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价格改革对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
2020-04-13曹文娟
曹文娟
关键词:医疗价格 医院收入结构 影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取消了大部分药品直接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让居民医疗保险控价,这打破了医院逐利机制,促进医院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为人们看病就医大大减轻负担,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有效举措。新时期医疗价格改革对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围绕医疗价格改革对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医疗价格改革对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
(一)财政补助收入不足,医院运营受影响
医院作为一所社会公益机构,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未能全面考虑患者的经济水平,因此很多患者被阻挡在医院大门外。医疗价格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通过完善政府补偿机制,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完善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政府不再对药品定价,多数药品价格下降,医院药品总收入下降,但有政府补贴,医院就诊患者相对增多,因此总体医疗收入并未减少,甚至上升。
(二)对医院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均产生影响
政府对人们的看病医疗补贴增加,按照医院编制每人每年6000元标准拨付资金,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县级和市级医院的财政补助水平低于省级医院,从服务量、服务效益和医院收支运营和职工效益等方面,可能保障质量下降。和医疗价格改革前相比,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明显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下降,大大低于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如经济发达县的财政投入可以达到医院总收入的20%。
(三)医疗收入在医院收入结构中的比例加大
由于药品收入大大下降,在医院收入结构中的比例缩小,而医疗业务价格相對上升,因此医疗业务收入增加,在医院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上升。政府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药品被控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医疗服务,医院医疗服务人群门槛降低,因此医疗业务收入大大增多。如医院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价格,降低多个大型仪器设备检查治疗及检验费、化验费等项目的价格,但提高了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因此医疗之外的检查、药品等费用下降,医疗服务价格上升。
(四)药品收入增加,医院收入结构比例降低
随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的不断推进,医院药品价格下降,趋于正常,以往认为医院药品价格过高的一部分人逐渐能够接受在医院购买,无形中医院药品的受众患者增多,虽然药品单价下降,但是医院药品总金额并未下降,这可能和药品需求患者人数增多有关。尤其是中药药品下降明显,在医院收入结构中占比下降趋势更加明显。根据调查发现,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对药品收入、中药收入波动大,由于受药品价格改革影响,医院在采购药品时以价格较低药品为主,这意味着在药品治疗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医院会选择价格较低的药品,减少了价格较高药品的采购量,因此以往较高价格的药品收入下降最明显。中医院以中药药品为主,由于中药药品价格较高,因此在医疗价格调控后下降幅度大,药品收入占比明显下降。
二、医院应对医疗价格改革影响的对策
首先,医院应加快完善财政补助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真正做到服务于广大人民,发挥出医院医疗的公益性特点,扩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范围,整合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可适当调整临床系统诊疗,体现出医院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向社会展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相关信息,在精准测算医疗服务成本的基础上,明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幅度。
综上所述,医疗价格改革对医院收入结构影响大,总体上是药品总收入上升,但医院收入结构比例下降,医疗总收入上升,医院收入结构比例增加。
参考文献
[1]朱怡,黄毅,程卫平.德阳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对试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3).
[2]阮爱萍.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对三甲公立医院运营的影响——以湖北省某三甲医院为例[J]. 卫生软科学, 2018, 32(12):9-12.
[3]王梦溪,夏有兵,孔祥平.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12):90-92.