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经营成本控制强化医院财务管理

2020-04-13倪静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医院管理

倪静

关键词:医院  经营成本控制  管理

一、前言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当使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医疗经济成本是医疗事业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医疗经济成本做好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医疗经济成本做好管理可以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完善医院经营成本的意义

医院不仅仅只是一个公益性的单位,其实质依旧具有一定的盈利性。医院不能仅仅只关注于公益,倘若只关注公益,无法有效的节流控制医院的成本,医院不仅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能还会使得医院产生亏损,无法为更好的医疗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医院当兼顾公益性与盈利性,摒弃之前粗放的财务管理,结合实际情况使得医院财务的成本降低,使之向更加集约的方向发展。完善医院的经济成本管理系统,管理好财务系统才能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物质基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能不断进步,促使人民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

三、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措施

(一)医院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关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以管理界限以及范围、管理体系、成本核算制度以及医疗定价问题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医院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成本管理的界限及范围不清晰

在医院的成本经济的支出主要分两个方面:资本性的支出和非资本性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通过它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给予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非资本性支出则是上述以外的支出。因此,资本性支出的管理是通过根据一段时期的资本经济的利用情况分期计算的,而非资本性支出是直接在成本会计中计算的。然而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相应的管理财务的人员对于各项支出划定界限,从而造成记录在册的数据失真。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医院的经济成本的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体系下才能获取更加具有全面性的数据,由此才能在财务管理的会计计算中有效的制定成本管理的方案。在医院这种单位,其医疗用品种类繁多,管理保养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医院的各个科室与管理部门也很多,所以更加需要设立一定的体系,以方便成本的管理。现在处于大数据的时代,医院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可以结合云计算、AI等的技术使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其医疗用品并没有适宜的管理体系,其记录的数据大多失真,无法为其制定控制成本的方案。

3、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的医院单位都对会计核算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并对制度做了一定的规范,但这一方面的制度以及规范做的并不够细致,其成本核算系统不够完整。很多医院不够重视成本控制的核算,成本控制的核算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其核算的时间总是或早或迟,从而使得实际的成本与数据并不相一致,造成了财务管理比较困难的尴尬局势,更为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案制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医疗定价并不反映实际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不断地追寻经济利益。医院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一种公益性的单位,但它仍具有盈利性的一面。由此其医疗的定价并不能反应其实际的成本。虽然大背景下是追求经济收益,但也不能丢弃医院其公益性的一面,其市场营销也断然不能成为医院的最大的宗旨。

(二)提升医院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上一部分中主要简单阐述了关于管理界限以及范围、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以及医疗定价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中则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提高人员的管理意识

关于管理界限以及范围不清晰的问题,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医院的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没有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做财务数据等的方面的工作,从而造成数据失真,无法为成本的控制制定方案。因此应该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特别是医院管理者的高层建设人员。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可以通过不断地宣传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引进会计方面的管理人员对医院的财务进行一定的实时的工作记录。

2、构建管理体系

医院中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其原因在于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医疗用品的种类及其保存的条件比较复杂,由此医院分设很多的科室以及相应的管理部门,体系十分繁杂。对此,可以采用計算机技术,例如运用云计算、AI等的先进技术的结合,任何数据通过网络的输入,在网上构建出树状管理体系的大纲,然后再对各个部门具体的成本管理进行细化,在细化的同时也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同时,各个科室也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时的记录成本的数据,从而为医院整个财务管理做好工作。

3、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改进核算方法

在医院的管理中应该实行以制度管理部门,以制度管理人的管理体制,通过医院所制定的一些硬性成本控制的制度,从而实现对医院的各个科室各个管理部门实现一定的约束。同时,医院的管理应该不断地进行强化,在强化的过程中要保证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其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不断地优化,可以通过派遣医院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去学习其他医院的管理机制或者去高校进行进修的方式来实现。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同时在制定制度时也要制定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比如可以制定一些指标或者一些奖惩的措施,让各个部门对成本管理方面更加积极上心,提高各种医疗用品的使用效率,减少没必要的浪费。

除了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应该改进。在上文中谈及核算方面的问题在于核算体系不完整,且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比较落后。对此,可以在各个科室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会计科目并细化成本,从而发现在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传统的核算成本的计算都是十分模糊,且数据的记录并不与实时相一致,因此在改进核算成本的方法中可以通过细化来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在成本核算标准化严格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

4、建立监督机制并降低采购价格

对于医院的定价过高并不反应真实的成本,其根本原因在于医院在追求经济效益。医院本来就具有公益性与盈利性两个方面,医院追求经济效益实属正常现象,但不能过于追求。对于定价过高这个问题,医院应该减少医疗药品和治疗收入这两者对医院的补贴,真实反映定价。对此,政府也可设置这一方面的政策,规定药价或者其他医疗用品不能超过某一界限值,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

医院追求经济效益的方法不仅仅只是通过对医疗用品的定价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可以采用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医疗药品和医疗设施的采购在医院的成本中也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可以在采购这方面通过降低成本来追求经济效益。比如,可以采取各个医院联合对医疗药品和医疗设施进行大批次的采购,由此便可以降低采购的药品及设施的商品单价。同时在药品的监督管理上要注重各个药品的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比如有些药品不能见光就放置于阴暗处等。在给患者的药品时要注意给合适的药量,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结束语

医院的医疗经济成本管理在医疗的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而且这种管理贯穿于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也关乎于医院的每一位工作者。同时,其医院的经济成本的管理在每一次醫疗的过程中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情况,所以做好医院的医疗经济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提升医院的医疗经济的成本管理,医院的医疗才得以在经济物质的支撑下得以更好的发展,才可以推动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得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国民的身心健康情况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艺凝.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时代经贸,2018(26).

[2]洪仲.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8(19).

[3]马勤.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4).

[4]周瑜.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中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金融经济,2017(24).

[5]冯超.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0):78-79.

[6]原鹏,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措施探讨[J].管理观察,2018,(02):149-150.

猜你喜欢

医院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看不见的医院
减少对民营医院不必要的干预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