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当先 一以贯之
2020-04-14钱萍
名师简介:钱萍,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研训员。
技法指点
关于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历代学者多有论述。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指的便是文章的中心、主旨。立意高下,也是写作者思维品质高低的体现。日常作文中,有的同学不重立意,写作时常常“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的同学则是知易行难,写作时出现“行文不扣题,结尾抱佛脚”的现象。实践表明,作文“中心突出”不仅是一项写作技巧,更是一种写作思维。只有掌握了“立什么意一用什么立意一怎么立意”的思维方法和步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心不突出”的问题。
“立什么意”是指要审清作文题目内涵,确定文章中心。如这道“就在不远处”作文题,“不远处”意味着距离短、能达(看)到,“就”强调达(看)到的应然。据此,可以确立“奋发努力,目标不难实现”这样的中心。“用什么立意”是指要围绕中心精选合适的素材。可以先列出多个素材,然后选择个性化的、有新意的写。“怎么立意”是技法层面的,如开门见山、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
原谅呈现
选择
暑假的最后一个周末,终于有空出去转转了,一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苏州。
商量后的结果,不也是一个“选择”吗?此处可以关联标题。
我们的第一站是苏州博物馆。我曾在脑海中描摹它的模样,但还是惊艳于眼前这种聚合:建筑是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沿袭了江南民居的风格;金属、玻璃的结构肉眼可见,屋顶棱角分明,完全由几何多边形组合而成,又承载了现代材料赋予的活力。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充满了现代气息,真是令人叹服。步入大厅,盛夏的日光从顶窗倾泻而下,透出一丝温柔。落地窗外,庭院的景色一览无余,真是别有洞天。“贝聿铭在设计廊道时留了不少孔廊窗,由窗取景,实际还是遵循了‘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身后传来解说员的声音,带有苏州味的普通话,温润醇厚。我循声而去,是一個穿着“苏州博物馆”马甲的中年志愿者正在为游客讲解。他面带微笑:“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著名的标语叫‘。慢慢走,欣赏啊,希望大家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游览我们苏州的其他名胜,都能选择这样一种心态,慢慢游览。大家跟我来……”在他的讲解下,我们为贝聿铭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设计折服,为博物馆里无数陈酿着岁月精华的藏品而喟叹,也发自内心地感谢志愿者们无私的付出。
如此的设计,也是设计者的一种选择,可以点出。
选择“慢”的心态,适合游览的情境,也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调节,此处的选择得当。但是,与上下文及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热爱这座城市,也是一种选择。
离开博物馆,我们准备去不远处的观前街转转。开车去不方便,走路又太热,正纠结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三轮车聚集点,车夫们或小憩或闲聊。这让我们有点惊喜。在我们那个小城,三轮车近乎绝迹了,苏州城里居然还保留着这个行当!当即谈妥了一辆车,朝观前街去。车夫五十开外,很健谈:“‘吃煞太监弄,晚饭一定要去太监弄吃,松鹤楼、得月楼、老正兴,都是老字号的店。吃完再去黄天源买糕点……”听口音他不是本地人,问他选择到苏州的原因,他的话更多了:“我来苏州十年多了,好多其他城市都不让蹬三轮,苏州好……你们明天再去新区看看,多少高楼啊,发展得好!”话音中的自豪和博物馆的讲解员并无二致。当许多城市的人力三轮车已经没有生存空间时,苏州选择以包容的态度留下了这个行当,让这个城市既传统又现代,充满了魅力。
选择与被选择,这时是双向的,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夜晚的观前街,热闹非凡,既有上百年的老字号,也有新兴的网红店。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我庆幸此次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我忽然想起在苏州读研的一位学长,他放弃了上海一家公司的录用,选择留在苏州,此时,我理解了他的选择。
结尾点出高学历人才的“选择”,意在表现苏州这个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吸引力,虽扣题,但缺少思维的深度,略显仓促。
综合点评
本文小作者审题、选材还是费了心思的,通过苏州之行中景、人的叙写,力图表达“选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苏州更具魅力与活力”这样的中心,立意明确,也有一定的思维含金量。但是,对照“中心突出”的要求,本文待升格之处至少有两点:博物馆志愿者讲解等部分着墨不少,但扣题不紧;结尾部分虽点明中心,但和文章的前部分相比,思维始终在一个平面上滑行,缺少深度。
升格指津
阅读原文可知,题目“选择”在文中是多重的:“我”选择去苏州,贝聿铭选择中西结合的理念设计博物馆,讲解员选择用志愿服务的方式热爱这个城市,三轮车夫、学长选择留在苏州,这个城市选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发展之路……这么多的“选择”不能简单堆叠,应该提炼出中心并进行梳理、归类。“传统与现代并存”,这是一个显性的存在,但以此为中心,思维的深度不够。认真想一想不难发现,这个显性存在的背后其实是“和融开放”理念的支撑。不妨以此为中心统摄全文,形成以“和融开放”建苏州与讲解员、车夫等人爱苏州两条线并行的结构,这样可使文章内容丰富而有序,中心突出且有思维含金量。
佳作出炉
选择
暑假的最后一个周末,一家人终于有空出去转转了。去哪儿呢?经过多方了解,我们最终选择去苏州。
开头点出“我”选择苏州作为旅游目的地。为什么如此选择,苏州之行如何,都让人欲知究竟。
第一站是苏州博物馆。我曾多次在脑海中描摹它的模样,但还是惊艳于眼前这种组合: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沿袭了江南民居的风格;各种几何多边形任意组合,金属、玻璃大量使用,现代的元素随处可见。选择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理念来设计苏州博物馆,这样的匠心真令人赞叹,无怪观者如潮。步人大厅,盛夏的日光从顶窗倾泻而下,透出一丝温柔。从落地窗看出去,庭院的景色一览无余,别有洞天。“贝聿铭大师在设计廊道时留了不少孔廊窗,由窗取景,遵循了‘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的古典园林设计原则……”身后传来解说员的声音,带有苏州味的普通话,温润醇厚。我循声望去,一个穿着“苏州博物馆”马甲的中年志愿者正在为游客讲解。他面带微笑:“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著名的标语叫‘慢慢走,欣赏啊,希望大家也能选择这样一种心态,慢游苏州这个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美丽城市。大家跟我来……”听着他的讲解,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他选择用志愿服务的方式来热爱这座城市的做法,也足见这座城市的魅力。
小作者敏锐地意识到,确定一座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也是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之作。
“慢”的选择缘于苏州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点,此处描写紧扣中心。
又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与上文密切相关。
离开博物馆,我们准备去不远处的观前街转转。开车去不方便,走路又太热,正纠结时,街角处一个三轮车聚集点闯入我们的视野,车夫们或小憩或闲聊。这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们那个小城,人力三轮车消失很久了,苏州城里居然还保留着这个老行当!我们当即谈妥了一辆车,朝观前街去。车夫五十开外,很健谈:“‘吃煞太监弄,晚饭一定要去太监弄吃,松鹤楼、得月楼、老正兴,都是老字号的店。吃完再去黄天源买糕点……”听口音,他不是本地人,问他选择来苏州的原因,他的话更多了:“我来苏州十年多了,好多其他城市都不让蹬三轮车,苏州好……你们明天再去新区看看,多少高楼啊,发展得好!”话音中的自豪和博物馆的讲解员并无二致。夕阳渐渐落下,晚霞映红了天空,车夫使出更大的劲,三轮车平稳地穿行在老城区的街巷里。
三轮车夫的选择,让这个城市多了一份怀旧的味道,依然紧扣苏州的特点,和上文一脉相承。
夜晚的观前街,热闹非凡,既有上百年的老字号,也有新兴的网红店。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我庆幸此次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我忽然想起在苏州读研的一位学长,他放弃了上海一家公司的录用,选择留在苏州,此时,我理解了他。其实,我们的选择也是苏州的选择。苏州选择了和融开放、兼容并蓄的发展理念,也就选择了本地人对苏州的热爱,选择了外地人对苏州的认同,选择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和发展的活力。一座城市如此,一个国家也当如此。
篇末照应开头,深化了主题。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城市特点背后,是开放的城市发展理念。由现象及本质,由城市及国家,立意的深化体现了小作者思考的深度。
综合点评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小作者从谁做选择、选择什么、选择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审题,结合一次旅行的经历,确立了“选择和融开放、兼容并蓄的理念,为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一主题。在这一主题的统摄下,小作者将旅行中的见闻感受进行了梳理,以苏州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特点为明线,以苏州包容开放的城市建设理念为暗线,叙、写、议结合,诠释了对“选择”的理解。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富有思辨色彩。
小试牛刀
我们每天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谈论些什么?也许是街头的见闻,也许是校园里的故事,也許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上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要注意精选素材,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