程缩短等相关内容外,还拉拉杂杂地写了旅途中认识的导游、酒店里与疫情无关的人和事,就像记录旅行日记流水账一样。在给学生改稿时,我通常会大致看一下全文,保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不相关内容,然后看看缺什么,再要求学生补充。
改稿时我会使用修改追踪,改过的地方让学生看到,用心的学生看一遍就知道自己的写作问题,下次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补充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同样也用修改追踪,这样就知道他改了哪些,下次修改时只看他们改过的,这样可以提高改稿效率。
二、把握稿件核心,突出重点
学生们写的稿件类似于观察手记,多为第一人称。每篇2000字至4000字不等。观察其实也是采访的一种形式,特别是身处疫区的观察。刚开始时学生们聚焦湖北武汉、黄石、孝感、黄冈、仙桃、洪湖等地的疫情,记录被疫情所改变的日常生活,关注对象多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随着写作队伍的扩大,防疫观察的内容也逐渐多样化,既有疫情之下的各色人物,如社区干部、医护人员、基层民警、志愿者、被隔离的亲人、高考复读生、教师、生意人、相亲对象、外卖快递员等,也有疫情之下的社会百态,执意操办的乡村婚礼、想关却关不掉的店铺生意、网络授课和在线学习、疫情中的谣言分析等等。
由于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像写日记一样把自己写进去,例如有学生写当教师的妈妈准备开网课,但文章开头前三段都是写自己假期在做什么,与妈妈开网课的主题毫不相关。还有学生写“逃离武汉后的遭遇”,但开篇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疫情暴发前在武汉高校的日常学习生活。写作首先要学会取舍,对不相关的素材要毫不犹豫地舍弃,对重点内容要尽量写得具体详实,展现细节。比如为了学习直播上课,一家三口面对面进行了一场直播演练,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在客厅还是书房?三个人穿睡衣还是正装?头发整齐还是零乱?直播开始说了什么话?直播过程有哪些尴尬?这样写出来,就生动具体了。
三、核对稿件事实,避免失实
指导老师不在现场,如何对稿件中所涉及的事实进行核对?我的经验:一是要求学生尽可能提供现场图片、在线采访微信截图、政府网站等公开信息截图作为参考;二是逐字逐句地读稿,对有疑问的地方,要求学生去核实。比如,有学生采访南京蛇盘社区防疫人员,对方在微信采访中回复说,社区重点检查是否有人从“湖北武汉、浙江宁波”等重点疫区返宁。如果关注新闻,就知道宁波并非浙江疫情最严重的城市,而应是温州,初步判断“宁波”有误,请学生去核对,果然社区工作人员承认自己记错了。
对文章中涉及数字的,会要求学生进一步核实,比如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变化,引用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日期,要引用公开权威数据,确保无误。比如学生写湖北孝感“孝昌县指定了两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刚开始时,因无检测仪器试剂,当地没有公布确诊病例。”我问学生两家医院是哪两家?刚开始是什么时候?学生查了当地媒体后将内容改成“疫情前期全市只有市疾控中心、市中心医院两家医疗机构具备检测资质,每日样品检测量不足400份。”又比如学生写孝感有82万人从武汉来,我就要核实82万这个数字是否有依据,从哪儿来的?是否准确?
对于没有明确来源的截图,或者微博上的个人发言,由于事实无法核实,我通常会提醒学生不予采用。
四、区分事实观点,尽量客观
分不清事实和观点,夹叙夹议是新闻写作的大忌。由于防疫观察系列多是第一人称写作,学生往往会把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所思所想混在一起。例如有学生在文章结尾往往会加上自己的感想:“在每日复杂纷扰的信息面前,要头脑冷静,不断提高辨别能力,以避免被恐惧、激动的情绪裹挟。”这种非事实的观点性的陈述,如果一定要写,可通过采访对象的口而不是作者自己的口讲出来。改稿时,我会将此类句子删除。
五、逐字逐句梳理,挑出毛病
我曾在报社工作,熟悉编辑部使用的方正系统有一个功能,能让写稿人看到稿件被编辑修改的痕迹,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不规范,日积月累,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升。在给学生改稿时,我习惯逐字逐句地看,留下修改追踪,供学生对照学习。
除了上面提到的文章主题、写作重点、事实核实、事实观点不分四个问题外,学生写作中还会出现不少逻辑问题和语病,如时间线混乱、段落之间不连贯,背景资料嵌入突兀等。文字语言方面,最常见的是不够精练,滥用虚词和形容词,文章中很多“因为所以但是因而仍也”,我会把没有用的虚词全部删掉,用事实描述而不用形容词,剩下最精练的文字但仍能表达原意,一个词能说清楚的,决不用一句话。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决不用一段话。
在文字错误中,“得地的”分不清楚最为普遍,标点符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逗顿不分,乱用引号,另外,在手机阅读中,因每行文字较少,应尽量少用破折号。
有学生喜欢用网络流行语来写作,故意把“看看”写成“康康”,对于此类用语,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我会要求学生尽量避免。
手机上呈现的文字,段落不宜太长,否则读者看上去会感觉累,段落最,长多少字为宜,并没有定论,但通常公认不宜超过140字。
表1 修改前后的标题对照
表2 修改前后的开头对照
六、改标题改导语,重在传播
如今大部分人从手机上获取信息,手机屏幕小,信息量多,一篇稿件的标题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打开正文,写完一篇观察,如何拟一个恰如其分又吸引读者的标题非常重要,关系到这篇内容是否能被更多人看到,但同时也要警惕“标题党”式的夸大其辞、耸人听闻、低俗恶劣。新媒体标题相对自由,没有字数限制,但要有亮点,有悬念,有幽默,有话题。举例如下(见表1)
标题宜实不宜虚,要有亮点,忌泛泛而谈,可设置悬念和问题,忌平铺直叙。
除了标题,文章的开头也非常重要,要尽快切入正题,避免拖沓冗长,读者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就很难继续阅读下去。如下例(见表2),作者写表哥春节订婚,遇到疫情,订婚酒到底摆还是不摆?作者在第二段加进了与主题游离的内容,删除后,节奏就明快很多。
《华盛顿邮报》记者安妮·赫尔说:写作永远是件艰难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做好采访,那就会在写作中透露出来;如果我们炫耀自己,就会模糊真相;如果我们过分伤春悲秋,就会让文章支离破碎。
这次疫情,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实战训练学生的机会,但写作需要长期持久的训练,非一时之功。不论学生将来是否从事新闻工作,写作能力的训练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