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小麦锌肥试验示范报告
2020-04-14任建平刘淑娟
任建平 刘淑娟
一、供试材料
(一) 供试作物及品种
供试作物为小麦,供试品种选用濮麦10号。
(二) 供试肥料
锌肥选用ZnSO4·7 H2O,各处理底施肥料均选用45%(24—16—5)的沃力配方肥。
(三)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進行。试验点设在长葛市南席镇高庙村种粮大户张培峰流转的耕地内,采用GPS定位,远离村庄、道路、沟渠,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能排能灌。供试土类为潮土,质地为沙壤土,中等肥力水平,常年小麦产量水平500 kg/667 m2。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18.5 g/kg、全氮1.06 g/kg、有效磷9.3 mg/kg、速效钾104 mg/kg、有效锌0.86 mg/kg。
二、试验设计及方法
(一) 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2001 m2,总面积8004 m2。
处理1:对照(农民常规,地面灌溉,不施锌肥);
处理2:底施ZnSO4·7 H2O 1.32 kg /667 m2;
处理3:底施ZnSO4·7 H2O 2.64 kg/667 m2;
处理4:水肥一体化喷施ZnSO4·7 H2O 1.32 kg/667 m2。
处理2、处理3硫酸锌于犁地前拌配方肥底施,处理4喷施硫酸锌时用酸度计监测肥液的pH值,逐渐加入硫酸调整pH值在5~5.5。各处理底施45%(24-16-5)的复合肥50 kg/667 m2。
(二) 小区排列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大区无重复设计,每个小区之间均设埂,防止窜水窜肥,试验地周围设1 m保护行。除施肥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三) 田间记载与管理
试验地采用机播、灌水、施肥、化除化控等统一的田间管理,以上农艺措施均在1天内一次性完成。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期进行田间调查,田间农事操作记载播种、施肥、中耕、除草、灌水、防治病虫害等。2018年10月10日整地;2018年10月12日机械播种,播种量为12 kg/667 m2;2019年3月9日、4月12日铺设微喷带,每个小区作为1个灌溉单元,浇水2次,处理4随灌水用微喷装置水肥一体化分2次共喷施ZnSO4·7H2O 1.32 kg/667 m2,生育期内共降雨11次,为113.4 mm,防治病虫草害4次;5月28日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1 m2样点进行实产取样,6月2日收获。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和抗逆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生育期进程差别不大,出苗期、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一致。处理1空白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分别提前了1~2 d,处理3和处理4成熟期最晚,能延长小麦的灌浆期,较处理1和处理2推迟1~2 d,并且这2个处理抗病虫害能力最强。
(二)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小麦锌肥试验示范不同处理产量结构及性状见表1,显著性分析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株高、穗粒数、亩穗数差异不显著,茎粗、穗长达到显著水平,千粒质量、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处理3的小麦穗长、茎粗、千粒质量均显著优于处理1,产量最高,与处理2、处理4、处理1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处理4的茎粗、穗长与处理4、处理2、处理3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1相比差异显著,千粒质量与处理2相比差异不显著,产量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
(三) 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产量从高到低处理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2较处理1每667 m2分别增产46.7 kg、29.6 kg、11.2 kg,增长率分别为11.3%、7.2%、2.7%。小麦、ZnSO4·7 H2O、配方肥价格分别按每2.3元/kg、1.5元/kg、2.4元/kg计算,处理3收益最高,其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2较处理1每667 m2分别增收104.41元、66.58元、24.26元。产投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分别为8.59、8.37、8.02、7.91。
四、 结论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对于缺锌或潜在缺锌地块,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锌肥能增强小麦抗病虫能力,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增加穗长、茎粗、穗粒数、千粒质量。底施硫酸锌、水肥一体化喷施硫酸锌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与处理1相比,以处理3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增产46.7 kg,增长率为11.3%,增加纯收益104.41元,经济效益明显。因此,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缺锌地块,应首选合理底施锌肥,其次是喷施硫酸锌,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