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体验法在居住区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2020-04-13刘敬伟

商情 2020年9期

【摘要】居住区规划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不被重视。本文对学生参與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及在理论教学、实地调研及方案设计中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体验进行了论述,以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参与体验法  实践教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规划类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对居住区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掌握居住区规划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从事相关的职业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所学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解决居住区发展,规划和设计中所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并能设计出居住区规划初步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参与体验法在居住区规划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对学好居住区规划课程非常重要,目前在居住区规划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教学有待改进

居住区规划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内容并重,在教学安排上先理论后实践。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后期上实践课时理论如何和实际相衔接无思路,不能正确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基地调研分析重视不够

居住区的实践部分一般来讲包括前期准备、方案构思、方案设计和成果制作四个阶段。前期准备主要包括研读任务书、资料搜集、基地调查、实例调查分析等,这是形成规划设计理念乃至方案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不重视基地区位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分析,从而使得很多设计脱离了基地本身的地域特色,许多方案只能在形式和功能等层次上做文章,深度不够。

(三)学生探究能力缺乏

理论教学中通常是以教为主,实践教学以一对一辅导为主,这种模式虽然能对学生设计方案给出具体指导,但缺乏相互借鉴和交流的机会,设计成果呆板,创新能力相对缺乏,很少出现特色的方案设计。

二、参与体验法在居住区规划课程中的实施

(一)改进理论教学过程增强学习目的性

居住区规划涉及学科知识较多。涵盖地理、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绿地、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只学习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及城市规划原理等相关理论课程,同时并行开设的还有绿地规划,其他学科知识储备不够,在讲授理论时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把传统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的教学过程改为案例分析—理论讲授—实际案例调研—分析讨论—方案设计,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前让学生先观察几个实际案例,使学生对居住区有一些直观的认知,明确在做好一个方案应该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再进行理论讲解,这样学生会明确学习目的,清楚要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也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通过实地调研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方案的现实性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涉及居住区用地规划、公建配套建设、道路交通及绿地规划等领域,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面。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过于重视居住区设计中的平面布局和美学表达,对总体规划的宏观把握及至关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相关规划等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从任务书解读到方案设计,学生难免脱离实际,异想天开,设计流于表面,忽视市政基础设施、公建配套、行业规范、道路交通对居住区的影响,无法切合当代社会居住区发展趋势。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城市附近的已经建成的小区,分不同规模和档次进行实地调研,实地体验居住区规划、运作及管理模式,了解不同居住区定位、居民生活行为轨迹和家庭结构,群体建筑的规划布局与周边道路、设施、绿地等用地的协调程度,分析案例的优缺点,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增加参与体验机会,使学生对现实情况和居民需求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做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居民需求的宜居的居住区。

(三)通过方案互评掌握设计重点,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是学生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设计内容表达的是否科学与规范,指标选取与确定是否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是否与设计任务书相一致,方案的总体规划布局与周边环境、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符合居民的审美心理和行为心理;建筑布局是否满足日照、采光、通风、防噪、防视线干扰的要求;公建配套的规模和布局是否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内外交通流线分析;基地内外景观的合理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与整合是评价方案的重点。在学生完成初稿后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一方面加深理解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中的重点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互评中可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利于后期成果的修改与完善。

三、结语

居住区规划课程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在已经具备一些绘图软件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熟知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规范和原则,掌握基地调查与分析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规划设计方案中,呈现自创的设计方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均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体验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姜力,王萌,黄靖淇.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9):98-100.

[2]王伟,袁书杰.对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0-51.

[3]张建.调研型案例教学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145-150.

基金项目:辽东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18B005)。

作者简介: 刘敬伟(1971-),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