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中小学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简析

2020-04-14邵徐亮刘应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标准建议

邵徐亮 刘应

摘  要:近些年国家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肥胖率、近视等问题尤为显著,针对此问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此诞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观察法,从器材配置、评价反馈和体育锻炼活动等角度出发,探索安徽省中小学在实施《标准》过程中的情况,从中发现硬件设施配置不够完善,部分学校敷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  安徽省中小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70-03

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身高体重的上升,肺活量、爆发力、速度和力量等方面的下降。2007年4月,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1]。为贯彻落实七号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活动水平,教育部在2014年修订《标准》。作为一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运用时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影响因素多样,本文就安徽省中小学的《标准》实施现状做调查,涵盖六安市、宿州市、淮北市、淮南市、亳州市、阜阳市、蚌埠市和芜湖市等地的64所中小学,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观察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实施质量,提高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点想法。

1  结果与分析

1.1 学校体质测试器材配备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表1、表2。安徽省绝大部分学校的《标准》测试器材基本满足测试的需要。小部分学校有出现不能够满足学生测试需要的情况。现场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部分较为简陋和不统一,学生对器材的使用不规范,例如,测试身高时使用卷尺在墙上划线,目测获得身高数据;肺活量仪器精度不一;立定跳远场地标准不同,有的使用有一定垂直落差的沙坑,有的采用在平整的水泥地或者塑胶跑道;50m和长距离跑项目跑道周长和材质不一。如果需要通过《标准》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上升,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工作性和警示性的体质数据的精准分析[2],倘若最基本的数据获取精度不一,则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经了解,导致器材缺乏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资金和器材质量问题。器材是实施《标准》的基础部分,是确保《标准》正常、有序地进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的必要条件。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较多,被测试个体数量多,在满足每年都要进行测试的情况下,仪器损耗较大。加之学校体育教师普遍短缺,使得投入体质健康测试的人力较少。在规定时间内满足上传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面前,大多数学校表示较难做到,由此可以看出政策资源在《标准》执行中的效力一般[3],抽查复核时配置尚且如此,平时锻炼可见一斑。

1.2 学校体质测试数据运用情况

由表3、表4、表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校会将学生的体测成绩反馈给学校和学生,这符合《标准》中要求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的要求。学校记录存档,便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大致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未来的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项目选材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生知晓自身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可以有目的性地参与体育锻炼,弥补其在某一方面的短板,使之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中来。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4]。在学校对学生成绩评价时应当把身体素质作为参考条件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各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评奖时大多数会考虑其体测成绩,有46.9%的学校选择最低限制为及格,32.8%的学校最低限制为良好。但是有20.3%的学校不将体测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这方面。

在对待体质测试成绩为“不及格”的学生,有73.44%的学校会组织补测,有26.56%的学校不组织补测。庄弼[5]在研究中提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是指对学生的体质和体能素质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价,采用预防、维护和介入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体能素质的主动干预的管理与实践过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测试,对结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给予意见,那么学生体质难以提升。

1.3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及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因素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修订)中第十条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h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6]。根据调查结果可得,满足1周3次及以上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有46.88%,在被调查的64所学校中有2所是沒有开设课外体育活动的。所有学校均有大课间活动,平均活动时间为37min,体育课每周各年级开课次数平均为4次课。基本都满足每天1h体育活动的要求,但是对于体育锻炼来说时间是其中一方面,在这有效的时间内是否真的得到有效的锻炼需要进一步讨论。

在有关于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中发现,按影响原因比重大小排列依次为:“学习压力大”“缺乏场地器材”“缺乏积极性”“气候”“缺乏指导”。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缺乏指导的比重最低,仅占5.98%,这反而可以间接说明学生在主观上是愿意进行体育锻炼的。张大超[7]曾提出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成效等是影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7]。在我国的教育行情中,应试教育仍旧是各界讨论褒贬不一的话题。迫于当前教育环境,学习压力近些年不光存在于高中阶段,而且已经向低龄化蔓延,使得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压缩。

猜你喜欢

标准建议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永远幸福
人必其自爱
党员标准是什么?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女汉子的新标准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