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到了李兰娟的独家回应
2020-04-15张姝
□ 张姝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正在进行中,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先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疫情发生后,他坚守在抗“疫”前线。夜里,他回家扒几口饭时,会和我说说疫情,我们心里都很着急。早上,我和孩子一起送他出门,我们会相互喊一句“加油!”
说实话,我的内心也涌动着一股子热血,我曾经跑了10多年医疗口,我很想奋战在抗“疫”一线。
我主动向领导请缨,加入到杭州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一线团队中。我想,如果孩子以后问我:“妈妈,抗‘疫’时你主动做了什么?”我希望回答这个问题时,内心没有后悔,我尽了本分。
双脚走下去,新闻才能立起来;感情淌出来,报道才能强起来。
一、采访正能量,给大众一剂强心针
传递抗“疫”强音,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的初心。
1月27日,有一位怀孕25周的孕妇确诊。这是杭州公开发布的第一例孕妇新冠肺炎病例,而且是重症。
信息公开后,孕妇的安危牵动了杭州全城百姓的心,她肚子里的宝宝,更是大家放不下的挂念。27号这个时间点的背景是,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容乐观,人们对于上升的确诊病例数字普遍产生焦虑情绪,网络上传播的死亡病例的故事,更是动摇着人们的信心。
过去三天了,孕妇患者的病情没有后续发布。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可以给大众一剂强心针。我从已有的医疗知识判断,一般从发育程度来看,24周的胎儿是存活的关键点,这个胎儿25周了,而且他们现在收治于浙江医疗技术最强的浙大一院。
那么,谁熟悉情况?谁说了有公信力?谁现在敢说这个问题?
我想到了李兰娟院士。她就在杭州,最近正在参与指导整个浙江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二、采访前做了两件事
我确定采访主题的时间是30号早上10点多,我立即联系,在11点零8分,争取到李兰娟院士当天下午1点30分的一个见面机会。当天早上8点,李兰娟正好去浙大一院看望了这位怀孕25周的孕妇。
我立即和编辑部打电话,一边商量采访,一边立即出发去李兰娟所在的树兰(杭州)医院。
临出门前,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徒手画了一张图。我打算,一用图示(卡通人群图和环境示意图),二用通俗拟人化比喻讲述感染过程,如A(小王),B(车站、商场、餐厅陌生人)来注解图片。我希望让李院士审图。我的稿子用通俗表达方式,让读者看懂,达到科普的目的。
□ 左图 1月30日,本文作者张姝(右一)采访李兰娟院士。
□ 右图为李兰娟院士。
第二件,穿上一件我先生的大衣。先生知道我要去医院采访,硬是给我套上了一件他的大衣。衣服又大又厚又重。其实,我们也知道没什么防护作用,怪傻的。来不及细想,穿上就冲了出去。
我和同事刘斌兵几乎同时到达树兰医院,我写文字,他摄像。
我找到树兰医院的朋友。这位朋友最近也忙碌在抗“疫”一线,她说,李院士正在开会,部署有关抗疫工作,需要等一下。她早上确实去看过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等会儿你自己再问问她。
“李院士来了!”时间到了,李兰娟疾步走入大厅。医院在2号楼一楼开辟了一个幽静的书吧医空间,李院士在这里接受采访。李兰娟院士穿了一身白大褂,围了一条彩色丝巾,脚踩一双黑色布鞋,鞋头上蒙了一层灰尘。
这段时间李院士连轴转地忙碌,1月18日,她同钟南山院士一起听取武汉方面疫情汇报。此后的大半个月时间,她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落坐之前,她的面容有一丝疲倦,抬头面对镜头时,就立即精神了。李院士今年73岁。14年前,我是浙江省卫生厅的跑口记者,她是时任卫生厅厅长。当时李院士推行了:一、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二、全面推进浙江的合作医疗,将乡村社区医疗报销提高50%;三、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村民每人每年支出15元,就可以享受责任医生免费上门服务4次,包括三大方面12项公共卫生服务。
这么多年来,她带有个人特色的普通话,每次听到都很亲切。
三、李兰娟:我们尽全力保住胎儿
我单刀直入:“很想知道孕妇好不好,她肚子里的宝宝现在怎样?”
李院士听了,定睛看了看我,说:“我们医生从来不说满话的。”
她又说:“我今天早上八点多到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我们专家会诊,专门讨论了孕妇患者的病情,我们尽全力保住大人和胎儿。另外,杭州目前收治了两例新冠肺炎儿童病例,两个小朋友目前都还好。”
“针对这位孕妇患者目前的病情,专家们研究了各种方案,目标就是希望她能够康复得快一点,能把小孩子保下来。”
关于孕妇感染病毒的病例,李院士回忆起以前的一个成功案例,她并表示:
“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讲,肯定是要非常好地精心地呵护怀孕病人,确保母子安全。”
采访到这里,我心想,稿子成了。
后来,这篇独家稿《李兰娟院士专访:好消息,杭州孕妇儿童病例安好!她跟全体杭州人说了一句话》刊发了出来。在文章末尾,我放了一张照片,是李兰娟院士在我采访本上给读者的留言,她写了“加油”二字,并郑重地写上了日期。
四、2月1日,李兰娟再征武汉
两天后,我又见到了李院士。2月1日那天,她宣布“再征武汉”。
这次紧急驰援武汉的背景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期,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危重症病人不断增加。据国家卫健委上午8时通报,31日当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102例,累计11791例。
“我早上给我们卫生系统的有关领导发短信,我说愿意组织专家去武汉。这位领导立即回电说,好的,立即执行,马上就去!”李院士说:“我紧接着又在浙江省卫健委参加了国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电视电话会议,总理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心当下危重病人的情况。我也主动向国家表明,我要带队去武汉!”
中午12点多,决定驰援武汉后,李院士回了趟家,简单带了一些随身衣物。下午2:15点,赶回树兰医院和同事们汇合。
在树兰医院,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把最近一段时间紧急收集到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搬运到现场。相关负责医生正在紧张的核实出征人员的信息和物资信息。
出发前,我问了李院士两个问题:要在武汉工作多久?李兰娟说:“听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的指挥。(具体)去哪里要服从安排,我自己希望去金银潭医院,是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的医院。”什么时候回来?李兰娟说:“没考虑过。”
当晚21:00,杭州火车东站,李兰娟带领浙江医疗队登上由杭州始发的Z257次列车去武汉。据悉,清晨4点,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收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第二天上午,李兰娟即投入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