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细品尝 氤氲生异香
2020-04-13邹李超
邹李超
中图分类号:G633.3;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77-2
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中国古代经典诗歌,有的诗篇言约句短,意境浅显,简洁通俗,学生读读背背便能理解;但也有一些诗篇背景复杂,时空跌宕,意象深邃,表达含蓄,倘若要领悟其意境、主旨并非易事。这类诗篇如果在教学中只是读读背背,自然是不够的,要让学生能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还得要靠教师精心准备好相关的背景资料,精心设计好教学思路,由浅入深巧妙引导,运用联想、想象、对比等手法深入探究、细细品味,激励学生依据生活积累去补充和领悟,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正如醇厚的“美酒”只有细品后方能感受那氤氲的异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这样一首如醇厚美酒般的经典诗篇。
在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时,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于以读带动品味领悟,运用“以读悟诗——以诗解诗——以己证诗”的常规诗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上课后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刘禹锡的经历感受、用典的情感内涵等体悟不深,甚至很多孩子所获得的只是模棱两可的大意体会。更无法进一步理解本诗中深邃的意象,深入体会诗情,领悟诗歌意境、意趣。在反思中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在充分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才可有效进行。学生若理解不深入,而贸然地让他们体悟情感,这无异于拔苗助长。此外,在学生理解诗意过程中,若简单地通过字词的鉴赏依旧无法有效地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中的言外之意。
如何从此时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地采用最适宜的教学让孩子有效地了解诗意、体会意象、领悟诗心?我只能基于学情,继续细品这一杯“美酒”,在细品中让其氤氲生异香——让本诗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有所突破。
刘禹锡的这首诗,其实是较为典型的酬答诗,将赠酬二诗进行联读,或许就是突破点。这一突破点也能让学生习得鉴赏古诗的一种方法。于是有了第二次设计。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赠酬二诗的联读呼应,进一步体会刘禹锡这“二十三年”遭遇的巨大变迁,也通过二人对这“二十三年”的态度对比,领悟诗歌意象,体会诗歌主旨,感悟诗心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下文为本诗两次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2.感知、体悟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过程】
环节一:以读悟诗。通过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节奏)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地诵读,了解本诗大意。
环节二:品读。
1.关键字词品析。通过品析诗中的关键字词以及酬诗的简单解读,品悟作者情感。(画情感变化图表)
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情感的变化,并完成表格,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作者此时的情感是_____你从_____字/词中体会到。
2.以诗解诗。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环节三:以己证诗。读出自我,通过感悟体验以及演读,加深对本诗的情感体悟。
1.说感悟。
从刘禹锡本诗中的_______句,我读出了_______。
2.演读。
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男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女合: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女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男合: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男女合: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二次教学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也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于是在第二次设计中我特地将预习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孩子们通过预习对本诗进行了解、求疑、思考、积累。
【预习导航】
1.从诗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你读到哪些内容?
2.古人云:句读之不知,疑之不解。请同学们回忆曾经学过的一些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本诗歌划分节奏,并进行朗读,要求:熟练诵读。
3.解释诗中下列加点的字词。
【课外拓展阅读】
1.补充阅读。《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2.知识链接: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开展了一场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革新集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但改革以失败终而告终。革新派纷纷被贬斥。革新的政治核心人物
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第二年被赐死。王伾贬为开州(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其余柳宗元、刘禹锡等6人都被贬为边远州的司马。
3.拓展阅读
《咏老赠梦得》 白居易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酬、见、畔、长”等重点字词的字音字义。
2.通过“赠”诗与“酬”诗的比读,体会用典、比喻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了解诗文大意。
3.通过诵读赏析,品味诗人情感的变化。
4.通过白居易与刘禹锡“赠”“酬”诗的联读,感悟诗心,进一步了解刘禹锡的品性。
【教学重点】诵读、赏析“赠”“酬”诗,品味诗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感悟诗心。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读诗意
1.学情预测。检测学生的预习。
2.“贈酬”二诗联读。
(1)出示诗题,回顾赠诗的大致内容。
(2)刘禹锡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回应了白居易诗中的哪一联呢?(该环节进行小组合作,学生找到“呼应”,体会情感,并将该联进行多形式的朗读。)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讨论过程中,刘诗的颔联和颔联和颈联都有呼应。以学定教,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尾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高歌一曲,愁云尽散。
三、品诗情
图为情绪坐标。虚线代表每一联的诗,数轴代表了情绪。请同学为每一联找到相应的情感点,然后用线将点连起来,那就形成了作者这首诗的情感变化线。
(小组合作)
请小组展示朗读成果。分别说一说你们小组所画情感线的意思,并进行演绎朗读。
四、悟诗心
品鉴步入老年后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赠酬诗。
刘禹锡面对人生的夕阳,他没有“消逝的感慨”,也没有落寞的失意,多年以后,他依然揣怀着他的初心,在人生路上且歌且行。
齐读诗歌。
“美酒”细品尝,氤氲生异香。本诗作为如美酒般的经典诗篇,在细品后不难发现,是非常典型的酬答类古诗文。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既激励学生积累补充,又能运用酬答诗联读方法,让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进一步感悟诗意。在最后两诗的再一次酬答诗联读过程中,学生对刘禹锡这一位诗人的人格魅力的的认知也有了质的升华。
细品后,本诗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与古诗文字交流沟通的能力,更进一步体会到: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人格魅力的照耀!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