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科技园的新启示

2020-04-14孙凤王虹燕李亦林傅杰

华东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技园中欧园区

文 孙凤 王虹燕 李亦林 傅杰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成为目前政府、高校、科技园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了欧洲典型科技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问题入手,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欧洲科技园成功的若干启示,为推进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强化中欧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科技园,一般是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在全球推动科技创新的浪潮下,科技园作为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和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域,在运行和发展上都有着极为显著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逐步向社会转移,通过探索社会投资与高校科技成果有效结合等方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并形成了一批国内较有影响的上市公司或企业集团。早在2001年,科技部、教育部就印发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凝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在我国研究开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截至2018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达115家,拥有场地面积708.6万平方米,设立孵化基金13.4亿元,累计毕业企业10733家。从地域分布来看,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北京、江苏、上海三地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均超过10家,位居全国前三。从发展成效来看,仅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有10127家,实现总收入325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30.8亿元,获得净利润16.4亿元,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近13万人。

经过二十余载的艰辛探索,大学科技园因依托大学科研资源优势,具备了先天的“造血”能力,已成为承接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阵地,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修订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可以看出,在国家战略定位中,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赋予了三个核心功能:一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承接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二是依托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支撑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实践,服务师生创新创业。

大学科技园的痛点

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

在管理方面,由于大学科技园对所属高校的依赖性,导致科技园的市场化运作往往不够成熟,这在管理人才的任用和激励上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管理人才的素质也将直接影响科技园的发展定位与服务能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具有专业背景和市场经验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企业文化需淡化行政色彩,建立和落实有竞争力的企业化人员任用和长效激励机制。这一点在大学全资管理的科技园上体现尤为明显。

在职能方面,目前大学科技园多以企业孵化的建设运营为主导方向,从而造成大学科技园与政府、企业创办的孵化器作用重叠、同质竞争及资源浪费,而由于大学科技园对各高科技领域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不足,缺少强有力的研发机构,无法像发达国家的大学科技园那样成为大学创新链的延伸,发展创新集群,从而导致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职能的实质性丧失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错位。同时,大学科技园中的成果转化与本校学科的关系不够紧密和广泛,学科与企业的结合也较为松散。

在盈利模式方面,较少有大学科技园能够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较好的能够借助大学的投入,利用房产养园区,而更多的大学科技园沦为“二房东”角色,依靠房产出租的差价结余作为盈利手段,发展十分艰难。创业投资作为科技园发挥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却由于现行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在价值评估、投资评价和审批程序、交易安排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使得大学科技园的创业投资功能实质性缺失。

欧洲典型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欧洲的科技园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模式,建立了健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使科技园成为大学创新链的延伸,形成了诸多创新集群。

意大利“千米红墙”创新园区

“千米红墙”创新园区是意大利十大创新园区之一,目前已入驻企业60家,其中实验室23家,现有员工及研究员1700名。园区具有机械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疗、信息工程、高等教育等几大科技集群,从而致力于推动学术界、企业界和科学界之间的对话交流,鼓励互补性和专业性,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来探索科学和技术的前沿。

目前,入驻该园区的众多研发中心以及高科技生产中心包括:布雷博研究中心(机电一体化、传感和机械),布雷博SGL碳纤维陶瓷制动件实验室 (布雷博与SGL集团共同创建的合资公司),Petroceramics (米兰大学的衍生企业,从事高级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岩土材料的处理),Intellimech (机电一体化—基础建设应用的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平台:意大利此领域规模较大的项目),Italcementi意大利水泥集团的研发中心(“i.Lab”—高级材料和化学),Mario Negri研究所的新实验室(生物技术),以及“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和贝加莫大学的研究与技术转移办公室等,为技术转移国际合作以及校区和园区的深入对接提供桥梁。

意大利米兰世博园区创新园

米兰世博园区创新园,即2015年米兰世博会所在地,世博会结束后留下的场地及设施,由米兰市政府与合作伙伴澳大利亚lendlease不动产公司共同投资60亿欧元建设,把其逐渐转换为城中城,命名为MIND(Milano Innovation District的简称),即米兰创新园,缩写隐含大脑的意思,旨在建设类似亚马逊丛林生态的将高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等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的创新园,促使不同思想和灵感的交融和碰撞,产生各种创新成果。

米兰世博园区创新园由几大部分组成:研究和人类生活相关技术创新的研究机构,主要针对自然科学,药物、精准营养,遗传疾病等方面;部分米兰国立大学校园,主要是自然科学、药物等方面,可以容纳2万名学生;兼顾治疗与科研职能的医院;具有灵活的办公区域、餐饮区域、文化休闲及运动区域的米兰创新村,通过人与人之间想法、创意、需求交融碰撞,构建相互协同的生态体系;以及包括大型跨国企业、中小型企业、各类加速器、孵化器、政府及企业机构、生活福利设施的企业群。创新园还在建设一个全球顶级高校和实验室的协作网络,其中包含伯克利、斯坦福、麻省理工、新加坡国立、美国宇航局实验室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比利时根特大学科技巷科技园

根特大学科技巷科技园由根特大学拥有和管理,位列全球100强学术机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企业研发中心、公共研究机构和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生态系统,为促进创新和创业提供了环境。根特科技巷科技园创建于1986年,园区现有10家大学实验室、8所研究所、11个国际企业研发中心和60多家高新技术成长型企业,拥有3500多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每年,科技园都会迎来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内共有3个孵化器、一个商务中心和一个加速器,包含生命科学、材料学、数字技术三个主要创新集群。属于数字技术创新集群的Caliopa是由世界著名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机构和根特大学光子学研究小组成立的分公司,现已成为硅光子学组件的领导者,并在2013年被华为收购。

科技园和大学的联系十分紧密,科技园和校园共享部分场地,包括实验室和办公空间等;在人员方面的联系也十分深入,科技园可以轻松访问根特大学的研究基础设施和人才库,其中包括44000多名学生以及15000名研究人员和相关支持人员,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生选题,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完成博士学位。

瑞典KISTA科学城

KISTA科学城是在1973年,由爱立信公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能源和自动化技术集团以及皇家理工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共同打造的一片以高科技为驱动的科技新城,2000年被评为全球第二大科技园。园区现有企业972家,更有多家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入驻,例如爱立信、诺基亚、IBM、Oracle、Intel、Sun等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KISTA 因此有欧洲“移动谷”之称。

今天,KISTA是由世界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公司、小型尖端公司和知名的研究机构组成的独特组合。这种环境激发了强烈的创新氛围。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条件,2002年,成立了斯德哥尔摩创新与成长(STING)公司,作为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将KISTA中的初创科技公司的年数量从5.6增至16个,ICT创新链逐渐延伸,KISTA科学城也因创新集聚而蓬勃发展。2016年,KISTA成立了开放测试平台Urban ICT Arena。在开放式试验台上,正在测试与KISTA中部的智能城市,无人机和网络安全相关的新技术。

KISTA始终将产业、公共部门和大学紧密结合。在KISTA,有许多教育机构,包括两所大学的参与。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在KISTA联合组建了一所信息技术大学(IT University),斯德哥尔摩大学在此设有计算机和系统科学系,有近5100名学生。皇家理工学院在KISTA设有ICT顶级课程,有近1700名学生。瑞典国防部研究所、国立信息技术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一些院系也相继在这里落成。在高端人才培养上,政府、大学和KISTA科学园三方合力,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产业人才培养及供给机制。一方面,园区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很多学生在读期间便开始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公司任职;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著名的产业界人士也会来到大学讲课,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人才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园的创新发展。KISTA内还有几所高中,通过与该地区公司和大学的紧密合作,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学习访问。

欧洲科技园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以上四个科技园的运行模式分析,可以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如下的借鉴与启示。

大学、企业、园区的多向促进。上述四个创新科技园区出资方均不同,可以由私有企业建立,如“千米红墙”创新园区;政府和私有企业共建,如米兰世博园区创新园和KISTA科技城;也有高校建立的,如根特科技巷科技园。但其共性皆为高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共存的高新技术密集区,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其科技园也吸纳了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研发,这一方面促进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移和后续创新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挥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并通过企业需求来对接高校研究项目,反向促进高校的科研进步,园区内的各个机构具有平等、开放的合作关系。这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着显著差异,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的依赖程度更深,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往往校内基因显著,其园区企业大多带有较深的高校烙印,呈现“一家独大”的趋势,这使得科技园各项职能的发挥受到限制,科技园的地位也与所属大学的名气关联过深。同时长久来看,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反向促进作用,这也不利于高校今后的科研发展。

另一方面,相较大学科技园来说,欧洲科技园和大学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关联也更为紧密,范围也更广。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培育功能往往仅体现在对少数创业人才的培育,而忽视了大学内大量的学生群体这一“蓄水池”,尤其是研究生这一已开展课题研究的群体,如果园区能够与学校研究课题开展更为紧密的结合,这对于后续人才的培养将极为有利。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上述四个案例中,有的专注一个科技领域,有些则涵盖了多个不同领域,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科技园均具有完整的创新链,形成极具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也多依赖于学校优势学科,形成了一系列小型产业集群,但其规模往往不大,这与园区引资和研发能力密切相关。这要求园区具备有效的金融管理和服务体系,而这对于国内多数大学科技园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吸纳专业团队开展商业化运作是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在形成并提升创新集群竞争力上,也需要行业领军企业的参与和带动,这是我国大学科技园所面临的另一挑战。同时,在欧洲科技园里,也往往不是一家大学的“孤军奋战”,而是吸引了多家高校相关团队的参与,强强结合,并通过和其他各类机构的深入合作,从而让科技园成为区域创新中心,这对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欧科技园区的合作前景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与欧洲一流科技园的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建立紧密合作,从深入明确大学科技园的职能定位出发,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功能,强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创新集群。同时也可以通过发挥本土优势,通过中欧科技园区的合作,探索创新模式,避免各科技园的同质化,向区域创新中心转化,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园区。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推进中欧技术转移网络建设。实现中欧技术转移合作,政策是保障。建议双方以《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指南,在已有的中国欧洲科研人员网络(EURAXESS)、欧盟玛丽•居里人才计划、中欧科研与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等科技合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将促进中欧技术转移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建立中欧高校联合创新机制和校企合作计划,鼓励本国高校与欧洲企业开展技术转化合作,共建中欧产研转化平台,探索产业培育新路径,实现国际间的资讯直通、技术联通以及人才互通,构建中欧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合作网络,促进中欧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的提升。通过发挥已有的双多边技术转移中心(与中东欧等)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中欧校企技术转移合作的现有资源,激发企业、大学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不断提升技术转移合作总体布局的系统性、协同性,形成各层次全面参与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推进中欧深度“创新合作”新局面。

第二,聚焦共同技术难题,建设中欧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与欧洲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诸多共同技术难题,亟需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模式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应对挑战。中欧双方可以从合作规模和合作重点两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不断增加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的规模,促使其从当前的点状式分布向更加密集的网络化分布发展;二是兼顾近期挑战与新兴技术前沿研究,鼓励中欧高校与企业针对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粮食安全、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注重新兴技术前沿,加强在能够引领未来重点领域的前瞻性合作研究,如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进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在若干前沿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优势,中国希望通过不断深化创新开放合作,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创新智慧。

第三,搭建合作交流载体,实现合作平台多样化。国家和省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园区、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成为汇聚国际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创业、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已构建了中东欧区域性技术转移平台,开展了中国—意大利创新活动周等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未来建议双方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科技园区合作关系,促进中欧高校、企业的双向技术转移转化;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中欧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水平交流和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落地;鼓励企业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创新孵化中心等,成为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的新载体。中国将通过搭建形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创新资源深度融汇的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形成我国与欧洲国家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亮丽名片。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经验,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亟须坚持对标国际较高标准、较好水平,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进大学、企业、园区的高效联动发展,打造完整创新链,形成极具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发展共生共融。把握发展机遇,强化国际创新合作,增强政策供给,营造优越创新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大学科技园,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园中欧园区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