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
2020-04-14邹明明杨婉婉
邹明明 杨婉婉
【摘 要】目的:探究影响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应用膝关节HSS评分表评估本组患者关节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设为良好组、一般组,收集两组详细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置换前VAS评分、肌力、内翻畸形角度等均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佳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24kg/m2、置换前HSS评分<30分、置换前胫骨平台后倾角小为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存在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主要为体重指数和关节生物力学因素。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关节功能;体重指数;生物力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02
膝骨关节炎为我国人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机体痛苦,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不断下降,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实践证实该方法术后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但经长期临床实践也发现,并不是所有患者在接受该手术治疗后均能获得理想的疗效[2]。为明确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展开分析和讨论,现进行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本组患者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59~81岁,平均(70.9±2.8)岁,均自愿参与研究,同意随访。
1.2方法
术后随访研究对象,于随访6个月时应用膝关节HSS评分表评估研究对象关节功能。膝关节HSS评分表共由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6个评价项目组成,总分范围0~100分,关节功能优、良、可、差的评分范围依次为>90分、75~90分、60~74分、<60分。研究对象中,膝关节功能优、良、可、差分别为31例、45例、22例、8例。
将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优和良的患者设为良好组,将其余患者设为一般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肌力、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先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至多因素分析中,得出可独立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1.3数据处理
软件:SPSS25.0,采用LSD-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良好组、一般组体重指数、置换前VAS评分、肌力、内翻畸形角度、置换前HSS评分、置换前漆关节屈曲活动度、置换前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指数>24kg/m2、置换前HSS评分<30分、置换前胫骨平台后倾角小可独立导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佳(P<0.05),见表2。
3 討论
本研究分析影响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制定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价值。共纳入106例患者,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1.70%。根据该数据可知,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在术后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一步提示有必要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本研究分析得出,体重指数、置换前VAS评分等多种因素为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其中重指数>24kg/m2、置换前HSS评分<30分、置换前胫骨平台后倾角小为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具体机制可能为:体重指数越大的患者,膝关节承受的重力越大,关节功能恢复速度越慢。置换前HSS评分<30分的患者,术前的病理改变明显,可能累及关节周围组织,术后需要的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故在术后早期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早期研究已经证实,合适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对膝关节屈曲时的股骨后滚动有明显影响,该角度越大,为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后滚动提供的空间越大,越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3]。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得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体重指数和关节生物力学因素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建议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加强干预,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军.全膝置换中股骨假体轴向旋转对线与髌股关节生物性能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3):1838-1844.
[2] 李松柏,孙法瑞,李康路,等.单髁置换术及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对股骨内髁参数和预后转归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05):601-603.
[3] 袁敏龙,袁跃群.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9,40(03):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