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0-04-14李海彬
林 朝 李海彬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515031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中不稳定的斑块脱落或破裂,形成血栓后造成冠状动脉血液供给急剧减少或停止,进而发生心肌缺血或坏死[1]。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物。D-二聚体属于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能够反映机体是否形成血栓。这两种标志物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急且预后差,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危险分层,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病、预后、冠脉病变上的一种评分方法,能够反映疾病的危险程度,其优越性要高于其他评分系统。本文对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进行探讨,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诊的3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8.69±4.56)岁;按照病变情况分成单支病变组13例,男8例,女5例;双支病变组7例,男5例,女2例;三支病变组17例,男11例,女6例。按照GRACE评分将研究组分成低危组11例,男8例,女3例;中危组10例,男6例,女4例;高危组16例,男10例,女6例。研究组纳入标准:(1)首次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年龄在18~80岁之间。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57.13±6.23)岁。所有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既往有 PCI 史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史的患者;(2)有冠心病以外的可引起心肌缺血的临床情况,如严重贫血、缺氧、低血压、心律失常、甲状腺毒症等的患者;(3)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原发性纤溶、血液病病史的患者;(4)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需要至少8h禁食后于次日晨7点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于干燥管内送检,抗凝,室温离心分离血浆后置-20℃冰箱内保存待检。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GRACE评分: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收集相关信息,根据总积分分组,<108分为低危组,108~140分为中危组,>140分为高危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以GRACE评分为依据,对比研究组不同支数病变组及低危、中危、高危三个亚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
2.2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GRACE评分比较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GRACE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病变数越多,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和GRACE评分越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支数组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GRACE评分比较
2.3 研究组三个亚组间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低危组水平最低,其次为中危组,高危组最高,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个亚组间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斑块破裂或脱落,诱发的闭塞性血栓或血管痉挛,患者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典型表现,如胸闷、胸痛、心力衰竭等,严重时还会出现猝死。该病的病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3]。为了减少心肌缺血性坏死,减轻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要求临床医师应在ACS的早期尽早、充分、持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血栓形成,所以寻找早期反映血栓形成的指标对于预测疾病有重要价值[4]。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凝血因子,能够参与血栓形成的过程,当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升高时,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机体激活了凝血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5]。纤维蛋白原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患者受到应激反应、严重外伤时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D-二聚体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降解物,对血栓的形成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D-二聚体是临床上预测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帮助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6]。
GRACE评分是一种评价心血管危险程度的方法,通过该评分系统能够预测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十分有利。根据GRACE评分进行的危险分层,可以更好地筛选高危患者,尽早开展有效治疗。《ACC/AHA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已经将GRACE评分推荐用于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评分体系[7]。同时指出对于病情低危且稳定的患者在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进行GRACE评价,对于高危且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介入治疗[8]。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GRACE评分较低的低危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要明显低于中、高危组(P<0.05),说明GRACE评分预测的风险价值与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郭斯琪等[9]的研究中显示急性冠状动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和GRACE评价均要明显下降,说明当病情好转后,三项指标会随之下降,这对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蒋玲霞等[10]的研究结果中提示,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和GRACE评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中有重要价值。上述文献与本文结果大致相同。在临床诊断中,可通过三项指标进行预测,D-二聚体和纤维的蛋白原的水平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而GRACE评分可以预测疾病的危险程度,但GRACE评分需要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评价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针对的是患者当前的病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缺乏针对性和指导价值,所以应结合其他两种方式同时使用。
综上所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GRACE评分与健康人相比均明显升高,且病情越严重三项指标的分值越高,临床可联合三项指标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