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福之塘寻土楼

2020-04-13林晓文

闽南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塘村土楼太极

林晓文

平和县九峰镇北去数十里,海拔800多米之五凤山西麓,群峰逶迤,层林叠翠,自然风光秀美绮丽。发源于五凤山脉的韩江支流仙溪由东往西迂回流淌,丰沛的溪水长年滋养着一方沃土。数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朱、杨、曾、黄、林、李诸姓村民在这里聚族而居,渐渐形成一个古朴而幽静的村落——秀峰乡福塘村。

福塘村在平和县西部腹地,昔称“上大峰”,何时更名“福塘”史料未见详载。其境处于闽粤边陲,系平和旧县衙通往汀州、赣南的必经之地,亦为古代商旅要驿,清时设有“大峰塘”关卡,民国时期曾为平和县维新乡治所。以“福塘”替称“上大峰”,想来离不开“有福之塘”寓意。今人又称福塘“太极村”,盖因流经福塘村的仙溪曲折西行,在山坳间冲积成“S”形地貌,将福塘村分为南北两部分,由高处俯瞰则呈太极两仪之“阴阳鱼”形状。斯地民风淳朴,教化早开、文脉绵延,迄今留有明清风貌古民居62座900余间,大都结构精致、造型美观,可谓集漳潮民居建筑风格之大成。这些古民居中,处于阴阳双鱼眼位置的两座圆形土楼——朝阳楼和聚奎楼显得尤为突出、出类拔萃。

朝阳楼

在有着“土楼王国”美誉的闽西南山区,以“南阳楼”为名的土楼着实不少。眼前所见之南阳楼,址在秀峰乡福塘村南山社,仙溪南岸。仙溪形如彩缎,自南阳楼北侧蜿蜒流淌,为福塘带来绵绵不绝的灵秀之气。“南阳”者,南太极阳鱼之眼也,是冥冥中的巧合还是筑楼者有意为之,我们不必探究。历经数百年风雨浸蚀之后,南阳楼显得老态龙钟,楼之前半部分已然坍圯,仅石砌墙脚和一矩形门框遗存,楼门上方枕着两块门簪石,门簪上头想来曾经镶有楼名匾额的,惜也已荡然无存。所幸后半部分楼体尚算完好,原貌之宏大犹可窥之。其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双环圆形土楼,楼体通高三层,其中左侧数单元仅为二层,可见原貌已然塌毁,今貌系在原址重新修建。整座土楼原有十六个单元三十二开间,外加门厅及中厅各一。楼体直径约40米,单元进深12米,内墙为青砖墙面,入户单元石柱加砖拱券门,上有门簪装饰,门簪或圆或方,圆者为木,方者为石,其上多雕有“卍”字图案。楼内未设内台明,楼埕为卵石地面,边沿设一排水沟,埕中水井一口,井沿由两块半圆弧状花岗石拼成,井水不深,水质清冽。楼内每两个开间共一单元,前落为门厅,后落一层隔成两半,前为正厅,后为两间厢房,边侧有楼梯通往二、三层,二层靠窗一侧有连廊互通。前后两落之间为一梯形小天井,边长不足2米;天井边为敞开式灶间,兼作通道,整体空间稍显狭窄。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间久无人居的单元正厅曾经以旧版英文报纸糊墙,惜因时日久远,报纸大都已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僻壤之境,能得英文报纸糊墙,至少说明其主人曾经漂洋过海闯世界,是见过世面的人。

于走访中得知,南阳楼曾为福塘朱氏富族聚居之所。福塘村现有一千多户4000余人口,其中以朱、杨、曾诸姓居多。福塘朱氏,乃南宋理学名家朱熹后裔之紫阳派平和朱濂支系,大抵在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先祖为避战祸自苏洋田心徙居上大峰。因择居之处地势低平,常年受仙溪水涝之害,时有朱熹第十八世孙朱宜伯联合杨、曾两姓族人,在其舅父、永定风水师“钟半仙”指点下,将流经此地的仙溪由直改曲,形成“S”形,并引导村民在两岸临溪筑屋居住、修筑码头商铺,渐渐形成“太极图”格局。以后之楼宇建筑,大都遵循太极仪理而建,盖取“依太极图形,取不败之意”也。坊间流传着“有大峰富,无大峰厝”的说法,其楼宇房屋,无不以石为基,以砖为墙,结构紧密,布局合理,飞檐斗拱,精雕细琢,可谓汇聚漳、潮建筑之精华,迄今仍有62处近900间明清传统建筑遺存,成为难得一觅的闽南传统建筑博物馆。

据当地朱氏族谱记载,朱宜伯,字道,县乡宾义士,系朱熹第十八世孙,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享年七十一岁。朱公宜伯乃秀才出身,谙知天文地理,却无心考取功名,一生热衷商贾之道,以经营烟草、茶叶致富后,热心家乡公益,倾情回报梓里,谱载“他一生绸缪图帷,无所不止,为人敦厚笃实,处己俭而待人厚,治于家而伦序正,施于乡则睦恤周,年弥高而德愈昭,颂其德则抑其名”。在改造上大峰之地形格局之余,朱宜伯大约于乾隆初年发起建造规模浩大之南阳楼,使其成为朱氏后世安居乐业之所,于族于家,功莫大焉。

福塘虽地处偏远山区,但在一个时期内亦曾繁华过、热闹过。彼地山多田少,人们耕作之余,祖辈均有人沿着仙溪顺流而下,经韩江而奔赴潮汕等地从事商贸,甚至由汕头港搭船“过番”下南洋谋生,尔后衣锦还乡,或肇基祖业,或修桥造路,完善了福塘的基础设施,也带动了一方经贸发展;更可贵的是,福塘朱氏虽山居避世,却秉承朱子儒家遗风,重视文化教育。朱宜伯于康熙、雍正年间即亲手创办“桂岩书院”,延聘名师为邻里育才,并“置下县城(今九峰)南、北门洋租谷四十余石良亩,为子孙进中者赆省、京费之资;又置书田二百余石,作为子孙文武进泮者膏火之费,以鼓励子孙进取前程”(语见《平和朱氏族谱》),为教育子孙不遗余力;其后世秉承先祖遗风又创办“文峰斋”等书馆,免费招募本地及邻乡子弟入学,可谓崇文敬儒、文风鼎盛,尤其以朱仰修为首的举人、秀才在文峰斋成立“八士会诗社”,在偏远的山村独树一帜。此外,近代更有通晓音律之士,在南阳楼旁的“茂桂圆”内设有“八音班”,抗日时期又成立了“福塘醒民潮剧团”,通过以戏剧形式宣传抗日的同时,也为山乡小村落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鼎盛的文风,为偏居一隅的福塘朱氏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贤才,今之福塘朱氏,亦不乏能人志士,他们走出福塘,在广阔天地里舒展才华,在仕、农、工、商各界成就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有福之塘”的最好诠释。

今之南阳楼虽已半圯而难复往昔容颜,但大门随近散落之石制构件、各种石碾器具,以及周边茂桂园、观澜轩、寿山耸秀楼等民居楼宇,无不透着浓浓的历史人文底蕴;村里村外无处不在的太极八卦元素,更于平凡之中散发着诸多神秘的传奇色彩,令人心向往之,盘桓其间不忍离去。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在福塘采访时,曾经穿过南阳楼西则一条狭长的巷道,巷道石径宽不盈尺,石径边是一条数尺深的排水沟。因巷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行,好在排水沟旁每隔数步均铺设有一块可容单脚踏足的石块,若穿巷时恰逢对面来人,则单足踏上石块借力倾身,即可轻松礼让来人先行,此石俗称“让路石”,亦被前往观光的游人称为“礼让石”,如此浑然天成的巧妙设计,何尝不是朱子儒家遗风的一种传承呢。

聚奎楼

聚奎楼位于仙溪北岸之福塘村塘背科。以“太极图”观之,所在为北太极阴鱼之鱼眼,与处于南太极阳鱼鱼眼位置的“朝阳楼”隔溪相望,显得更加气象端严。其为双环单元式圆形土楼,内环单层,外环三层,平面8个单元24开间,外加门厅和中厅各一间。楼体直径约41米,大门朝西而开,为花岗岩方框套拱券门,内门框宽约1.5米,高2.5米。其上两个方形门簪分别篆刻有“合社”“平安”字样;门楣处嵌有一石雕阴额,上书楼名“聚奎楼”;两侧方框錾一副楼名嵌字联:“聚族于斯和气一团安乐土/奎星所照灵光万古萃高楼”。楼名取“五星聚奎”之意,五星聚奎為古代干支历法的开端,是为祥瑞之兆。

聚奎楼内环为青砖墙面,单元含墙进深约12.9米,以门厅和中厅为界分左右两部分,各设四个单元拱券门,门侧有窗,石砌窗框錾有窗联,与他邑土楼相比风格殊异。左右两部分装修风格又有不同,右侧相对简陋,左侧则精致得多。选择左侧中间一单元推门而入,却见里边三开间共用一个天井,显得开阔敞亮;上厅左边有侧门与相邻单元互通,两个单元共六开间形成一个整体,显见大户人家之气派。每个单元上厅后侧有一副斜梯通往二、三层,楼上每层各有1个楼梯间2间卧房,两单元合共2个楼梯间4间卧房。房外有连廊互通,靠窗一侧为木屏隔墙,木屏上半部分为镂空栅格,使得廊道采光良好;栅格边缘镶有镂空雕花,雕工精细,构图巧妙。概括而言,聚奎楼左侧四个单元中,居中两单元各层均连接贯通,两端单元则互为独立,这又是闽西南土楼中绝无仅有之结构格局。

由楼上循梯而下,回到一楼正厅。这是一间敞开式厅堂,正面屏风及两侧墙面均挂满相框,中间所挂为杨友政、邓吉夫妇标准像。可见杨友政夫妇即是聚奎楼肇建者。

能以一己之力修筑如此气派之聚奎楼,此杨友政又是何方神圣呢?

阅其生平介绍可知,杨友政(1882-1959)乃福塘杨氏农家子弟,其幼年失恃,父亲体弱多病而家道贫寒,于16岁即随舅父过番至泰京(即泰国曼谷)“叹吃”(讨生活),从月挣3铢泰币做起,至29岁创办福安堂药行,年近四旬方娶大埔客家女邓吉为妻。20世纪20年代末,时逢乱世,战火频仍,杨友政虽身在异国,仍牵挂家人安危,遂耗费巨资,由发妻邓吉孤身归国返乡修筑规模浩大之聚奎楼,至1936年聚奎楼落成(匾额题款“民国丙子年春月”,丙子年即1936年),前后历时六载,邓吉以弱女子之躯,三次自泰国长途跋涉返乡,不畏艰险,呕心沥血。聚奎楼建成以后,左侧4单元供杨友政家人自住,右侧4单元作为叔伯近亲安居之所。杨友政逝后,邓吉亦曾于20世纪60年代返乡在聚奎楼小住。

据当地杨氏后人提供的资料记载,聚奎楼由具有丰富修楼经验的永定师傅承建,其木屏雕刻则由大埔和村的邓耀金师傅和白土村的林大寿师傅制作。楼体依太极八卦图而造,左右合共8单元,暗合阴阳两仪、四象八卦之构图。精工出细活,整座土楼既保留了闽西南传统土楼的特点与风格,又结合了当时农村单屋结构的特点,特别是三开间共一个天井的“大厝起”格局,使楼内采光充足、通风透气,这是其他土楼无法比拟的。此外,楼名及楼联均由清末民初闽南书法名家黄惠(系著名画家周碧初岳父)撰写并亲笔书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神效。笔力雄健的书法配上对仗工整的联句,再加上楼内窗户“瞻高邀明月/望远看奇花”“仰观对月饮/俯察思禄永”“清风徐来好/明月桂花香”“夕阳红半楼/远水碧千里”等佳联妙对互为映衬,为聚奎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杨友政夫妇对文化的敬仰与重视。

事业有成的杨友政夫妇毕生勤俭节约,虽富裕而不奢侈,“每月只用十铢泰币理发”,却心系梓里,热心公益与慈善事业,在为家乡修桥铺路之余,又于1941年寄资5000大洋创办了“维新乡中心小学”(今天的福塘小学前身)。其世代佃农,祖上未曾启蒙识字,杨友政夫妇更一生饱受不识字没文化之苦,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深知唯有知识才能彻底改变命运,唯有文化方能推动事业发展。杨友政和邓吉育有七子五女,均学有所成,成为人中龙凤。长子杨锦忠在杨友政逝后将福安堂发展壮大,并最早促成北京同仁堂、漳州片仔癀等著名中成药进入泰国及东南亚市场,对推动发展中泰贸易作出重要贡献,在商业界、药业界、卫生界及众多侨团中知名度很高,是泰国华社久享盛誉的侨领,被誉为泰国中医药界泰斗(1994年版《平和县志》录有其事略)。二女儿杨志玲,于大哥杨锦忠去世后肩负家族重担,曾陪同泰国卫生部部长访问北京同仁堂,促使泰国政府正式宣布中医药合法化。在其主导下,福安堂和北京同仁堂合资创办了“北京同仁堂(泰国)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开辟了泰国中医药发展的新天地。此外,杨友政其余子女在各行各业亦有不同建树。

聚奎楼落成至今,堪堪八十余载春秋。与日渐衰败坍圮之朝阳楼不同的是,聚奎楼仍有人居住而整体保存完好,个别较破旧单元也在近年被重新修缮加固。尤其正对大门的中厅被整葺成敞开式堂屋,其内布有“福塘太极村杨氏家风家训馆”,墙上分别挂着“杨氏家训”“杨氏荣辱观”“杨氏贤才榜”等展板,展示着杨氏家族勤俭淳朴、与人为善的良好家风。正堂墙上挂的“贤才榜”,所列正是从聚奎楼走出的数十位杨氏贤才,他们有海外侨领、名商巨贾,更有政界、学界杰出人士,有的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有的身居中央级媒体重要岗位。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位,都传承着聚奎楼的良好家风。在家风家训馆彰其成就以昭后世,正是“五星聚奎”的真实写照。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以朝阳楼、聚奎楼为代表的诸多民居建筑是福塘村一段历史时期的缩影,见证了闽南小山村曾经拥有过的富庶与安逸。而周边日渐增多的现代楼房建筑则是福塘今时发展的写照,与土楼、砖瓦房等传统民居互为映衬,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相融。毋庸置疑,福塘因地处偏远曾经是静谧的、安逸的,但却绝不闭塞、绝不落后,盖因福塘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敢闯敢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使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也验证了“有福之塘”的名副其实。当福塘村被有心人称为“太极村”之后,其巧夺天工的建筑特色、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淳朴民风渐为外人所知,这一方曾经静谧的所在也便迎来了日渐增多的陌生身影,他们在土楼屋舍间盘桓,在石阶巷道漫步,在仙溪边伫足,品读着独特的闽南原乡情调,让浮躁的心在这一刻归于宁静。

猜你喜欢

塘村土楼太极
“美味”的土楼
“红美人”的故事
半世纪前的广州下乡知青回“娘家”
肖家塘村的路(外一首)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太极Ⅱ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