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留恨树留烟
2020-04-13宋阿芬
宋阿芬
“山河留恨树留烟,不尽蝉声乱叶边。好梦难成空夜夜,流光易掷惜年年。层岩纵险无多地,落日虽低不离天。汀畔蓼花红似血,断肠莫认作啼鹃。”这是历史名人陈天定写的《秋吟》中的节选,国破家亡,遗臣陈天定无力于亡国之复起,其心苦志坚,赤心热血,意诚情切。
陈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号欢喜道人,世称慧山先生,龙溪县人,今漳州市龙文区蓝天镇梧桥村梧店社人。在梧店社陈氏宗祠的墙壁上镌刻的梧店历史名人中首个就是陈天定。陈天定年少时聪颖好学,文韬武略,慷慨有大志。明天启四年(1624)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明崇祯四年(1631),奉召再度入京,授行人。明崇祯十一年(1638),任太常寺少卿太仆。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吏部尚书。
陈天定与明朝大学士林釬是中表兄弟,(林釬,今龙文区蓝田镇蓝田村洞口社人,民间尊称为“林阁老”)陈天定曾师事林釬,与林釬亦师亦友。漳州自然风光秀丽、文化蕴含深厚、名胜历史悠久,鹤鸣山上的云洞岩,岐山上的瑞竹岩等。尤其是景色秀丽的瑞竹岩,建于岐山万松山巅,泉石清幽,树木苍翠,陈天定和林釬曾读书与此,他们探幽揽胜,登高抒怀,寻芳留迹,谈经论道,激扬文字。陈天定于明天启五年(1625)高中进士后,因不愿附和阉党,毅然放弃任官机会,和林釬一同回乡隐居。回乡后,天定自娱于山水、田园、村居,在九龙江畔的岐山盖房,称“慧眼山房”,由此,后称慧山先生。如今瑞竹岩的悬岩之上,镌有“海日江春”四个大字。陈天定于明天启五年(1625)在寺庙内金柱题刻对联:“风静潮初满,山空月正中”。字体苍劲有力,傲骨犹存,当年陈天定正义之气、雄壮之风气象犹存。
关于陈天定的题刻,如今在漳州市龙文区的蓝田古石楼还有遗迹。古石楼墙体全部由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整座石楼设有南西两个大门,历经百年风雨,仍可想象昔日的厚重与庄严。据《漳州府志》记载,两个门均有明崇祯四年(1631)吏部主事陈天定题刻的石额匾,南门额书“溪山日丽”,西门额书额“井里春深”。 如今尚存镌刻“井里春深”四个大字的石额匾,落款为“陈天定”, 这几个字雄健遒劲,气宇轩昂,在历史的风雨中熠熠生辉。另一个“溪山日丽”的石额匾已不见踪影。蓝田古石楼遗迹历经数百年沧桑,虽已残缺不全,但从题写这座石楼匾额名字的陈天定身上,剥开尘封的历史,可以窥视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御寇史。
陈天定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据当地史料记载,陈天定高中进士后,因不愿附和奸党,毅然放弃任官机会,回乡隐居山林,仍不忘怀国家,心系桑梓。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当时漳州有股海寇,自称“二十四将”,横行沿海,打家劫舍,有进犯郡城的迹象。郡守施邦曜得知陈天定有将略,邀请他共商防卫对策。陈天定决然允诺,亲自组织训练乡勇,扼守东城阵地,并筑土堡于镇门两岸,与万松关成犄角之势。有一夜,“二十四将”乘小船潜入浦头。陈天定闻报,急忙率兵堵截,拦住退路。“二十四将”仓皇应战,勉强摸黑逃出,从此不敢内犯。后漳郡曾发生饥荒,饿殍遍地。陈天定发动劝赈,竭尽自家赀财以拯救饥民,救活饥民无数。陈天定除恶安良,心系桑梓,造福百姓的高尚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同年八月熹宗去世,信王朱由检即位。十一月,魏忠贤自缢。崇祯元年,尽除魏党。以前蒙冤受害者先后得到平反。陈天定受官行人,历迁吏部主事。 明崇祯九年(1636),黄道周因反对杨嗣昌为兵部尚书被贬,江西巡抚解学龙荐道周获罪,黄、解二人被罢官下狱。思宗斥责为拉帮结派,扰乱朝政,遂追究党羽,株连编修黄文焕、吏部主事陈天定、工部司务董养河、中书舍人文震亨,一起被捕入狱。至明崇祯十四年(1641)杨嗣昌兵败绝食死,道周召还,天定得释复职,后升至太常寺少卿。明崇祯十六年(1643),天定见朝廷政治日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作为,遂辞官回乡。次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入北京,崇祯自杀,明亡。陈天定痛心疾首,遂遁迹龙溪花山(今华安县新圩镇),授徒讲学。
明崇祯十七年(1644),陈天定隐居花山后,在山高林密处建起了花山书院,聚徒讲学,传授经典,开启文明之篇章。陈天定启迪后学,勤勤恳恳,善为人师,其名不彰,乡民称赞,周边百姓闻讯纷纷将子弟送至书院学习,一时文风鼎盛。曾有一科年,中举门生达18人,素有“十七考十八中”的传说,即17名考生加上挑行李的书童一同中举,可谓盛况空前,此美谈流传至今。花山书院人才辈出,名声显赫,其门生中有官至都察巡按、兵部副尚书。其中有一门生叫方进,对其师十分崇拜,在花山书院南边一座小山的一处石壁上题刻:“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以此诗赞花山之美,颂先生之德,此故事一直流傳在华安百姓之中。
后来陈天定在高天岩出家,往来花山良村间,仍不忘关心当地人的农事。晚年病重,被儿子接回家,葬鹤鸣铺(今龙文区蓝田镇境内)。陈天定著有《慧山诗文全集》《陈氏说书》《太极图说参证》《松石轩读史》《慧眼山房书抄》等17种,多数散失,现存诗若干首及《慧眼山房说书》一部。
悠悠岁月如同沙漏般无声无息地流失,陈天定隐居读书之所慧眼山房及华山书院遗迹,常为后世文人墨士登临凭吊。陈天定仁义、无私,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的崇高形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