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溶骨性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14李学敏
李学敏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溶骨性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3例溶骨性转移瘤患者(51例转移性骨肿瘤、40例脊柱转移瘤、17例四肢长骨转移瘤、5例不规则骨患者),所有溶骨性转移瘤患者均应用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方法(根据CT扫描图像和CT定位图像,了解病变区域的穿刺角度和生理曲度,确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转角度,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持穿刺针送入病变区再注入骨水泥)。采用统计学分析113例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17例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5例不规则骨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无效率(P<0.05)。结论: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溶骨性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止疼药物使用次数。
【关键词】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溶骨性转移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01
溶骨性转移瘤是一种临床常见肿瘤,影响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生存的重大问题是:其一,疼痛;其二,生存质量下降。随着我国对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日益上升。调查研究显示,腺癌患者经常发生骨转移情况,腺癌是最为常见的骨转移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药物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癌痛,但是一般需要在15d左右才能够缓解,为了不加强已经被破坏骨的强度,需要注重其不良反应。尤其是脊柱骨肿瘤,一旦未合理处理,会导致压缩性骨折发生风险。随着微创介入手术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对溶骨性转移瘤患者采取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3例溶骨性转移瘤患者(51例转移性骨肿瘤、40例脊柱转移瘤、17例四肢长骨转移瘤、5例不规则骨患者)。113例溶骨性转移瘤患者中有72例男患者、41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62.8±12.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CT/MRI)检查证实为溶骨性转移瘤患者,原发癌有28例肺癌、35例肝癌、30例胃癌、15例肠癌、5例其他。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根据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取其仰卧位,俯卧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检查床上,常规消毒,注射利多卡因(批准文号:5ml:100mg国药准字H3702214710ml:200mg国药准字H3702283920m1:400mg国药准字H37022108;生产企业: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2%~4%溶液一次不超过100mg)。手术前根据CT扫描图像和CT定位图像,了解病变区域的穿刺角度和生理曲度,确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转角度,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持穿刺针送入病变区再注入骨水泥(使用高压注射器抽取调配好的骨水泥,在骨水泥进入黏稠期时缓慢注入到病变组织内;推注时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严密监视下进行,如果有外渗情况需立即停止推注)。对四肢长骨状骨转移瘤患者,其穿刺点最好离开骨皮质被破坏的最为严重区域,保持轻柔的穿刺力度,防止穿刺过度而加重骨折。
1.3观察指标
分析113例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所有靶病灶完全消失且病理淋巴结dau最短直径减少超过10mm为完全缓解、靶病灶直径之和相比起基线水平减少超过30%为部分缓解、直径之和相对增加超过20%为疾病进展、靶病灶减少程度未达到部分缓解且增加程度未达到疾病进展水平为疾病稳定)。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51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17例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5例不规则骨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无效率(P<0.05),见表1.
3 讨论
调查资料显示,清楚了解病变部位的局部解剖结构是提高穿刺的关键措施[4]。从脊柱患者角度来看,椎弓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立体圆柱状结构,周边骨皮质较薄,另外由于椎弓根高度和宽度的走向方向不同,所以颈椎椎弓根的高度和椎弓根宽度比腰椎椎弓根小,因此在胸椎椎弓根内倾角从L1~L5逐步增加。椎弓根走向由椎弓根内倾角决定,因此操作人员需清楚了解椎旁相邻组织,术者补习清楚穿刺针尖的具体位置,避免邻近组织受损。研究认为,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的解剖结构较为简单,清楚了解血管走行位置以及穿刺过程中可避免血管神经[5]。在使用椎弓根穿刺技术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椎弓根内倾角不同,所以术前需根据椎体的CT图像来严格掌握椎弓根角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51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17例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5例不规则骨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无效率(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注入骨水泥治疗的椎体未见明显塌陷(有2例患者病变邻近椎体见不同程度的塌陷,17例四肢長骨转移瘤患者注入骨水泥治疗未见骨转移病灶,其中有1例患者因为外力作用发生转移部位骨折).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治疗溶骨性转移瘤患者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学治疗效果。影像学随访研究结果表明,骨水泥能够破坏大量癌细胞,从而起到局部治疗效果。对于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而言,重建骨水泥可有效保护病肢,必要时进行骨科相应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青,刘吉华,陈海松等.脊椎多发性骨髓瘤与溶骨性转移瘤的CT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8):1254-1257.
[2] 盛斌,袁友超,刘向阳等.应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溶骨性转移瘤[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9):806-811.
[3] 宋鑫,魏君,杨新宇等.胸腰椎体多发性骨髓瘤和溶骨性转移瘤的CT影像特点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100-102.
[4] 黄海,李福生,王亮等.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椎体及椎旁溶骨性转移瘤的临床效果[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3):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