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扬州产业结构发展协调性研究

2020-04-14王寅

商情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

王寅

【摘要】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扬子江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发展的精华所在。将沿江八个城市打造成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体,也要求扬州产业结构主动适应新常态。本文分析了扬州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扬州城市特色,尝试给出扬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结构优化

一、引言

从国际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各国都将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带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从国内来看,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将对外开放的重心从发达国家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江三角洲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区域“引擎”之一,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012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比将超过制造业,并逐步释放潜在内需,这就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原先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能过剩的、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必须转型升级为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知识技术含量、高低碳循环经济的产业。扬州如何适应当前新常态,配合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进程,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扬州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扬州地处苏中地区,是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城市之一,也是上海经济辐射圈和长三角圈紧密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扬州致力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基本产业提升计划和“两化”深度融合计划,大力發展现代农业。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扩大有效投入,培育消费新热点。其中将汽车、机械、建筑、旅游、软件信息等五大产业确定为基本产业,这些产业由于产销规模总量大,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强,聚焦了各类资本、重大项目投资,成为扬州增长极,也成为稳定区域基本经济的“稳定器”。

(一)建设成效

1.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扬州抓住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注重整体推进、板块式发展,围绕基础设施互通、产业转型转移、开发园区共建、产学研合作、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教中心,重点打造承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实训和产业化基地。积极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以重点融合发展区域为突破口,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区域创新体系共建,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共享,打造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2.投资项目成效显著,拉动有效需求

扬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扬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呈现复苏态势,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4。制造业投资发展较快,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9.6%,增幅较一季度上升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比重达63.6%,占比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2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2%,增速高于工业投资31.6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37.4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需求较为旺盛,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8%,占工业投资比例达73.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项目显著拉动了有效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4.25亿元,增长8.7%,增幅在苏中地区列第一,全省列第五。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回升明显,实现零售额225.67亿元,增长9.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7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市场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3.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产业结构协调优化

2019年上半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0%,增幅全省第6,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是自2018年1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达到了年度增幅目标。分产业看,农业生产基本平稳,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63亿元,增长2.1%。夏粮单产提高,增长2.1%,畜牧业养殖效益提升,截至6月底,猪肉外三元出栏价格增长45.8%,内三元出栏价格增长48%,水产品产量稳中略增。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2019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4.09亿元,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从工业用电量来看,近三个月来稳步回升,上半年增长4%。从工业开票来看,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2811.4亿元,增长4.6%。先进制造业发展稳中有进,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83.3亿元,同比增长9.6%。从八大产业来看,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食品产业实现两位数高增长,增幅分别达44.9%、11.6%和11.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9.8%,电子信息产业9.3%,高端装备产业增长7.7%,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7.6%,高端纺织服装产业0.5%。服务业龙头企业拉动效应增强,第三产业2019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324.85亿元,增长6.3%,三产占比为47.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6.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23.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69.59亿元。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8:4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05:49.71:47.24,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影响社会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基于Hyperworks Inspire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探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